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桥东区2010年初中升学模拟考试(一)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 (1-5题2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暂时(zan)执拗(niu)琐屑(xie)忍俊不禁(jn) B.惩罚( cheng)差使(chai)剽悍(bioo)不省人事(xing) C.玷污(dian)对峙(zhi)教诲(hui)锲而不舍(qie) D.绚丽(xuan)裸露(1uδ)妨碍(ai)扣人心弦(xia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次日凌晨三时,狂风呼叫,大雨顷盆 B.贴在路边的寻人启示引来许多人的驻足观看。 C.孩子纯洁无瑕的心灵不容玷污。 D.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潦乱,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啊,你这醉人的春夜!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着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 仙则是冬天的使者。 D.他告诉我: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是怎么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的 4.选择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C.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 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张家口市桥东区 2010 年初中升学模拟考试(一) 九年级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8 页,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 号 第一部分 第 二 部 分 第三部分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第 一 部 分 (1—5 题 2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暂.时( zàn ) 执拗.( niù) 琐屑.(xiè) 忍俊不禁.( jīn) B.惩.罚(chěnɡ) 差.使(chāi) 剽.悍(biāo) 不省.人事(xǐnɡ) C.玷.污( diàn) 对峙.( zhì) 教诲.( huì) 锲.而不舍( qiè) D.绚.丽( xuàn) 裸.露( luǒ) 妨碍.( ài ) 扣人心弦.(xi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2 分)………………………………………( ) A.次日凌晨三时,狂风呼叫,大雨顷盆。 B.贴在路边的寻人启示引来许多人的驻足观看。 C.孩子纯洁无瑕的心灵不容玷污。 D.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潦乱。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 A.啊,你这醉人的春夜!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着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 仙则是冬天的使者。 D.他告诉我: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是怎么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的? 4.选择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C.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 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得分 评卷人
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上下文内容及句式特点,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句子。(2分) 阅读就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在那一刻里,我可以是勇敢无畏的鲁滨逊,也 可以是“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我可以走进昊承恩那神奇绚丽充满想象的《西 游记》里体会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干难万苦也可以走进 6.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达其淡泊名利,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7.阅读下列古诗,回答后面问题。(3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的表达作用。(1分) (2)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5分) 今年5月9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92% (1)仔细观察上面这份调查表,用简要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分) (2)老师要每位同学写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把它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 计一个好听的名字。(6个字以内,1分) 答: (3)班会上马小明、李亮、周振威、丁永健、王芳五人要上台演讲,请你按下列两 种方法安排他们的出场顺序,供主持人参考。(2分) ①按姓氏的音序排列 ②按姓氏笔划排列(少→多) 第二部分 得分评卷人 (9-26题48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5.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上下文内容及句式特点,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句子。(2 分) 阅读就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在那一刻里,我可以是勇敢无畏的鲁滨逊,也 可以是“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我可以走进吴承恩那神奇绚丽充满想象的《西 游记》里,体会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千难万苦,也可以走进 , 。 答: , 。 6.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 1 分,共 4 分) ⑴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⑵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⑶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达其淡泊名利,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 。 7.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后面问题。(3 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⑴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的表达作用。(1 分) 答: ⑵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5 分) 今年 5 月 9 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项 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差 值 2% 20% 1% (1)仔细观察上面这份调查表,用简要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 分) 答: (2)老师要每位同学写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把它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 计一个好听的名字。(6 个字以内,1 分) 答: (3)班会上马小明、李亮、周振威、丁永健、王芳五人要上台演讲,请你按下列两 种方法安排他们的出场顺序,供主持人参考。(2 分) ①按姓氏的音序排列: ②按姓氏笔划排列(少→多): 第 二 部 分 (9—26 题 48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2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得分 评卷人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 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 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 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 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 父怒挞②之,已而复然。母日: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③僧寺,夜坐佛 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性卒⑦,门人 事⑧冕如事性。 【注】①王冕:人名。②挞:打。③依:依靠,这里有寄住之意。④会稽:地名 ⑤韩性:人名。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⑦卒:死。⑧事:侍奉,服侍。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援疑质理( (2)色愈恭,礼愈至( (3)暮乃反( (4)父怒挞之(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1)益慕圣贤之道 (2)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答: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答: 2.比较【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两文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答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0分) 晕一一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 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它的光环刚好相反,是外 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 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 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 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 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岀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 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 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 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翎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 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 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 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 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 父怒挞②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③僧寺,夜坐佛 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性卒⑦,门人 事⑧冕如事性。 【注】①王冕:人名。 ②挞:打。 ③依:依靠,这里有寄住之意。 ④会稽:地名。 ⑤韩性:人名。 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⑦卒:死。 ⑧事:侍奉,服侍。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⑴援疑质.理( ) ⑵色愈恭,礼愈至.( ) ⑶暮乃.反( ) ⑷父怒挞之.( ) 10.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 分) ⑴益 慕 圣 贤 之 道。 ⑵窃 入 学 舍 听 诸 生 读 书。 11.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 2 分,共 4 分) 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答: 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答: 12. 比较【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两文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2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0 分)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 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它的光环刚好相反,是外 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 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 1630 年,才有 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 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 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 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 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 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 ....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 5000 米以上,是由六方 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 得分 评卷人
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 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的色彩,而且还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 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而“晕 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 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一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 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 安排工作和生活。 13.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2分) 14.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2分) 15.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述晕是怎样形成的?(3分) 答 16.第⑤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1分) 得分评卷人 谈“自制力” ①所谓自制力,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人区别 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因而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智 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 ②有一本专门描写打猎的书其中写到有一只红狐狸它为了捕获野鸭子 常常可以连续几天潜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它是那样顽强而有耐心,慢慢地 无声息地贴在地上接近野鸭于。当野鸭子无意中游开了,红狐狸就用舌头舔 下嘴唇,失望地退回原处等候着。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红狐狸可以这样往 返几十次.连续三几天,直到野鸭子由于一时疏忽,终于被它逮住为止。这只 红狐狸不是很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吗? ③连动物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能控制自己,对于有思想感情的人 来说不更应该善于驾驭自己吗? ④自制的反面是放任。比如抽烟,在开始不过是抽抽玩玩的,但有的人 却从来不去认真想一想为什么要抽烟,而只是盲目地听凭自己抽下去。于是 根两根,一包两包,直至成为嗜好,积习难改。这不是从放任自己开始的吗? 如果说,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那么,反过来自制力又是征服 的有效武 例子可证明这 点 每一个人都应该如此,下决心 依靠百制力跟自己的坏习惯作斗争
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 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的色彩,而且还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 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1980 年中就曾出现过 1052 次“晕”,而“晕” 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 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 的持续时间在 1 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 12 小时一 36 小时内会出现风或 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 5 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 安排工作和生活。 13.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2 分) 答:⑴ ⑵ 14.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2 分) 答: 15.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述晕是怎样形成的?(3 分) 答: 16.第⑤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1 分) 谈“自制力” ①所谓自制力,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人区别 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因而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智 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 ②有一本专门描写打猎的书,其中写到有一只红狐狸,它为了捕获野鸭子。 常常可以连续几天潜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它是那样顽强而有耐心,慢慢地 毫无声息地贴在地上接近野鸭于。当野鸭子无意中游开了,红狐狸就用舌头舔 一下嘴唇,失望地退回原处等候着。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红狐狸可以这样往 返几十次.连续三几天,直到野鸭子由于一时疏忽,终于被它逮住为止。这只 红狐狸不是很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吗? ③连动物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能控制自己,对于有思想感情的人 来说不更应该善于驾驭自己吗? ④自制的反面是放任。比如抽烟,在开始不过是抽抽玩玩的,但有的人 却从来不去认真想一想为什么要抽烟,而只是盲目地听凭自己抽下去。于是一 根两根,一包两包,直至成为嗜好,积习难改。这不是从放任自己开始的吗? ⑤如果说,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那么,反过来自制力又是征服 放任的有效武器。有个例子可证明这一 点, 。每一个人都应该如此,下决心 依靠自制力跟自己的坏习惯作斗争。 得分 评卷人
⑥自制力属于意志的范畴。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意志比较坚强。控制自 己需要意志。意志和思想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 和锻炼出来的。要增强自己的自制力,就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加强 磨练。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代曾经下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 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自己制定了一项包括十三个名目在内的道德计划, 逐条实行。比如,为了矫正空谈和说笑话的习惯,他列了“沉默”一条,要求 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已有利之言谈,避免琐屑的谈话。”后来有一位朋友说 他常常显露骄傲。于是他又把“谦逊″加入表中。他晩年撰写自传时,曾经谈 起青年时代锻炼自制力的计划,认为他的成绩应归功于节制 17.第②段为什么举了一个动物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8.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2分) 19.依据第⑤段内容在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答 20.选文第⑥段举富兰克林的事例所要证明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1.选文第⑥段加点的“往往”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3分) 答: 分|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5分) 给人一架梯子 ①上大学时校园里有一片柿林,柿子成熟时又大又甜的柿子沉甸甸地把树枝都压弯 了,诱得我们总想寻个机会偷偷摘几个解馋。但学校明确规定: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严 禁私自进入园内践踏花草、采摘果实,若违规将给予处分,并记入学生栏案。这样我们 只能望柿兴叹了, ②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周末的夜晚,上完自习课后,整个教学楼熄灯了。我们三个 舍友想,柿林的管理人员应该回家了,我们可以乘机偷柿子解馋。很快我们找来了手电 筒,明确了分工:一人在园外负责看人,一人上树摘柿子,一人在树下接。不到一刻功 夫我们的包里已装满了柿子。突然放风的舍友喊道:“快下来,管理人员来了,快撤 ③树上的舍友慌了,急忙从树上往下滑,然而已经迟了。守柿林的老者已经打着手 电走到树下,树上的同学吓得不敢下来。老者缓缓地把手电照在树上,轻声说道:“别着 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想吃柿子说一声,晩上摘柿孑子多危险,下来吧,别慌。等着 我去给你拿架梯子。”老者很快拿来了梯子搭在树上,舍友踩着梯孑稳当地下了树。 ④我们规规矩矩站在树下等着他的盘问,心都提到嗓门上了。毕业关头,在这个以 纪律严格而著称的学校,违反校规无异于自毁前程 ⑤更糟糕的是校公安处的两个值勤人员听到声音后拿着电筒也赶了过来。一个拿出
⑥自制力属于意志的范畴。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意志比较坚强。控制自 己需要意志。意志和思想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 和锻炼出来的。要增强自己的自制力,就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加强 磨练。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代曾经下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 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自己制定了一项包括十三个名目在内的道德计划, 逐条实行。比如,为了矫正空谈和说笑话的习惯,他列了“沉默”一条,要求 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已有利之言谈,避免琐屑的谈话。”后来有一位朋友说 他常常显露骄傲。于是他又把“谦逊”加入表中。他晚年撰写自传时,曾经谈 起青年时代锻炼自制力的计划,认为他的成绩应归功于节制。 17.第②段为什么举了一个动物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 分) 答: 18.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 (2 分) 答: 19.依据第⑤段内容在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 分) 答: 20.选文第⑥段举富兰克林的事例所要证明的观点是什么?(2 分) 答: 21.选文第⑥段加点的“往往”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3 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5 分) 给人一架梯子 ①上大学时校园里有一片柿林,柿子成熟时,又大又甜的柿子沉甸甸地把树枝都压弯 了,诱得我们总想寻个机会偷偷摘几个解馋。但学校明确规定: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严 禁私自进入园内践踏花草、采摘果实,若违规将给予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这样我们 只能望柿兴叹了。 ②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周末的夜晚,上完自习课后,整个教学楼熄灯了。我们三个 舍友想,柿林的管理人员应该回家了,我们可以乘机偷柿子解馋。很快我们找来了手电 筒,明确了分工:一人在园外负责看人,一人上树摘柿子,一人在树下接。不到一刻功 夫我们的包里已装满了柿子。突然放风的舍友喊道:“快下来,管理人员来了,快撤!” ③树上的舍友慌了,急忙从树上往下滑,然而已经迟了。守柿林的老者已经打着手 电走到树下,树上的同学吓得不敢下来。老者缓缓地把手电照在树上,轻声说道:“别着 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想吃柿子说一声,晚上摘柿子多危险,下来吧,别慌。等着 我去给你拿架梯子。”老者很快拿来了梯子搭在树上,舍友踩着梯子稳当地下了树。 ④我们规规矩矩站在树下等着他的盘问,心都提到嗓门上了。毕业关头,在这个以 纪律严格而著称的学校,违反校规无异于自毁前程。 ⑤更糟糕的是校公安处的两个值勤人员听到声音后拿着电筒也赶了过来。一个拿出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