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子分子的核间距 以三原子反应为例:A+BC→[A.B.C]→AB+C 当A原子与双原子分子BC反应时首先形成三原子分子 的活化络合物,该络合物的势能是3个内坐标的函数: Ep=Ep(IAB,BC,CA)或Ep=Ep(AB,rBC,∠ABC) 这要用四维图表示,现在 令∠ABC=180°,即A与BC发 生共线碰撞,活化络合物为线 型分子,则Ep=Ep(tAB,rBC),就 TAB B 可用三维图表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三原子分子的核间距 以三原子反应为例: 当A原子与双原子分子BC反应时首先形成三原子分子 的活化络合物,该络合物的势能是3个内坐标的函数: ( , , ) ( , , ) P P AB BC CA P P AB BC ABC E E r r r 或 E E r r 这要用四维图表示,现在 令∠ABC=180° ,即A与BC发 生共线碰撞,活化络合物为线 型分子,则EP =EP (rAB,rBC),就 可用三维图表示。 A BC [ABC] ABC
三原子分子的核间距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三原子分子的核间距
势能面 对于反应:A+BC一[A.B.C]AB+C 令∠ABC=180°,Ep=Ep(rAB,rBC) 随着核间距rAB和rBC的变化,势能也随之改变。 这些不同点在空间构 成高低不平的曲面,称 为势能面,如图所示。 AB+C A+B+C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势能面 对于反应: 令∠ABC=180o , EP =EP (rAB,rBC)。 随着核间距rAB和rBC的变化,势能也随之改变。 这些不同点在空间构 成高低不平的曲面,称 为势能面,如图所示。 A BC [ABC] ABC
势能面 图中R,点是反应物BC分子的基态,随着A原子的靠 近,势能沿着RT线升高,到达T点形成活化络合物。 随着C原子的离去,势能 沿着TP线下降,到P点是生 成物AB分子的稳态。 D,点是完全离解为A,B,C 原子时的势能;0E,一侧,是 原子间的相斥能,也很高。 A+B+C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势能面 图中R点是反应物BC分子的基态,随着A原子的靠 近,势能沿着RT线升高,到达T点形成活化络合物。 随着C原子的离去,势能 沿着TP线下降,到P点是生 成物AB分子的稳态。 D点是完全离解为A,B,C 原子时的势能;OEP一侧,是 原子间的相斥能,也很高
势能面 Ep A+BC AB+C A+B+C 4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势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