第三节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假定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 格变化对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影响,则可以建立供给函数:度=P) 其中?和P份别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商品的供给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供给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供给表里的数字 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可以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6+YP 其中,6、Y为常数,且8、Y>0。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一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数量成同方向的变动,也就是说,供给曲线 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其原因将在第六章完全竞争的市场论中得到说明。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 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有关经济事物的均衡状态。 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单个或一部分市场的均衡 被称为局部均衡,所有市场的均衡被称为一般均衡。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为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商品的均衡价 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 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都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化 需求的变动是指除某种商品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 动。需求的变动表示整个需求情况的变化。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置发生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除某商品的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 动。供给的变动表示整个供给情况的变化,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 置发生移动。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 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6
6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假定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 格变化对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影响,则可以建立供给函数: Q S =f(P ) 其中 Q S 和P分别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商品的供给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供给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供给表里的数字 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可以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 S =-δ+γP 其中,δ、γ为常数,且δ、γ>0。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一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数量成同方向的变动,也就是说,供给曲线 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其原因将在第六章完全竞争的市场论中得到说明。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 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有关经济事物的均衡状态。 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单个或一部分市场的均衡 被称为局部均衡,所有市场的均衡被称为一般均衡。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为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商品的均衡价 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 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都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化 需求的变动是指除某种商品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 动。需求的变动表示整个需求情况的变化。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置发生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除某商品的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 动。供给的变动表示整个供给情况的变化,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 置发生移动。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 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的含义大致与经济理论相同。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 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如果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均衡价格决定模型,则可以是: q=a-BP Q=-8+YP 0 根据以上三个联立方程,可以求出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均衡解。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经济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 量,外生变量指由该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参数通常 被看成是外生变量。例如,在上面的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参数a、b、d、和g为外生变 量,和为内生变量。在很多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具有很明确的含义。如果在上述的均衡 价格决定模型中的第二个方程式中,加上一个外生变量F,表示良好的气候条件所带米的供 给量,那么,该模型中就有一个经济含义明确的外生变量。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被称为静态 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 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在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中,变量所属的时间 被抽象掉了。而在动态模型中,则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 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种动态模型作出的分析,被称为动态分析。 以上三种分析方法也可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分。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 某一经济事物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 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考察不同时点上的变 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时间连续变化过程中的均 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第大节弹性的概念 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者函数关系,就可以建立两者之间的弹性关系。弹性是用来 表示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自变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因变量的 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如果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r=f(),以表示弹性系 数弹性公式为: e-A-7 AY/Y dy/Y e=m
7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的含义大致与经济理论相同。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 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如果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均衡价格决定模型,则可以是: Q d =α-βP Q S =-δ+γP Q d = QS 根据以上三个联立方程,可以求出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均衡解。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经济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 量,外生变量指由该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参数通常 被看成是外生变量。例如,在上面的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参数a、b 、d 、和g 为外生变 量,Q和P为内生变量。在很多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具有很明确的含义。如果在上述的均衡 价格决定模型中的第二个方程式中,加上一个外生变量W ,表示良好的气候条件所带来的供 给量,那么,该模型中就有一个经济含义明确的外生变量。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被称为静态 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 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在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中,变量所属的时间 被抽象掉了。而在动态模型中,则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 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种动态模型作出的分析,被称为动态分析。 以上三种分析方法也可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分。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 某一经济事物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 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考察不同时点上的变 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时间连续变化过程中的均 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第六节 弹性的概念 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就可以建立两者之间的弹性关系。弹性是用来 表示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自变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因变量的 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如果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 = f (X),以e表示弹性系 数,则弹性公式为: Y X dX dY dX X dY Y X X Y Y e = = = / / / / lim Y X X Y X X Y Y e = = / /
上面两个弹性公式分别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公式。 弹性是一个数值,它与函数的自变量的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一、需求弹性的含义 本节研究的需求弹性指需求的价格弹性。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在上式中加一个负号,使需求弹性系数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以便于需求弹性之间的比较。 二、需求孤弹性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需求弧弹性的公式为: 需求弹性系数= 4g.P-_。-. APOP-B 需求弧弹性也可以用以下的中点公式来计算: 、(B+B)∠ 需求弧弹性分为五个类型::>1为富有弹性,e4<1为缺乏弹性,e=1为单一弹性的, ©=∞为完全弹性,e:=0为完全无弹性。这五种类型在需求点弹性的事例中也是存在的。 三、需求点弹性 需求点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需求点弹性的公式为: 需求点弹性系数也可能用几何方法求得。根据需求点弹性系数的几何求法,可以得到线 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在涉及到需求弹性的问题时,必须严格区别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弹性这两个概念。 四、商品的箭求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厂商的销售收入=QP,其中,PQ份别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假定等于商品的销 售量)。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会影响厂商的销售收入。 这种影响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对于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则减少。 2、对于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则增加。 3、对于de=1的单一弹性的商品,降低或提高价格对厂商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数学证明,以上三种情况对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都是适用的。 五、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可替代性、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 8
8 ( ) ( ) 2 2 1 2 1 2 Q Q P P P Q ed + + = − 上面两个弹性公式分别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公式。 弹性是一个数值,它与函数的自变量的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一、需求弹性的含义 本节研究的需求弹性指需求的价格弹性。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在上式中加一个负号,使需求弹性系数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以便于需求弹性之间的比较。 二、需求弧弹性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需求弧弹性的公式为: 需求弹性系数= 需求弧弹性也可以用以下的中点公式来计算: 需求弧弹性分为五个类型:ed >1 为富有弹性,ed <1 为缺乏弹性,ed =1 为单一弹性的, ed =∞为完全弹性,ed =0 为完全无弹性。这五种类型在需求点弹性的事例中也是存在的。 三、需求点弹性 需求点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需求点弹性的公式为: 需求点弹性系数也可能用几何方法求得。根据需求点弹性系数的几何求法,可以得到线 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在涉及到需求弹性的问题时,必须严格区别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弹性这两个概念。 四、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厂商的销售收入= Q P ,其中,P、Q分别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假定等于商品的销 售量)。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会影响厂商的销售收入。 这种影响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对于d e >1 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则减少。 2、对于d e <1 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则增加。 3、对于d e =1 的单一弹性的商品,降低或提高价格对厂商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数学证明,以上三种情况对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都是适用的。 五、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可替代性、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 b b a b a b Q P P P Q Q Q P P Q − − = − − Q P dP dQ ed = −
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 量的时间。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值,取决于影响该商品需求弹性的所有因素的综合作用。 六、弹性概念的扩大 在任何两个具有函数关系的变量之间都可以建立弹性,其方法和需求弹性是相似的 1、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指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弹性也分为供给弧弹性和供给点弹性。供给弧弹性表 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以.表示供给弹性系数, 供给弧弹性的公式为: e=gg.9.£ AP O 供给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供给点弹性的公式为: 。架品架6 供给弹性也分为五个类型:e,>1为富有弹性,e,<1为缺乏弹性,只=1为单一 弹性的,e.=为完全弹性,e.=0为完全无弹性。 供给弧弹性系数也可以用以下的中点公式来计算: 供给点弹性还可用几何方法求得,可以得到线性供给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2、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被用来研究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和它的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之间的 关系。假定&和B分别表示商品r的需求量和商品r的价格,且以m表示当P商品的价 格发生变化时的r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则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弧弹性公式为: AO10x dox P 相应的商品的需求的交叉点弹性公式为: em=m。Ar1B=RO 如果X俩商品之间互为替代品,则em>0。如果KP两商品之间互为补品,则©m<0。 如果不y两商品之间无相关关系,则m=0。也可以反过米。 3、其它弹性 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得以广泛的运用。经济学家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不同需要,可以建立 各种弹性关系,以考察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程度。给商品分类:>0正常 品,e<0劣等品,o>1奢侈品,0<e<1必需品。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9
9 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 量的时间。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值,取决于影响该商品需求弹性的所有因素的综合作用。 六、弹性概念的扩大 在任何两个具有函数关系的变量之间都可以建立弹性,其方法和需求弹性是相似的。 1、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指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弹性也分为供给弧弹性和供给点弹性。供给弧弹性表 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以es 表示供给弹性系数, 供给弧弹性的公式为: 供给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供给点弹性的公式为: 供给弹性也分为五个类型: es >1 为富有弹性, es <1 为缺乏弹性, es =1 为单一 弹性的, es =∞为完全弹性, es =0 为完全无弹性。 供给弧弹性系数也可以用以下的中点公式来计算: 供给点弹性还可用几何方法求得,可以得到线性供给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2、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被用来研究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和它的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之间的 关系。假定 QX 和PY 分别表示商品X 的需求量和商品Y 的价格,且以eXY 表示当Y 商品的价 格发生变化时的X 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则商品X 的需求的交叉弧弹性公式为: 相应的商品X 的需求的交叉点弹性公式为: 如果X、Y两商品之间互为替代品, 则eXY >0。如果X、Y 两商品之间互为补品,则eXY<0。 如果X、Y 两商品之间无相关关系,则eXY =0。也可以反过来。 3、其它弹性 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得以广泛的运用。经济学家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不同需要,可以建立 各种弹性关系,以考察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程度。给商品分类:eM>0正常 品,eM<0劣等品,eM>1奢侈品,0<eM<1必需品。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Q P P Q P P Q Q es = = / / Q P dP dQ dP P dQ Q es = = / / ( ) ( )/ 2 / 2 1 2 1 2 Q Q P P P Q es + + = X Y Y X Y Y X X XY Q P P Q P P Q Q e = = / / X Y Y X Y Y X X P XY Q P dP dQ P P Q Q e Y = = → / / lim 0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易腐商品必须在短期内卖掉。易腐商品的销售者应该如何定价,才能使全部商品以最优 的价格卖掉?以夏天的鲜鱼为例。 二、价格放开 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有学者提出:只要政 府取消限价,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事实是否如此,这要根据商品的供给弹性作具体的分 析。如果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则取消限价会使供给量有较大的增加。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 下,商品的供给弹性为零,则取消限价不会带来供给量的变化。 三、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我国的一句成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 的。在丰收年份,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致使农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得农 民的收入减少了。 第八节*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研究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如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实 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该模型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属于一定时点上的变量,故蛛网模型是 个动态模型。 蛛网模型可以用以下三个联立的方程式来表示: Q=a-B·P g-6+y.P O4=0' 其中,t表示时期,t=1、2、3. 用图解法可以得到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发散和保持不变。这三种 情况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尽管蛛网模型有一定的意义, 但该模型是一个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因为该模型没有考虑到生产者对自己预期的修正。 第九节结束语 本章的内容被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框架和核心思想。该理论体系企图论证的核心思 想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以利己为动机的个人经济活动最终可以导致社会最大的福利的实 现,即“看不见的手”原理。为了论证这一原理,用供求关系把个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为此,本章第二部分也按照西方教科书的一般顺序来介绍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弹性等工具 初步知识。在第二部分介绍的初步知识的限度内,这些概念可以被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分析 0
10 t d Qt = − P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易腐商品必须在短期内卖掉。易腐商品的销售者应该如何定价,才能使全部商品以最优 的价格卖掉?以夏天的鲜鱼为例。 二、价格放开 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有学者提出:只要政 府取消限价,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事实是否如此,这要根据商品的供给弹性作具体的分 析。如果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则取消限价会使供给量有较大的增加。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 下,商品的供给弹性为零,则取消限价不会带来供给量的变化。 三、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我国的一句成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 的。在丰收年份,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致使农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得农 民的收入减少了。 第八节* 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研究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如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实 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该模型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属于一定时点上的变量,故蛛网模型是一 个动态模型。 蛛网模型可以用以下三个联立的方程式来表示: −1 = − + t s Qt P s t d Qt = Q 其中,t表示时期,t=1、2、3. 用图解法可以得到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发散和保持不变。这三种 情况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尽管蛛网模型有一定的意义, 但该模型是一个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因为该模型没有考虑到生产者对自己预期的修正。 第九节 结束语 本章的内容被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框架和核心思想。该理论体系企图论证的核心思 想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以利己为动机的个人经济活动最终可以导致社会最大的福利的实 现,即“看不见的手”原理。为了论证这一原理,用供求关系把个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为此,本章第二部分也按照西方教科书的一般顺序来介绍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弹性等工具 初步知识。在第二部分介绍的初步知识的限度内,这些概念可以被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