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一种文化现象 与所涵盖的文化内蕴总是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这是因为,汉 字的造字总是具体的,而所显示的词义却总是概括的。正因如此, 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致使一些前代文字学大 家也不免误释字的“本义”心。造字的直观具体性与表词的义理概 括性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汉字的发展演变,而我们恰恰可以通 过这种矛盾运动去捕捉那些流动不居的文化信息。 上面所说的“物化”过程也就是汉字独特的发生过程,而 “物化回归”过程也就是汉字独特的认知过程。在汉字的“物化” 过程中,选取和制作怎样的物象,往往伴随着的是形象思维;而 这个物象将蕴含着怎样的关系意义,则往往伴随着的是逻辑思维。 因此可以说、汉字的发生过程是先民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完美结 合的“物化”过程。汉字的“物化”过程是如此,而“物化回 归”过程也不例外,人们总是凭借汉字所提供的直觉形象及其关 系意义去寻绎或补充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容的。因此,我们可以 把汉字的“物化”过程和“物化回归”过程分解如表一(见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汉字的“物化”和“物化回归”的 心理流程是与天地自然界和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而又以人生为本 体系联着民族思想文化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如表二: 自 人生 然 地 思想文化 社会 丧二 汉字的“物化”和“物化回归”的心理流程并非空中楼阁,而 是有它坚实的空间基础的,这就是它的块状体。同世界各民族的 现行文字相比、汉字并非独一无二的块体文字,例如朝文就是以
6 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 块体文字记录朝语的。然而,汉字的块体却有其独特之处:第一, 从体系上来说,是表意的系统:第二,不是平面的块体,而是颇 有厚度的立方体。众所周知,从信息的贮存量来看,线比点的贮 存量人、面又比线的贮存量大、而一个立方体又比一个平面的贮 存量大。 社 造 会人生 造 者大脑 知 社会检验 认 (1 字 2 客 分 观 析 存 综 大脑认知的 物化过程 社会心理认知的 物化回归过程 在 合 全方位的文化 信息选挥过程 文化信息的 指向过程 文化信息的 认知过程 思 想文化的透视 深层文化内涵的探求过程 表一 汉字的立方体是由汉字的立体结构所决定的。汉字的结构人 致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成分、结构成分的组合序列、结构成分
汉字是一种文化现象 7 的组合所显示的结构层次。 汉字的结构成分是形与音、义的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作字素, 即构成汉字的结构要素。以甲骨文而言,据我们的初步统计,字 素的总数也不过348个,其中能够独立造字的字素也不过324个。 另外,还有约30个字的缀加成分,即字缀。字素加上字缀也不过 380左右,但却能制作出满足记录甲骨文辞所需要的众多的甲骨 文字。例如,辛、斤、木、羊、我,甲骨文分别作平、T、米、 炉、,都能够独立造字;它们也可以组合起来造字,如甲骨文 “新”可作,也可以作莉;前者从斤从辛,辛亦兼表声;后者从 析从辛,辛亦兼表声③。又如甲骨文“義”作,从羊我声。 汉字字素的构字天地相当广阔,在块状这个空间上字素的组 合序列自由度较大,或左行,或右行,或上行,或下行,或向心, 或离心,不-一而足⑧。以甲骨文为例,如触(既,左行)、能(即, 右行)、$(步,上行)、柔(复,下行)、哦(明,向心)、背 (北,离心),这就使得汉字字素的组合序列多向纷呈,丰富多采。 而最能够体现汉字立方体的要属于汉字的结构层次,这主要表现 为复素字的结构层次。一般地说,汉字中的复素字都具有一个最 大的层次,我们管这个层次叫做上位层次,所谓会意、形声的结 构名称、均依上位层次来定名。因为这个层次所显示的关系意义 是直接表示字义的,例如“析”,是由“木”与“斤”两个字素构 成的、加“斤”于“木”上,表示“破木”义,两个字素构成的 复素字只具有直接显示字义的上位层次。如果是三个以上的字素 构成的复素字,在一般情祝下,它除了具有直接显示字义的上位 层次之外,还包含着下位层次。例如“腹”,甲骨文或作辞,可隶 定作腹,是由令(身)与象(复)构成的复素字,其内部层次关 系如表三:
8 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 上位层次 下位层次 表三 突出腹部肥大、取象大腹便便,后世更“身”为“肉”作 “腹”。鼻或正书作象、其中豆取象先民穴居屋室通道、臣金文多 作五、形象更为逼真:下加倒止(趾)作今·表行来:合之·作 第(复,往復之復初文、即今之简化字)。穴居居室之往復与人体 消化道系统有着共同的特点,故类比以会意,“复”亦兼表声。 《释名》:“腹、複也,富也”。正透露了先民以要会意之旨。复素 字中还有些更为复杂的层次、这主要表现为下位层次内部的多层 次。知前面所列举的“新”.即后世“薪”的初文。试比较“新” 与“薪”的结构层次· 新(新) 辛(平) 析(灯) 上位层次 木(米】 斤(了) 下位层次 表四 由于汉字具有立方体的结构特点·就为蕴含丰富的思想文化 信息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这一个个立方体的汉字沟通着以人为本
汉字与汉字文化学 9 薪 () 新 一上位层次 火)(平,辛(¥) 析(新 (1)一 下位层次 木(术) 斤(了) (2) 表五 体的民族文化,是先民心灵的物化、是人生的缩影,是文化的凝 冻,是语言哲学、逻辑哲学与文化哲学的立体组合。唐代大诗人 杜甫曾以“窗含”与“门泊”“的艺术视角、透过门与窗这小小的 空间去尽收祖国壮丽河山于眼底、而小小的方块汉字所隐含衍射 着的不正是多姿多彩的大干世界么! 注释: 如清代《说文解字多研充四大家的段玉载,从《说文;研究的整体来说,段氏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可以说前无古人,而他往往误把字的概括义当作引申义。如 “誓”,《说文解字?爸部:“奔手持佳失之也。从又从鱼,”(在、《说文解字》:“鸟张毛 羽自奔也。”)许慎凭借字形结构的具体性“手持佳失之”以明概括的本义“失”是正 确的,而殿氏却注成“引申之凡失去之偶”、则失之。 ⑨⑤见李國《甲骨文文字学》第二章“甲骨文字字素”、第六章“甲骨文字的结构 层次”。 窗“新”、许慎《说文解字》析形为“从斤亲声”,段玉栽认为“新”应为“从折 辛声”。按段说可从。从甲骨文“新”由的而的鍾益过程来看,后加之“木”并非加 给“辛”的,而是加给“斤”的。其组合序列是“木”与“斤”组合为“析”,然后与 “辛”组合为“新”。可见许从斤亲声说并无理据可言。 ①“粪”,许慎《说文解字》析形为“从我羊”。非是、前人已考定“我”为声素, 表读音。 ③杜甫绝句四首之一有句云:“两个黄鹃鸣翠柳,一行白障上青天。窃含西岭÷伙 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