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特点 19017 NG UNN ◆煤的燃烧方式 根据煤在燃烧设备气流中的运动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层状(火床)燃烧、 沸腾(流化床)燃烧和悬浮(火室)燃烧。 参数 层状(火床)燃烧 桃璣(流化床)燃烧 悬浮(火室)然烧 煤粒度(m) 505 5-1 <0.1 煤外观 块状 粗碎煤粒 粉状 燃烧介质相 浓相 中间相 稀相 温度(℃) 800 800~900 >1200 加热速度(K/s) 约1 103104 103-105 反应时间() 挥发物 100 1050 <0.1 焦渣 ~1000 100-500 <I 固、气流动方式 逆向 反向混合 顺向 反应控制要素 外部扩散 内部扩散 反应速度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特点 根据煤在燃烧设备气流中的运动状态不同 燃烧可分为层状 (火床 )燃烧 煤的燃烧方式 根据煤在燃烧设备气流中的运动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层状 (火床 )燃烧 、 沸腾(流化床)燃烧和悬浮(火室)燃烧。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特点 1901 VG UNN ◆煤的燃烧方式 一层状(火床)燃烧 将几十毫米大小的煤块置于炉排(或炉箅)上而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煤层, 大部分煤在该煤层中进行燃烧。 燃烧过程中,煤粒在炉排上静止不动,或者依靠机械外力(非气流作用)而 移动,但不离开炉排。 炉排(或炉箅)具有一定的缝隙,允许空气自下而上流过炉排和煤层,以利 于通风。 少量细小的煤粒可能会失去稳定性而被气流吹起,并与煤粒受热分解而析出 的挥发分和焦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物CO一起,在煤层上方空间中燃烧。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特点 煤的燃烧方式 —层状(火床)燃烧 将几十毫米大小的煤块置于炉排(或炉箅)上而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煤层, 大部分煤在该煤层中进行燃烧 。 燃烧过程中,煤粒在炉排上静止不动,或者依靠机械外力(非气流作用)而 移动,但不离开炉排。 炉排 (或炉箅 )具有 定的缝隙 具有 一定的缝隙,允许空气自下而上流过炉排和煤层 允许空气自下而上流过炉排和煤层,以利 于通风。 少量细小的煤粒可能会失去稳定性而被气流吹起,并与煤粒受热分解而析出 的挥发分和焦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物CO一起,在煤层上方空间中燃烧。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特点 19017 NG UNN ◆煤的燃烧方式 一悬浮(火室)燃烧 燃料呈悬浮状态在炉膛(燃烧室)空间中进行燃烧。 为实现悬浮燃烧,必须将煤破碎成细小的煤粉(粒径<0.1mm),并采用煤粉 燃烧器组织煤粉气流,连续不断地喷入炉膛中。 喷入炉膛的煤粉悬浮在空气中,不断随同空气和燃烧产物在炉膛中运动,并 完成升温、着火和燃烧等过程,形成类似于气体燃料燃烧时所具有的明显轮 廓的火焰。 一沸腾(流化床)燃烧 燃用煤粒的尺寸在10mm以下,且大部分为0.2~3mm的碎屑; 介于层状燃烧和悬浮燃烧; 加入炉膛的煤粒受到气流的作用迅速与灼热料层中的颗粒混合,并在上下翻 滚运动中着火和燃烧。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特点 煤的燃烧方式 —悬浮(火室)燃烧 燃料呈悬浮状态在炉膛(燃烧室)空间中进行燃烧。 为实现悬浮燃烧 为实现悬浮燃烧,必须将煤破碎成细小的煤粉 必须将煤破碎成细小的煤粉 (粒径 < 0.1mm ),并采用煤粉 燃烧器组织煤粉气流,连续不断地喷入炉膛中。 喷入炉膛的煤粉悬浮在空气中,不断随同空气和燃烧产物在炉膛中运动,并 完成升温 、着火和燃烧等过程,形成类似于气体燃料燃烧时所具有的明显轮 廓的火焰。 —沸腾(流化床)燃烧 燃用煤粒的尺寸在10mm以下,且大部分为0.2~3mm的碎屑; 介于层状燃烧和悬浮燃烧; 加入炉膛的煤粒受到气流的作用迅速与灼热料层中的颗粒混合,并在上下翻 滚运动中着火和燃烧 。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煤的层状燃烧技术及装置 温度,℃ NM00A10440A0AAO 火焰 1901 500 10001500 滋魔 新燃絮 ◆层状燃烧过程及工作特性 度 一燃烧过程中,煤层在炉排上静止 a? 焦炭 不动,或者依靠机械外力(非气流 作用)而随炉排移动,大部分煤在 灰渣 煤层中进行燃烧; 050520 炉排 0体积分数,% —燃烧过程沿煤层高度,自下而上 逐层进行; 空气 固定炉排上煤层结构和燃烧过程 一新燃料由上部加到炽热煤层上面,受到下面炽热焦炭层的加热以及煤层上方高 温火焰和炉墙的辐射加热; 一新燃料迅速升温、干燥,析出挥发分,完成燃烧的热力准备阶段,开始着火燃 烧; 一新燃料吸热,使煤层间温度有所降低; 一焦炭层是煤的主要撚烧区域,温度可达1200-1600℃; 一燃尽后的灰渣呈熔融状并向下流动,与上升的冷空气相遇而冷却,硬结成为固 态灰渣。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煤的层状燃烧技术及装置 层状燃烧过程及工作特性 —燃烧过程中,煤层在炉排上静止 不动,或者依靠机械外力(非气流 作用)而随炉排移动,大部分煤在 煤层中进行燃烧; —燃烧过程沿煤层高度,自下而上 逐层进行; 固定炉排上煤层结构和燃烧过程 —新燃料由上部加到炽热煤层上面,受到下面炽热焦炭层的加热以及煤层上方高 温火焰和炉墙的辐射加热; —新燃料迅速升温、干燥,析出挥发分,完成燃烧的热力准备阶段,开始着火燃 烧; —新燃料吸热,使煤层间温度有所降低; —焦炭层是煤的主要燃烧区域,温度可达1200-1600oC; 燃尽后的灰渣呈熔融状并向下流动 与上升的冷空气相遇而冷却 硬结成为固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 ,与上升的冷空气相遇而冷却,硬结成为固 态灰渣
煤的层状燃烧技术及装置 190 G UNN 气体成分沿煤层高度的变化 一灰渣层:空气得到预热,炉排和灰渣层受 到冷却,有利于保护炉排免受高温损坏以及 灰渣的排出; 01 一焦炭层中的氧化区:氧与炽热的碳化合, 主要生成CO2以及少量的CO,并析出大量的 热量,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厚度约为煤 块尺寸的3-4倍; 一焦炭层中的还原区:CO,遇到炽热的焦炭, 发生吸热的还原反应,温度逐渐降低; 一干馏层:新加入的煤完成加热、干燥、析 4 出挥发分(CH4和H2等可燃气体)等过程, 并开始着火燃烧,且在还原区生成的可燃物 煤县高度 与干馏层中析出的挥发分一起上升至炉膛中 1灰渣层;2氧化区; 继续燃烧。 3还原区;4干馏层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煤的层状燃烧技术及装置 气体成分沿煤层高度的变化 —灰渣层:空气得到预热,炉排和灰渣层受 到冷却,有利于保护炉排免受高温损坏以及 灰渣的排出; —焦炭层中的氧化区:氧与炽热的碳化合, 主要生成CO 2以及少量的CO,并析出大量的 热量,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厚度约为煤 块尺寸的3-4 倍; —焦炭层中的还原区:CO 2遇到炽热的焦炭, 发生吸热的还原反应,温度逐渐降低; —干馏层:新加入的煤完成加热 新加入的煤完成加热 、干燥 、 析 出挥发分(CH4 和 H2等可燃气体)等过程, 并开始着火燃烧,且在还原区生成的可燃物 与干馏层中析出的挥发分一起上升至炉膛中 1灰渣层; 2氧化区; 继续燃烧。 3还原区; 4干馏层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