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籲 白居易
卖炭翁白居易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 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诗中精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 3、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 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诗中精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 3、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杜甫的《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因“群童抱茅”而发 出了“忍能对面为盜贼”的无奈感叹。而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卖炭翁》,则是真的出来了两 个披着宫使外衣的真正的“盗贼”!让我们 同走进《卖炭翁》,看看诗中的卖炭老人遭遇 了些什么、诗人要向我们揭露什么社会现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杜甫的《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因“群童抱茅”而发 出了“忍能对面为盗贼”的无奈感叹。而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卖炭翁》,则是真的出来了两 个披着宫使外衣的真正的“盗贼”!让我们一 同走进《卖炭翁》,看看诗中的卖炭老人遭遇 了些什么、诗人要向我们揭露什么社会现实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 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 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 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在诗歌创作 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 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 翁》等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 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 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 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在诗歌创作 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 “诗 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 翁》等。 二、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简介“宫市”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 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 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 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 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 (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 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 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 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 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 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 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三、写作背景,简介“宫市” •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 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 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 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 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 (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 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 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 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 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 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 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