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和途径、资本的本质、不变资 本和可变资本: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 生产的基本方法以及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对剩余价值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运 用它来分新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变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劳动力的买和卖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剩余价值率 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3、资本主义工资数量的变动趋势 4、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五节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新变化 1、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2、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演变 3、劳资关系的变化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 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规律 2、劳动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劳资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6
6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和途径、资本的本质、不变资 本和可变资本;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 生产的基本方法以及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对剩余价值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运 用它来分析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变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劳动力的买和卖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剩余价值率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3、资本主义工资数量的变动趋势 4、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五节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新变化 1、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2、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演变 3、劳资关系的变化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 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规律。 2、劳动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劳资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六章资本循环与周转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三种循 环形式,理解产业资本实现循环的两个条件、理解并掌握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强 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1、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2、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3、流通时间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1、资本的周转和资本的周转速度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4、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和途径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2、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又包含哪 些组成部分?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4、加速资本周转有什么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 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认识到利润利息以及地 租都来自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对无 产阶级的剩削,强化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1、生产成本
7 第六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三种循 环形式,理解产业资本实现循环的两个条件、理解并掌握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强 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1、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2、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3、流通时间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1、资本的周转和资本的周转速度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4、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和途径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2、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又包含哪 些组成部分?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4、加速资本周转有什么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 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认识到利润利息以及地 租都来自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对无 产阶级的剥削,强化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1、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