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主要概念1限失真编码限失真编码是有失真的编码,指在允许的失真范围内(即失真范围受限),把编码后的信息率压缩到最小的编码方式。引入有失真编码,原因如下:1)有些情况下,信宿不需要或无能力接受信源发出的全部信息,例如人眼接受视觉信号和人耳接受听觉信号就属于这种情况:2)无失真编码并非总是可能的。例如对连续信号进行数字处理时,不可能完全去除量化误差:3)压缩编码可降低信息率,有利于传输和处理。有失真的压缩编码主要针对连续信源,但其理论同样适用于离散信源。2失真度(失真函数)设信源输出随机变量为U,取值于符号集为(u,uz,",u,},经信源编码后的输出随机变量为V,取值于符号集为(y,"2,,v)。定义失真度(或失真函数)d(u,v)为:编码器输入符号u,与输出符号v,之间的误差或失真,d(u,v)是非负实值函数将rxs个d(u,v)排成矩阵形式,称为失真矩阵,记为[d]1V2.Vs[d(u,y) d(u,) .. d(u,y)ud(uz,y) d(uz,) .. d(uz,v,)u[d]目"d(u,y)d(ur,r)...d(ur,y)Ju,3平均失真度(平均失真)对所有符号的失真度d(u,,y),取统计平均,称为平均失真度或平均失真,记为D:D=E(d(u,y,)-ZZP(u,y,)d(u,y,)i=l j=l=22 P(u)P(y |u,)d(u,v,)i=l j=l4保真度准则如果要求平均失真D小于某个给定值D,即要求D= E(d(u,y,)=ZP(u,)P(y,lu,d(u,y,)≤Di=l j=这意味着对转移概率Pyu施加了相应的限制,或者说对信道(编码器)施加了相应的限制。上式所给的限制条件称为保真度准则
第 6 章主要概念 1 限失真编码 限失真编码是有失真的编码,指在允许的失真范围内(即失真范围受限),把编码后的 信息率压缩到最小的编码方式。 引入有失真编码,原因如下:1)有些情况下,信宿不需要或无能力接受信源发出的全 部信息,例如人眼接受视觉信号和人耳接受听觉信号就属于这种情况;2)无失真编码并非 总是可能的。例如对连续信号进行数字处理时,不可能完全去除量化误差;3)压缩编码可 降低信息率,有利于传输和处理。 有失真的熵压缩编码主要针对连续信源,但其理论同样适用于离散信源。 2 失真度(失真函数) 设信源输出随机变量为U ,取值于符号集为 1 2 {, , , }r uu u ,经信源编码后的输出随机 变量为V ,取值于符号集为 1 2 {, , , }s vv v 。定义失真度(或失真函数) (, ) i j du v 为:编码 器输入符号 i u 与输出符号 j v 之间的误差或失真, (, ) i j du v 是非负实值函数 将 r s × 个 (, ) i j du v 排成矩阵形式,称为失真矩阵,记为[ ] d : 1 2 11 12 1 1 21 22 2 2 1 2 (,) (, ) (,) (,) (,) (,) [ ] (,) (,) (,) s s s r r r s r vv v du v du v du v u du v du v du v u d du v du v du v u = 3 平均失真度(平均失真) 对所有符号的失真度{ } , (, ) i j i j du v 取统计平均,称为平均失真度或平均失真,记为 D : { } 1 1 1 1 ( , ) ( , )( , ) ( )( | )( , ) r s i j ij ij i j r s i j i ij i j D E du v Pu v du v Pu Pv u du v = = = = = = = ∑∑ ∑∑ 4 保真度准则 如果要求平均失真 D 小于某个给定值 D ,即要求 D E{d( u ,v )} P( u )P( v u )d( ui ,v j ) D r i s j = i j = ∑∑ i j i ≤ =1 =1 这意味着对转移概率 PV U 施加了相应的限制,或者说对信道(编码器)施加了相应的限制。 上式所给的限制条件称为保真度准则
5试验信道满足保真度准则D≤D的信道称为D试验信道。有很多个D试验信道,各自的统计特性都由相应的转移概率Pu描述。所有D试验信道的转移概率组成一个集合,记为BD:BD=(Pvu;D≤ D)6信息率失真函数(率失真函数)B,中任一转移概率都与一个D允许信道(编码器)对应,在B,中寻求一个Pvu(即寻求一个特定的编码器),使I(U;V)最小,这个最小的平均互信息量称为信息率失真函数简称为率失真函数,记为R(D),即R(D)= min I(U;V)=min((U;V):D≤D)PyuEBD
5 试验信道 满足保真度准则 D ≤ D 的信道称为 D 试验信道。 有很多个 D 试验信道,各自的统计特性都由相应的转移概率 PV U 描述。所有 D 试验信 道的转移概率组成一个集合,记为 BD : B { P ;D D } D V U = ≤ 6 信息率失真函数(率失真函数) BD 中任一转移概率都与一个 D 允许信道(编码器)对应,在 BD 中寻求一个 PV U (即 寻求一个特定的编码器),使 I(U;V )最小,这个最小的平均互信息量称为信息率失真函数, 简称为率失真函数,记为 R( D ),即 R( D ) min I(U;V ) min{I(U;V );D D} PV U B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