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重力 教师寄语: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学习目标: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4、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5、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中心任务:知道重力的产生和重力的三要素 学习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 案 任务一:阅读课本“重力的由来”,回答下列问题 叫万有引力, 叫重力,重 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你能否举出物体受重力的例子? 任务二:探究影响重力的大小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猜想一下什么样的物体受的重力大?即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给你一盒钩码(内装10个钩码,每个质量为50克),一只弹簧测力计,把质量不同的透 明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它们的重力的大小并记在下面的表格中,算出每次重力与质 量的比值 质量/kg重力∧重力与质量比值 0.10 0.20 0.30 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结论如下: 3、g=9.8N/kg的含义是 任务三:认识重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是 2、重力的方向是 ,应用 图7.3-5中向 下的含义是什么? 叫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二、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探究解决下面问题,并将组内合作探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们。 1.一块钢锭的质量是 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2.根据自己的体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3.重为3N的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第1页共11页
第 1 页 共 11 页 第三节 重力 教师寄语: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4、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5、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中心任务:知道重力的产生和重力的三要素。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 案。 任务一:阅读课本“重力的由来”,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万有引力,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重 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2、你能否举出物体受重力的例子? 任务二:探究影响重力的大小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猜想一下什么样的物体受的重力大?即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给你一盒钩码(内装 10 个钩码,每个质量为 50 克),一只弹簧测力计,把质量不同的透 明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它们的重力的大小并记在下面的表格中,算出每次重力与质 量的比值。 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结论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9.8N/kg 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认识重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7.3—5 中向 下的含义是什么? 3、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探究解决下面问题,并将组内合作探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们。 1.一块钢锭的质量是 4 吨,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2.根据自己的体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3.重为 3N 的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 G 的示意图。 质量/kg 重力/N 重力与质量比值 0.10 0.20 0.30
、梯度训练 A组 1.关于物体重力,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B、物体重心就是重力作用点。 物体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地面上的任何物体都有重力 2.一个被运动员踢出的咋空中向前运动的足球所受重力的情况是() A、不受重力 B、受到向前的重力 C、比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小得多 D、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3.重力约为4N的物体可能是() A、物理教科书 B、一枚图钉 C、一个鸡蛋 D、一只母鸡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与质量是相同的 B、粗略计算时1kg物体的重力是10N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下列关于常数g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力是9.8牛 B、在地球表面,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C、g=9.8牛/千克,表示9.8牛=1千克 D、g是常数,因此,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月球受到的重力仍是9.8牛 6 叫重力,方向 作用点 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成正比,表达式为 其中g= 表示 的物理意义是 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共0.09t,所受重 力为 来到月球上,质量为 ,所受重力为 7.质量是2.5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N,一个物体受到重力是4.8N,则物体质量大 约是 8.质量为1.2t的重物,所受重力是N,当其被吊车加速向上吊起时,物体重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吊车吊升距离与地球半径相比可忽略不计) 9.一个质量为40kg的学生,在地面上时,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约为N 10.斜面上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A,沿斜面下滑时(图1),画出物体A重力的图示。 第2页共11页
第 2 页 共 11 页 三、梯度训练 A 组 1.关于物体重力,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B、物体重心就是重力作用点。 C、物体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地面上的任何物体都有重力。 2. 一个被运动员踢出的咋空中向前运动的足球所受重力的情况是( ) A、不受重力 B、受到向前的重力 C、比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小得多 D、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3.重力约为 4N 的物体可能是( ) A、物理教科书 B、一枚图钉 C、一个鸡蛋 D、一只母鸡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与质量是相同的 B、粗略计算时 1kg 物体的重力是 10N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下列关于常数 g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9.8 牛 B、在地球表面,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 牛 C、g=9.8 牛/千克,表示 9.8 牛=1 千克 D、g 是常数,因此,质量为 1kg 的物体在月球受到的重力仍是 9.8 牛。 6.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方向_________;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___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_________,其中 g=________________,表示 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共 0.09t,所受重 力为_______,来到月球上,质量为________,所受重力为________、 7.质量是 2.5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_N,一个物体受到重力是 4.8N,则物体质量大 约是______g。 8.质量为 1.2t 的重物,所受重力是_____N,当其被吊车加速向上吊起时,物体重力将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吊车吊升距离与地球半径相比可忽略不计) 9.一个质量为 40kg 的学生,在地面上时,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约为________N。 10.斜面上一个质量为 3kg 的物体 A,沿斜面下滑时(图 1),画出物体 A 重力的图示
B组 1.关于重力,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没有支撑的物体都要下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重力 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物体的重心有的可能不在物体上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方向可能不互相平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地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方向都互相平行 2.下列有关重力和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C、人到了月球上后,其重力减小了,质量也减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果不受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瀑布将从此消失 B、人轻轻一跳就离开地球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大气层不复存在 4.重力的大小可通过 来测量,把物体挂在它的挂钩上,当物体 物 体所受重力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一位同学用重锤线很快的检测出旗杆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道 理,利用重锤线也可做成 仪来检测桌面是否水平 第三节重力 梯度训练 A组 1.C 2.D 3.A 4. BC 5.B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竖直向下重心质量G=ng9.8N/kg质 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882N90kg147N(月球吸引力约为地球的1/6) 7.24.5490 8.11760不变 B组 第3页共11页
第 3 页 共 11 页 B 组 1.关于重力,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A、没有支撑的物体都要下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重力 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物体的重心有的可能不在物体上。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方向可能不互相平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地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方向都互相平行 2.下列有关重力和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C、人到了月球上后,其重力减小了,质量也减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果不受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瀑布将从此消失 B、人轻轻一跳就离开地球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大气层不复存在 4.重力的大小可通过_____________来测量,把物体挂在它的挂钩上,当物体________,物 体所受重力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一位同学用重锤线很快的检测出旗杆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的道 理,利用重锤线也可做成_____________仪来检测桌面是否水平。 第三节 重力 三、梯度训练 A 组 1.C 2.D 3.A 4.BC 5.B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竖直向下 重心 质量 G=mg 9.8N/kg 质 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N 882N 90kg 147N (月球吸引力约为地球的 1/6) 7. 24.5 490 8. 11760 不变 9. 392 10. 略 B 组
2.A 3.C 4.测力计静止 5.竖直向下水平 第2节液体压强 教师寄语:勇于超越自己,从学好每一堂课开始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一一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 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髙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 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和课本92一1插图,结合生活经验, 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1)容器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 (2)容器侧壁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 讨论: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 (2)液体对容器侧面产生压强的原因是 2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第4页共11页
第 4 页 共 11 页 1. D 2. A 3. C 4. 测力计 静止 5. 竖直向下 水平 第 2 节 液体压强 教师寄语:勇于超越自己,从学好每一堂课开始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 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5、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 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和课本 9.2—1 插图,结合生活经验, 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1)容器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器侧壁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对容器侧面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方向液体的压强? (2)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 (3)如何探究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的大小? (4)根据图例与生活经验,你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初步总结是: 3.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是 ,有哪些公式变形? (2)水下20cm深处液体的压强有多大,试通过计算说明。 4.认识连通器 看课本相关部分,组内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连通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什么? (3)认识连通器的应用,解释船闸的工作过程 、合作探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微小压强计探头的薄膜受到的作用时,U型玻璃管内出现高度差,液 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 的大小 盐水 实验次数深度/cm橡皮膜方向 液面高度差cm液面高度差/cm 朝上 朝下 朝左 朝右 5 朝上 6 朝下 朝左 第5页共11页
第 5 页 共 11 页 (1)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方向液体的压强? (2)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 (3)如何探究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的大小? ( 4 ) 根 据 图 例 与 生活 经 验 , 你 对液 体 内 部 压 强 特点 的 初 步 总 结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哪些公式变形?______________ (2)水下 20cm 深处液体的压强有多大,试通过计算说明。 4.认识连通器 看课本相关部分,组内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连通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什么? (3)认识连通器的应用,解释船闸的工作过程。 二、合作探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微小压强计探头的薄膜受到_____的作用时,U 型玻璃管内出现高度差,液 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________的大小。 实验次数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水 盐水 液面高度差/cm 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2 朝下 3 朝左 4 朝右 5 10 朝上 6 朝下 7 朝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