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 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 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绮丽/蝼蚁诘责/拮据贝壳/金蝉脱壳 B玷污/观瞻猝然憔悴背影/芒刺在背 C.伫立/发怵羁绊/湖畔解数/不求甚解 D地窖发酵沉湎/腼腆边塞/塞翁失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辜负嘎然而止搔扰草长莺飞 B狼藉重峦叠嶂愧怍迫不及待 C.真缔吹毛求疵苍茫左右逢圆 D意测如座针毡蓬蒿鳞次栉比 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昨晩,我应邀光临了欢迎宴会。宴会共九桌,每桌中央都摆放着精致的雕刻—一开 屏的孔雀,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惟妙惟肖。宴会厅招贴背景的两侧,竖立着巨幅牡丹画。 每桌都以最富中国特色的花卉命名,分别为牡丹、茉莉、兰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 桂花、芙蓉。孔雀和这九大名花,一直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此情此景,令人叹为观止。 A.光临B.惟妙惟肖C竖立D.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鸟类的大脑虽然很小,却显示出远比人类过去所想象的更复杂、更聪明、更神奇 B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长多次强调: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它的教学质量。 C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D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引号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A.幼儿园里“狼”来了
2013 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 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 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5 分) 一、(6 小题,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绮.丽/蝼蚁. 诘.责/拮.据 贝壳./金蝉脱壳. B.玷.污/观瞻. 猝.然/憔悴. 背.影/芒刺在背. C.伫.立/发怵. 羁绊./湖畔. 解.数/不求甚解. D.地窖./发酵. 沉湎./腼.腆 边塞./塞.翁失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A.辜负 嘎然而止 搔扰 草长莺飞 B.狼藉 重峦叠嶂 愧怍 迫不及待 C.真缔 吹毛求疵 苍茫 左右逢圆 D.意测 如座针毡 蓬蒿 鳞次栉比 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昨晚,我应邀光临..了欢迎宴会。宴会共九桌,每桌中央都摆放着精致的雕刻——开 屏的孔雀,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惟妙惟肖 ....。宴会厅招贴背景的两侧,竖立..着巨幅牡丹画。 每桌都以最富中国特色的花卉命名,分别为牡丹、茉莉、兰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 桂花、芙蓉。孔雀和这九大名花,一直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此情此景,令人叹为观止 ....。 A.光临 B.惟妙惟肖 C.竖立 D.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鸟类的大脑虽然很小,却显示出远比人类过去所想象的更复杂、更聪明、更神奇。 B.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长多次强调: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它的教学质量。 C.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D.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引号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A.幼儿园里“狼”来了
B空调室外机“吻”煤气管成定时炸弹 C.大学生清明节问候乡邻“过节好”被骂“不懂事 b小品中赵本山的“老伴”是和他有过多次合作的宋丹丹。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5分)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 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 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魁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 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 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橫生! (1)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我的概括 (2)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 表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山下兰芽短浸溪,萧萧暮雨子规啼,松间沙路净无泥 C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D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 E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F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常恐秋节至, (汉乐府《长歌行》) ②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⑤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的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含有典故的诗句是 ②陈与义《登岳阳楼》中,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危亡、中原动荡之 忧的诗句是
B.空调室外机“吻”煤气管成定时炸弹。 C.大学生清明节问候乡邻“过节好”被骂“不懂事”。 D.小品中赵本山的“老伴”是和他有过多次合作的宋丹丹。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5 分)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 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 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魁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 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 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⑴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 分) 我的概括: ⑵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 表你的看法。(3 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二、(2 小题,15 分) 7.古诗文默写(10 分) ⑴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山下兰芽短浸溪,萧萧暮雨子规啼,松间沙路净无泥。 C.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D.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 E.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F.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⑵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 分) ①常恐秋节至, 。(汉乐府《长歌行》) ②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⑤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⑶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4 分) [说明:本题有 2 分的附加分,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10 分。] ① 《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 中 含 有 典 故 的 诗 句 是 “ , ”。 ②陈与义《登岳阳楼》中,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危亡、中原动荡之 忧的诗句是“ ,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5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2)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3)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 具异霜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纶: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1题。(10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 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 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 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土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 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 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日:“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 飞乃止。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曹操比于袁绍/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杂然而前陈者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5 分) 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具: ⑵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异: ⑶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 霜: 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寒: ⑸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经纶: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5 分) 三、(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 9~11 题。(10 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 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 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 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 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 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 飞乃止。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曹操比于.袁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杂然而.前陈者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⑴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 分)
译文: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分) 译文 11.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段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军事的优势,得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 B文段指出孙权具有政权、地理和民心的优势,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 C.诸葛亮提出刘备应遵循“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方针。 D诸葛亮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高祖的成功像曹操、孙权一样都因用人得当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 答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四、(9小题,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10分) 失读症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 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 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 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 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 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事实却不全是 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 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
译文: 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 分) 译文: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段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军事的优势,得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 B.文段指出孙权具有政权、地理和民心的优势,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 C.诸葛亮提出刘备应遵循“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方针。 D.诸葛亮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高祖的成功像曹操、孙权一样都因用人得当。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⑴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 分) 答: ⑵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 分) 答: 四、(9 小题,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3~15 题。(10 分) 失读症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 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 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 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 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 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事实却不全是 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 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
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 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 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 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 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 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 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岀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 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 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同“唤醒”的作用下,患 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 是非常深远的。西方已有人提岀运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来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 他—些想法和硏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硏究成果 13关于产生“失读症”原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的大脑皮层失去调控语言的机能 B人类语言的生理基础遭受外伤 C.人的大脑中的语言中枢神经因脑外伤受损或发生病变 D由于脑血管供血发生障碍,阻止了中枢系统的正常工作。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失去言语(即说话)能力是“失语症”之一的一种语言行为障碍性疾病。 B无论何地何人,一旦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受损,就会出现失语症或失读症 C.通过学习汉字、汉语来提高儿童智能,已经成为西方人着手研究的课题 D研究表明,学汉语、汉字的人比学拼音文字的人患“失读症”的要少一些 15第⑥段中“根据汉字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这种关系”中的“这种关系”所指的内容是什 么?(4分)
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 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 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 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 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 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 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 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 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同“唤醒”的作用下,患 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 是非常深远的。西方已有人提出运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来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 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3.关于产生“失读症”原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的大脑皮层失去调控语言的机能。 B.人类语言的生理基础遭受外伤。 C.人的大脑中的语言中枢神经因脑外伤受损或发生病变。 D.由于脑血管供血发生障碍,阻止了中枢系统的正常工作。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失去言语(即说话)能力是“失语症”之一的一种语言行为障碍性疾病。 B.无论何地何人,一旦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受损,就会出现失语症或失读症。 C.通过学习汉字、汉语来提高儿童智能,已经成为西方人着手研究的课题。 D.研究表明,学汉语、汉字的人比学拼音文字的人患“失读症”的要少一些。 15.第⑥段中“根据汉字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这种关系”中的“这种关系”所指的内容是什 么?(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