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过渡态理论 ⑧过渡态理论 ⑧势能面投影图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 ⑧势能面剖面图 能曲线 ⑧三原子体系振动方式 ®三原子分子的核间距 ⑧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速率 ©势能面 系数 ⑧势能面的类型 ©热力学方法计算速率系数 ⑧反应坐标 ⑧活化焓与实验活化能的关系 ⊙马鞍点 ⑧过渡态理论的优缺点 4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11.9 过渡态理论 过渡态理论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 能曲线 三原子分子的核间距 势能面 势能面的类型 反应坐标 马鞍点 势能面剖面图 三原子体系振动方式 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速率 系数 热力学方法计算速率系数 活化焓与实验活化能的关系 势能面投影图 过渡态理论的优缺点
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 过渡态理论是1935年由艾林(Eyring)和波兰 尼(Polany))等人在统计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由反应物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中 间一定要经过一个过渡态,而形成这个过渡态必 须吸取一定的活化能,这个过渡态就称为活化络 合物,所以又称为活化络合物理论。 用该理论,只要知道分子的振动频率、质量、 核间距等基本物性,就能计算反应的速率系数,所 以又称为绝对反应速率理论(absolute rate theory)。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 过渡态理论是1935年由艾林(Eyring)和波兰 尼(Polany)等人在统计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由反应物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中 间一定要经过一个过渡态,而形成这个过渡态必 须吸取一定的活化能,这个过渡态就称为活化络 合物,所以又称为活化络合物理论。 用该理论,只要知道分子的振动频率、质量、 核间距等基本物性,就能计算反应的速率系数,所 以又称为绝对反应速率理论(absolute rate theory)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能曲线 该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 莫尔斯(Morse))公式是对双原子分子最常 用的计算势能E的经验公式: E,(r)=D.[exp{-2a(r-)}-2exp{-a(r-)}] 式中是分子中双原子分子间的平衡核 间距,D是势能曲线的井深,a为与分子结构 有关的常数 4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能曲线 莫尔斯(Morse)公式是对双原子分子最常 用的计算势能Ep的经验公式: p e 0 0 E r D a r r a r r ( ) [exp{ 2 ( )} 2exp{ ( )}] 式中r0是分子中双原子分子间的平衡核 间距,De是势能曲线的井深,a为与分子结构 有关的常数. 该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能曲线 AB双原子分子根据该公式 画出的势能曲线如图所示。 当r>时,有引力,即化学键力。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版势能曲线 当r<r时,有斥力。 v=0时的能级为振动基态能级,E为零,点能。 D,为把基态分子离解为孤立原子所需的能量, 它的值可从光谱数据得到。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能曲线 当r>r0时,有引力,即化学键力。 0 时的能级为振动基态能级,E0为零点能。 AB双原子分子根据该公式 画出的势能曲线如图所示。 当r<r0时,有斥力。 D0为把基态分子离解为孤立原子所需的能量, 它的值可从光谱数据得到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能曲线 Ep ro Do De V=0 Eo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能曲线 4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09-6-2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势能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