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选 1、D2、C3、B4、D5、A 6、C7、A8、D9.D10、B 二、多选 1、ACD2、ABCD3、ACDE4、ACE5、ABC 6、ABCDE7、ABCE8、BCE 9、AC10.BCD 三、名词解释 1.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中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 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2货币量层次划分: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 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诺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3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 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 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4.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 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5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 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并有其 独特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其特点如下@自由铸造。②无限法偿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货币概述 一、单选 1、D 2、C 3、B 4、D 5、A 6、C 7、A 8、D 9、D 10、B 二、多选 1、ACD 2、ABCD 3、ACDE 4、ACE 5、ABC 6、ABCDE 7、ABCE 8、BCE 9、AC 10、BCD 三、名词解释 1.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中,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 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2.货币量层次划分: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 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3.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 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 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4.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 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5.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 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并有其 独特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其特点如下①自由铸造。②无限法偿
6.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 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 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7.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 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8无限法偿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海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 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9.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 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10.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 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 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 而会充斥市场。 11.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 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②汇率制度的确定。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12.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 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 13.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 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而这两方面是
6.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 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 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7.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 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8.无限法偿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 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9.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 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10.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 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 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 而会充斥市场。 11.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 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②汇率制度的确定。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12.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 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 13.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 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而这两方面是
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 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14.银行券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 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马克思对货币量有“窄”的定义和“"宽”的定义之分。 (1)“窄”的定义是指以金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 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 (2)“宽”的定义是指包括银行券,汇票、支票甚至商业票据等信用货币在 内的实现货币职能的各种货币形式。 马克思之所以要将货币量的范围作宽窄不同的划分,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 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马克思把任何时候都不受限制的、可以稳 定地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金铸币视为流通的基础,而在研究现实经济 问题时,马克思就不能不从“窄”的货币范围走向“宽”的货币范围。 2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述货币“质”的规定性? (1)货币“质”的规定性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什么是货币”的问题,并对 货币的本质作出理论说明。 (2)货币“质”的规定性在于货币是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作为商品交 换媒介的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反
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 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14.银行券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 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马克思对货币量有“窄”的定义和“宽”的定义之分。 (1)“窄”的定义是指以金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 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 (2)“宽”的定义是指包括银行券,汇票、支票甚至商业票据等信用货币在 内的实现货币职能的各种货币形式。 马克思之所以要将货币量的范围作宽窄不同的划分,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 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马克思把任何时候都不受限制的、可以稳 定地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金铸币视为流通的基础,而在研究现实经济 问题时,马克思就不能不从“窄”的货币范围走向“宽”的货币范围。 2.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述货币“质”的规定性? (1)货币“质”的规定性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什么是货币”的问题,并对 货币的本质作出理论说明。 (2)货币“质”的规定性在于货币是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作为商品交 换媒介的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反
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货币形态出现过实物货币、代用 货币、信用货币等四种不同类型。 3.试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类型。 (1)实物货币。即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 币。它们具有以下条件和特征@普遍接受性;②价值稳定;③价值均质可分性: ④轻便和易携带性。据此条件和特征,金属货币最为适宜,其中又以金为典型 (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作为实物货币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 证,故亦称用纸币。代用货币都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保证,可以自由地用 纸币向发行机构兑换成金、银等实物货币。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有明显的优点① 印制纸币的成本较铸造金属币为低;②避免了金属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有意切 割;③降低了运送的成本和风险。 (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信用 货币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 之内。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4.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 (1)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 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 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 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3)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的划分标准主要为货币的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 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
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货币形态出现过实物货币、代用 货币、信用货币等四种不同类型。 3.试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类型。 (1)实物货币。即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 币。它们具有以下条件和特征①普遍接受性;②价值稳定;③价值均质可分性; ④轻便和易携带性。据此条件和特征,金属货币最为适宜,其中又以金为典型。 (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作为实物货币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 证,故亦称用纸币。代用货币都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保证,可以自由地用 纸币向发行机构兑换成金、银等实物货币。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有明显的优点① 印制纸币的成本较铸造金属币为低;②避免了金属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有意切 割;③降低了运送的成本和风险。 (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信用 货币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 之内。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4.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 (1)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 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 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 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3)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的划分标准主要为货币的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 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
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4)我国目前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内容如下: M0=现金;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 5.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如何? (1)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的职能。这 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 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此较。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 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2)两者的区别是①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地形成的;而价格标准 则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②金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为了衡量商品价值的:规定 一定量的金作为价格标准,是为了比较各个商品价值的不同金量,并以此来衡量 不同商品的不同价值量。③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商品的价值量将随着劳动生产率 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是货币单位本身的重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 (3)两者联系表现在,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而作出的技术 规定。有了它,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作用才得以发挥。因此,价格标准是为价值 尺度职能服务的。 6.信用货币制度具有那些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貌换黄金的货币制 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
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4)我国目前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内容如下: M0=现金;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 5.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如何? (1)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的职能。这 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 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 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2)两者的区别是①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地形成的;而价格标准 则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②金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为了衡量商品价值的;规定 一定量的金作为价格标准,是为了比较各个商品价值的不同金量,并以此来衡量 不同商品的不同价值量。③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商品的价值量将随着劳动生产率 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是货币单位本身的重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 (3)两者联系表现在,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而作出的技术 规定。有了它,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作用才得以发挥。因此,价格标准是为价值 尺度职能服务的。 6.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 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