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编写人:曾明艳审定:钟凤罗 单元目标: 1.通读四篇儒道两家代表作品,疏通文意,落实重要文言诗句知识;解读文章思想内涵 并适当补充相关观点,以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 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2.对儒道两家学说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 识,大致理解儒道互补在现实社会人生中的运用价值 3.加强诵读,背诵一些片段,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疏通文意,落实重要词句,解读文章思想内涵,读出自己的体会与认识;补充《论语》 中与“君子”“仁礼义”等相关的重要观点,加深对儒家思想的了解;背诵十则《论语》,引 导课外有重点地阅读《论语》经典语录,增加积累。 相关链接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 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 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孑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礼"、“义"。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 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干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 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1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编写人:曾明艳 审定:钟凤罗 单元目标: 1.通读四篇儒道两家代表作品,疏通文意,落实重要文言诗句知识;解读文章思想内涵, 并适当补充相关观点,以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 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2.对儒道两家学说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 识,大致理解儒道互补在现实社会人生中的运用价值。 3.加强诵读,背诵一些片段,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疏通文意,落实重要词句,解读文章思想内涵,读出自己的体会与认识;补充《论语》 中与“君子”“仁礼义”等相关的重要观点,加深对儒家思想的了解;背诵十则《论语》,引 导课外有重点地阅读《论语》经典语录,增加积累。 相关链接: 孔子(公元前 552 或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 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 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礼”、“义”。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 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 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个意思 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⑥克己复礼 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自主学习: ()文言基础知识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曲肱()诲()裘()敝( 肱()少()者怀之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乐(),仁者寿。不逾矩 B.写出加点字的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 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 C.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③盍各言其志?( )④愿无伐善,无施劳 ⑤饭疏食( ⑥请事斯语矣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2 个意思。 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⑥克己复礼 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自主学习: ㈠文言基础知识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曲肱.( ) 诲( ) 裘( ) 敝( ) 肱( )少( )者怀之 智者乐( )山 ,仁者乐( )水 知者乐( ),仁者寿。 不逾矩( ) B.写出加点字的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 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 C.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 )( )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 ) ③盍.各言其志?( ) ④愿无伐.善,无施.劳( )( ) ⑤饭.疏食( ) ⑥请事.斯语矣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⑦小人长戚戚( )⑧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天下归仁焉( ⑩一日克己复礼( D.重点虛词主要是“于"、“而”、“之"、“且”,请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闩学生根据注释,口译节选各则,并思考与批注毎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 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试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诵读课文,选出一二则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录,说说它所表达的观点及自己对这一思想的 阅读体会和认识。 2、结合阅读指南,说说《论语》十则主要表达了怎样的儒家思想观点?《论语》中多次提 到“君子”品性,你能梳理出多少有关语录吗?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讨论孔子所说的“君 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我的疑惑: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3 ⑦小人长戚戚..( ) ⑧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⑨天下归.仁焉( ) ⑩一日..克己复礼( ) D.重点虚词主要是“于”、“而”、“之”、“且”,请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㈡学生根据注释,口译节选各则,并思考与批注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 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试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诵读课文,选出一二则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录,说说它所表达的观点及自己对这一思想的 阅读体会和认识。 2、结合阅读指南,说说《论语》十则主要表达了怎样的儒家思想观点?《论语》中多次提 到“君子”品性,你能梳理出多少有关语录吗?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讨论孔子所说的“君 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我的疑惑: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总结归纳:学习本课,你对儒家思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 训练评估: 课堂检测: 选择题。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 慎:谨慎,慎重 B愿无伐善,无施劳 施:施加 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听凭 D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 1.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十五而志于学 不义而富且贵 B诲女知之乎 高余冠之岌岌 C愿无伐善 自矜功伐 D就有道而正焉 天下归仁焉 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既来之,则安之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饭黍粱者餍,餐糟糠者饱 C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衣锦还乡 D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下列关于《论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是儒家经典之一。 B“仁”“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述而》里,孔子就强调“不义而富且贵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4 总结归纳:学习本课,你对儒家思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 训练评估: 课堂检测: 一 选择题。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敏于事而慎.于言 慎:谨慎,慎重 B 愿无伐善,无施.劳 施:施加 C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听凭 D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 1.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十五而.志于学 不义而.富且贵 B 诲女知之.乎 高余冠之.岌岌 C 愿无伐.善 自矜功伐. D 就有道而正焉. 天下归仁焉. 3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既来之,则安.之 B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饭.黍粱者餍,餐糟糠者饱 C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衣.锦还乡 D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 下列关于《论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是儒家经典之一。 B “仁”“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 述而》里,孔子就强调“不义而富且贵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于我如浮云 C在《论语颜渊》里,孔子说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 回复到礼教的要求上来 D《论语学而》篇里提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强调君孑不应过分看重物质 条件,而应注重精神追求,即“好学 二课内重点句子翻译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并诵读下列<<论语>>名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 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虛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学案 5 于我如浮云”。 C 在《论语 颜渊》里,孔子说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 回复到礼教的要求上来。 D 《论语 学而》篇里提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强调君子不应过分看重物质 条件,而应注重精神追求,即“好学”。 二 课内重点句子翻译 1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并诵读下列<<论语>>名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 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