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庆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25分) 1.用课文原话填空。(8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然后知生于忧患 (孟子·告子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8)人生难免不称意。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给自己的心灵找一条出路:刘禹锡 说“沉舟侧畔千帆过, ,给自己的心灵觅一种安慰。(用《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美国蒙特里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ng()桑,独自守候了百年; 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強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 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hn()人心的生命奇迹 在上演。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幕幕神话和传奇。请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 呵()护每一个生命。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母亲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的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B.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 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2010 年大庆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用课文原话填空。(8 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然后知生于忧患, 。(孟子·告子下) (7)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8)人生难免不称意。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给自己的心灵找一条出路;刘禹锡 说“沉舟侧畔千帆过, ”,给自己的心灵觅一种安慰。(用《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美国蒙特里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 cāng( )桑,独自守候了百年; 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 20 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 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 )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 hàn( )人心的生命奇迹 在上演。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一幕幕神话和传奇。请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 呵.( )护每一个生命。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母亲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的娓娓动听 ....,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B.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 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 ....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 ....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写的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笛福。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枃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 析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现实 C.《水浒传》写了武松打虎、李逵发现母亲被虎吃后怒杀四虎等与虎有关的故事。 D.《名人传》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下面是某斑级开展的“共建和谐家园”的专题活动,设置了“和谐演讲”、“和谐行动”“和谐瞭望”三 个环节,请你参与,完成5—7题(9分) 【和谐演讲】 5.下面是李华为这次活动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提示进行修改。(3分) 优美的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A)身心自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 无止境地翱翔。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借山光以 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嫩草如茵。校园里,(B)学生会澘移默化地美的 熏陶,放飞美的心灵。(C)教室外,令人沉醉的绿意,给人以美的陶冶,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1)划直线句子中( )句有语病,可修改 (2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有误,应作如下修改(不用抄原句): (1分) 【和谐行动】 6.下面是张卉参与这次活动的感悟,请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2分) 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浇灭怒火化解愁绪,她能感化邪恶播撒善良,她能无私奉献不 得失。宽容,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 拥有□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让师生之间拥有信赖,获得美好的情谊;她能让邻里之间拥有信赖,赢 得相处的和谐。有了诚信,和谐的幼苗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拥有¤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让友谊如柔云,亲情似细雨;她能让你拥有欢畅的人生,拥有快乐的天 堂。只要你以友善对待每一朵花、每一个人,世界将更和谐
A.“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写的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笛福。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 析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现实。 C.《水浒传》写了武松打虎、李逵发现母亲被虎吃后怒杀四虎等与虎有关的故事。 D.《名人传》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下面是某班级开展的“共建和谐家园”的专题活动,设置了“和谐演讲”、“和谐行动”、“和谐瞭望”三 个环节,请你参与,完成 5—7 题(9 分) 【和谐演讲】 5.下面是李华为这次活动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提示进行修改。(3 分) 优美的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A)身心自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 无止境地翱翔。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借山光以 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嫩草如茵。校园里,(B)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美的 熏陶,放飞美的心灵。(C)教室外,令人沉醉的绿意,给人以美的陶冶,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 1 )划直线句子中( )句有语病,可修改 为: (2 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有误,应作如下修改(不用抄原句): (1 分) 【和谐行动】 6.下面是张卉参与这次活动的感悟,请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2 分) 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浇灭怒火化解愁绪,她能感化邪恶播撒善良,她能无私奉献不 计得失。宽容,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 拥有□□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让师生之间拥有信赖,获得美好的情谊;她能让邻里之间拥有信赖,赢 得相处的和谐。有了诚信,和谐的幼苗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拥有□□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让友谊如柔云,亲情似细雨;她能让你拥有欢畅的人生,拥有快乐的天 堂。只要你以友善对待每一朵花、每一个人,世界将更和谐
【和谐瞭望】 7.这里有王宁同学收集到一幅宣传画,请你解说。(4分) (1)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画的是: 翩世会 好 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2分) (2)该宣传画的含义是 (2分) 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9分)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日:“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日:“臣居 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太宗谓封德彝曰 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 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 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和谐瞭望】 7.这里有王宁同学收集到一幅宣传画,请你解说。(4 分) (1)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画的是: ; 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2 分) (2)该宣传画的含义是____ 。(2 分)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8—12 题。(19 分)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 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 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 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 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 化,命令。 8.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褥也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9.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 11.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 ”,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 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 (5分) 12.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 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二)阅读《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回答13-16题(11分)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节选) 梁思成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 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 化,命令。 8.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 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9.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11.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 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5 分) 12.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 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4 分) 答: (二)阅读《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回答 13—16 题(11 分)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节选) 梁思成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 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
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 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 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 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 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性和雄伟气 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 ④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 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 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 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 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 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 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规格、统-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 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⑤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 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干篇一律,然而毎走几步,前瞻后顾、 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 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⑥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 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干篇一律,却又干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
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 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 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 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 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 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④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 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 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 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 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 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 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 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⑤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 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 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 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⑥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 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