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素乱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 A.不同年龄都是60% B.新生儿较成年人少 C.肌肉组织含水量少 D.因年龄、脂肪含量多少而异 E.与出入水量有关 2.新生儿的体液占其体重的 A.50% D.80% E.90% 3.关于电解质的平衡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细胞内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K+,阴离子是HP042- B.细胞内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Cl C.细胞内液摩尔等于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等于细胞外液 D.保持细胞内外K+、NA+浓度差主要靠钠-钾泵 E.组织间液和血浆溶质的主要差别是蛋白质的含量 4.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依靠哪一种物质的移动来维持 E.葡萄糖 为什么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不少于500m1? A.因每天需水量最少为500m1 B.因肾每天排出35g固体溶质的最低尿量为500m1 C.因每天的代谢生水有500m1 D.因每天从粪便中要排出500ml水 E.以上都是 6.低渗性脱水是 A.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 B.血钠浓度升高的细胞外液减少 C.血钠浓度降低的细胞外液减少D.血钠浓度升高的细胞内液减少 E.血钠浓度降低的细胞内液减少 7.有关小儿体液代谢特点,下列哪项是错的 A.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不显性失水较多 B.小儿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大,主要是组织间液比较多 C.按单位体重计算,小儿体液总量较成人多,因此对脱水耐受力强 D.婴幼儿肾浓缩功能较差,因此尿量较多 E.按热量消耗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水的需要量与成人相似 8.高血容量性低钠血症常见于 A.呕吐 B.腹 C.肾功能衰竭 D.大量出汗 E.昏迷 9.大量出汗可引起 A.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 C.高血容量性低钠血症 D.高血容量性高钠血症 E.等血容量性低钠血症 10.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内可出现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A.↓↓↓↓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 A.不同年龄都是60% B.新生儿较成年人少 C.肌肉组织含水量少 D.因年龄、脂肪含量多少而异 E.与出入水量有关 2.新生儿的体液占其体重的 A.50% B.60% C.70% D.80% E.90% 3.关于电解质的平衡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 细胞内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K+,阴离子是HPO42- B. 细胞内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Cl- C. 细胞内液摩尔等于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等于细胞外液 D.保持细胞内外K+、NA+ 浓度差主要靠钠-钾泵 E.组织间液和血浆溶质的主要差别是蛋白质的含量 4.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依靠哪—种物质的移动来维持 A. 水 B. 钠 C. 钾 D. 氯 E. 葡萄糖 5. 为什么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不少于500 m1? A. 因每天需水量最少为500m1 B. 因肾每天排出35g固体溶质的最低尿量为500ml C. 因每天的代谢生水有500m1 D. 因每天从粪便中要排出500 m1水 E. 以上都是 6. 低渗性脱水是 A. 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 B.血钠浓度升高的细胞外液减少 C. 血钠浓度降低的细胞外液减少 D.血钠浓度升高的细胞内液减少 E. 血钠浓度降低的细胞内液减少 7. 有关小儿体液代谢特点,下列哪项是错的 A. 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不显性失水较多 B.小儿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大,主要是组织间液比较多 C. 按单位体重计算,小儿体液总量较成人多,因此对脱水耐受力强 D. 婴幼儿肾浓缩功能较差,因此尿量较多 E. 按热量消耗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水的需要量与成人相似 8. 高血容量性低钠血症常见于 A.呕吐 B. 腹泻 C. 肾功能衰竭 D. 大量出汗 E. 昏迷 9. 大量出汗可引起 A.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 B. 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 C. 高血容量性低钠血症 D. 高血容量性高钠血症 E. 等血容量性低钠血症 10. 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内可出现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A. ↓ ↓↓↓ B. ↓↓ ↓ C. ↓↓ ↓↓
↓变化不大 11.引起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常见原因有 A.大量出 B.大量胸水和腹水形成 C.肾功能衰竭 D.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 E.休克 体液包括 A.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 C.除胃肠液外体内所有的水 D.结合水和游离水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13.对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病人一般首先补充 A.高渗NAC1溶液 B.低渗NCl溶液 C.等渗NAC1溶液 D.5%葡萄糖溶液 E.10%葡萄糖溶液 14.昆虫叮咬引发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胶渗压降低 C.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以上都不是 15.肿瘤压迫血管可使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胶渗压降低 C.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D.淋巴回液受阻 E.水钠潴留 16.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 A.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钠的比值 B.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C.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的比值 D.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钾的比值 E.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比值 17.易出现休克倾向的水、钠代谢紊乱的是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18.水肿是指 A.体内液体过多 B.细胞内液过多 C.血管内液过多 D.组织间液过多 E.血管外液过多 19.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哪种蛋白质的含量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 D.糖蛋白 E.脂蛋白 20.下列哪种因素不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21.有效流体静压为 A.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隙流体静压之差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静水压之差 C.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间隙流体静压之差 D.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 E.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之差 22.某腹泻患者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血钠<130mmol/L,脉搏快,血压11.7/9.3kPA,可能发生了 A.休克 C.高渗性脱水
D. ↑ ↓↓ E. ↓↓ 变化不大 11.引起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常见原因有 A. 大量出汗 B. 大量胸水和腹水形成 C. 肾功能衰竭 D.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 E. 休克 12. 体液包括 A. 细胞内液 B. 血浆、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 C. 除胃肠液外体内所有的水 D. 结合水和游离水 E.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13. 对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病人一般首先补充 A.高渗NACl溶液 B. 低渗NACl溶液 C. 等渗NACl溶液 D. 5%葡萄糖溶液 E.10%葡萄糖溶液 14. 昆虫叮咬引发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胶渗压降低 C. 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以上都不是 15. 肿瘤压迫血管可使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血浆胶渗压降低 C. 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D.淋巴回液受阻 E.水钠潴留 16. 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 A.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钠的比值 B.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C.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的比值 D.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钾的比值 E.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比值 17. 易出现休克倾向的水、钠代谢紊乱的是 A. 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18. 水肿是指 A. 体内液体过多 B. 细胞内液过多 C. 血管内液过多 D. 组织间液过多 E. 血管外液过多 19.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哪种蛋白质的含量 A.白蛋白 B. 球蛋白 C. 纤维蛋白 D.糖蛋白 E. 脂蛋白 20. 下列哪种因素不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微血管壁通透性 E. 淋巴回流 21. 有效流体静压为 A.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隙流体静压之差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静水压之差 C.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间隙流体静压之差 D.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之差 22.某腹泻患者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血钠<130mmol/L,脉搏快,血压11.7/9.3kP A,可能发生了 A.休克 B.水中毒 C. 高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低渗性脱水 23.疾病时发生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是由于 A.呕吐 B.大量出汗 C.抗利尿激素(ADH)作用减弱 渗透性利尿 E.失水多于失钠 24.瘦人对缺水有更大的耐受性是由于 A.脂肪少 B.肌肉多 C.肌肉含水量多于脂肪 肌肉含水量小于脂肪 E.脂肪不易丢失水 25.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B. HP042- D.S042 E.蛋白质 2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体内出现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A.↓↑↑ B C.↓↓正常 D.↑↑↓↓ E.正常↓ 27.细胞内钾占体内总钾的百分比 28.集合管闰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保NA+排 B.保K+排NA+ C.保K+排H D.保H+排K+ 29.下列哪项不是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排钾的因素 A.醛固酮 B.应用强利尿药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高渗葡萄糖 30.血清钾的正常范围是 A.2.5~3.5mmol/L B.3.5~5.5mmol/L C.5.0~6.0mmol/L D.6.0~7.0mmol/L 7.0~8.0mmol/l 31.下列哪项不是通过钾分布异常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 A.醛固 B.碱中毒 C.酸中毒 D.胰岛素 中毒 32.不属于经肾失钾的因素是 A.呋塞米(速尿)等利尿剂 B.碱中毒 C.醛固酮 D.低镁 E.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33.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会出现 A.静息电位负值减小 B.静息电位负值增大 C.阈电位负值减小 D.阈电位负值增大 E.静息电位和阈电位均降低 34.轻度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生理特性的变化是 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
D.等渗性脱水 E. 低渗性脱水 23.疾病时发生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是由于 A. 呕吐 B.大量出汗 C. 抗利尿激素(ADH)作用减弱 D.渗透性利尿 E.失水多于失钠 24.瘦人对缺水有更大的耐受性是由于 A. 脂肪少 B.肌肉多 C. 肌肉含水量多于脂肪 D.肌肉含水量小于脂肪 E.脂肪不易丢失水 25. 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0-3 B. HPO42- C. C1- D.SO42- E. 蛋白质 2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体内出现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A. ↓ ↑↑ B. ↓↓ ↓ C. ↓↓ 正常 D. ↑↑ ↓↓ E. 正常 ↓ 27.细胞内钾占体内总钾的百分比 A 10% B.30% C.50% D.70% E.90% 28.集合管闰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保NA+ 排 K+ B. 保K+ 排NA+ C. 保K+ 排H+ D.保H+ 排K+ E.重吸收K+ 29.下列哪项不是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排钾的因素 A.醛固酮 B.应用强利尿药 C. 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 高渗葡萄糖 30. 血清钾的正常范围是 A.2.5~3.5mmol/L B.3.5~5. 5mmol/L C.5.0~6.0 mmol/L D.6.0~7.0 mmol/L E.7.0~8.0 mmol/L 31.下列哪项不是通过钾分布异常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 A.醛固酮 B. 碱中毒 C. 酸中毒 D. 胰岛素 E.钡中毒 32. 不属于经肾失钾的因素是 A. 呋塞米(速尿)等利尿剂 B. 碱中毒 C. 醛固酮 D. 低镁 E.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33. 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会出现 A. 静息电位负值减小 B.静息电位负值增大 C. 阈电位负值减小 D. 阈电位负值增大 E. 静息电位和阈电位均降低 34. 轻度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生理特性的变化是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35.低钾血症时可发生 A.阴离子间隙(AG)增大型酸中毒 B.正常AG型酸中毒 C.肾小管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紊乱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高于 A. 3. 5mmo1/L B. 4. 5mmo1/L C. 5.5 mmo1/L E. 7. 5mmo1/L 37.减少细胞内钾外流的因素是 A.酸中毒 B.糖尿病 氧 D.洋地黄中毒 E.钡中毒 38.高钾血症时,心肌生理特性的改变是 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 D.↑一↓↓↓↓ E.↑-↓↑↑↑ 39.大量输入库存血会导致 A.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 C.高镁血症 D.高钙血症 E.高磷血症 40.不引起高钾血症的因素是 A.代谢性碱中毒 B.血管内溶血 C.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E.严重挤压伤 41.低血钾时可有 A.细胞外酸中毒,细胞内酸中毒和酸性尿 B.细胞外碱中毒,细胞内碱中毒和碱性尿 C.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和碱性尿 D.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和酸性尿 E.以上都不对 42.严重急性高钾血症病人表现弛缓性麻痹是因为 A.超极化阻滞 B.部分除极化 C.钠通道开放 D.除极化阻滞 E.以上都不对 43.高渗性脱水早期尿钠浓度增高的原因是 A.醛固酮分泌增多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体内钠浓度相对增加 D.氢-钠交换减少 E.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 44.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 A.明显口渴 B.ADH分泌增多 C.易发生休克 D.早期尿量减少 E.以上都不对 45.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低渗性脱水 A.主要是细胞内脱水 B.口渴明显 C.失水大于失钠 D.囟门、眼窝塌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出现 E.尿量减少 46.高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为 A.>310毫渗量/升 B.>150毫渗量/升 C>200毫渗量/升 350毫渗量/升 E.>280毫渗量/升 47.脑细胞内脱水见于: A.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 B.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
35. 低钾血症时可发生 A. 阴离子间隙(AG)增大型酸中毒 B. 正常AG型酸中毒 C. 肾小管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混合性酸碱紊乱 36.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高于 A.3.5mmol/L B.4.5mmol/L C.5.5 mmol/L D.6.5 mmol/L E.7.5mmol/L 37.减少细胞内钾外流的因素是 A. 酸中毒 B.糖尿病 C. 缺氧 D.洋地黄中毒 E. 钡中毒 38. 高钾血症时,心肌生理特性的改变是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39.大量输入库存血会导致 A. 高钠血症 B.高钾血症 C. 高镁血症 D.高钙血症 E. 高磷血症 40.不引起高钾血症的因素是 A. 代谢性碱中毒 B.血管内溶血 C. 糖尿病 D.肾功能衰竭 E. 严重挤压伤 41.低血钾时可有: A. 细胞外酸中毒,细胞内酸中毒和酸性尿 B. 细胞外碱中毒,细胞内碱中毒和碱性尿 C.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和碱性尿 D.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和酸性尿 E. 以上都不对 42.严重急性高钾血症病人表现弛缓性麻痹是因为 A. 超极化阻滞 B. 部分除极化 C. 钠通道开放 D. 除极化阻滞 E. 以上都不对 43.高渗性脱水早期尿钠浓度增高的原因是: A. 醛固酮分泌增多 B. 醛固酮分泌减少 C. 体内钠浓度相对增加 D. 氢-钠交换减少 E. 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 44.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 A. 明显口渴 B. ADH分泌增多 C. 易发生休克 D. 早期尿量减少 E. 以上都不对 45.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低渗性脱水 A. 主要是细胞内脱水 B. 口渴明显 C. 失水大于失钠 D. 囟门、眼窝塌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出现 E. 尿量减少 46.高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为: A. >310毫渗量/升 B. >150毫渗量/升 C >200毫渗量/升 D. >350毫渗量/升 E. >280毫渗量/升 47.脑细胞内脱水见于: A.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 B. 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
C.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 D.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 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增多 48.最不易发生口渴的是 A.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 B.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高钠血症 C.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 D.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 E.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 49.等渗性脱水处理不及时的结局常常是: A.严重的等渗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以上都不对 等渗脱水的早期可表现 A.口渴 压下降 C.尿量增加 D.细胞内液增加 以上都不对 51.等渗脱水时体液减少主要不是: A.组织间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 D.脑脊液 E.淋巴液 52.低渗性脱水时尿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 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 D.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 E.以上都不对 53.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和渗透压的变化可有: A.尿量减少,渗透压增高 B.尿量增加,渗透压降低 C.尿量增加,渗透压增高 D.尿量减少,渗透压降低 以上都不是 54.抑制肠和肾吸收镁的因素是 A.维生素D B.高钙饮食 C.醛固酮 D.甲状腺素 E.甲状旁腺激素(PTH) 血清镁的正常范围是 A.0.25~0.75mol/L B.0.75~1.25mmol/L C.1.25~1.75mol/L E.2.25~2.75mmol/L 56.低镁血症是指血清镁低于 A. 0. 25mmo1/L B. 0. 75mmo1/L C. 1. 25 mmol/L D. 1. 75 mmol/L E. 2.25mmo1/L 57.低镁血症时,发生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的主要机制是 A.钙进入神经轴突增多 B.钠屏蔽作用降低 C.降低阈电位 D.降低静息电位 E.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8.纠正低渗性脱水,一般选择 A.10%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 3% NACl D.5%葡萄糖 E.25%葡萄糖 60.水中毒时体液的流动趋势是 A.由细胞外至细胞内 B.由细胞内至细胞外 C.由组织间隙至血管内 D.由血管内至淋巴管内 由血管内至组织间隙 61.水中毒时对机体影响的突出表现为 A.肺水肿 B.脑水肿 C.腹水 D.皮肤水肿 E.心包积液
C.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 D. 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 E. 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增多 48.最不易发生口渴的是 A.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 B. 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高钠血症 C. 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 D. 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 E. 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 49.等渗性脱水处理不及时的结局常常是: A. 严重的等渗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高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以上都不对 50.等渗脱水的早期可表现: A. 口渴 B. 血压下降 C. 尿量增加 D. 细胞内液增加 E. 以上都不对 51.等渗脱水时体液减少主要不是: A. 组织间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浆 D. 脑脊液 E. 淋巴液 52.低渗性脱水时尿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B.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 C.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 D.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 E. 以上都不对 53.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和渗透压的变化可有: A. 尿量减少,渗透压增高 B. 尿量增加,渗透压降低 C. 尿量增加,渗透压增高 D. 尿量减少,渗透压降低 E. 以上都不是 54.抑制肠和肾吸收镁的因素是 A.维生素D B. 高钙饮食 C. 醛固酮 D.甲状腺素 E.甲状旁腺激素(PTH) 55.血清镁的正常范围是 A. 0.25~0.75mmol/L B.0.75~1.25mmol/L C.1.25~1.75 mmol/L D.1.25~2.25 mmol/L E.2.25~2.75mmol/L 56.低镁血症是指血清镁低于 A.0.25mmol/L B.0.75mmol/L C.1.25 mmol/L D.1.75 mmol/L E.2.25mmol/L 57. 低镁血症时,发生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的主要机制是 A. 钙进入神经轴突增多 B.钠屏蔽作用降低 C.降低阈电位 D. 降低静息电位 E.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58.纠正低渗性脱水,一般选择: A. 10% 葡萄糖 B. 生理盐水 C. 3% NACl D. 5% 葡萄糖 E. 25% 葡萄糖 60.水中毒时体液的流动趋势是: A. 由细胞外至细胞内 B. 由细胞内至细胞外 C. 由组织间隙至血管内 D. 由血管内至淋巴管内 E. 由血管内至组织间隙 61.水中毒时对机体影响的突出表现为: A. 肺水肿 B. 脑水肿 C. 腹水 D. 皮肤水肿 E. 心包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