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应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2、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 3.教学重点: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 教学难点: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4教学建议: 关于两个随机变量的一些简单函数的分布情况,实际中遇到的函数是复杂多样的,但一 般的方法是:对离散型随机变量,从其联合分布律着手分析:对连续性随机变量,则从分布 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若手分析。 第五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基本内容: 5.1数学期望 5.2方差与标准差 5.3几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5.4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5.5矩的基本概念 2.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数字期望和方差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与计算。 2、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了解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3、会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4、了解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概念与性质,并会计算 3.教学重点: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教学难点: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 4教学建议: 数学期望的应用问题比较广泛,大家对获利问题”、“等候问题”、“保险问题”等要熟悉 其中的解题关键和解题难道,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加强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字特 征的理论和方法的讲评,讲清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的计算公式。 第六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1.基本内容: 30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应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2、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 3.教学重点: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 教学难点: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4.教学建议: 关于两个随机变量的一些简单函数的分布情况,实际中遇到的函数是复杂多样的,但一 般的方法是:对离散型随机变量,从其联合分布律着手分析;对连续性随机变量,则从分布 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着手分析。 第五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基本内容: 5.1 数学期望 5.2 方差与标准差 5.3 几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5.4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5.5 矩的基本概念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数字期望和方差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与计算。 2、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了解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3、会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4、了解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概念与性质,并会计算。 3.教学重点: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教学难点: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 4.教学建议: 数学期望的应用问题比较广泛,大家对“获利问题”、“等候问题”、“保险问题”等要熟悉 其中的解题关键和解题难道,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加强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字特 征的理论和方法的讲评,讲清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的计算公式。 第六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1.基本内容: 30
6.1大数定律 6.2中心极限定理 2.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和伯努利大数定律。 3、了解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棣莫佛-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 限分布)。 3.教学重点:利用相关定理,尤其是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贝努里大数定律和同分布中 心极限定理近似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在含义。 4.教学建议: 由大数定律可知,虽然频率可变,但当实验次数的增多,频率会在某个常数周围稳定下 来,这个常数就是事件发生的概率。中心极限定理表明,在相当一般条件下,当随机变量的 个数增加时,其和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第七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基本内容: 7.1简单随机样本 7,2抽样分布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 矩的计算。 2、了解X分布、1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分布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 算。 3、了解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3.教学重点:常用的统计量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简单随机样本的特点,抽样分布的有关证明 4教学建议:常用3大分布及相关性质,在数理统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正态总体的样本均 值和样本方差的分布定理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理论。 第八章参数估计 31
6.1 大数定律 6.2 中心极限定理 2.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和伯努利大数定律。 3、了解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棣莫佛-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 限分布)。 3.教学重点:利用相关定理,尤其是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贝努里大数定律和同分布中 心极限定理近似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在含义。 4.教学建议: 由大数定律可知,虽然频率可变,但当实验次数的增多,频率会在某个常数周围稳定下 来,这个常数就是事件发生的概率。中心极限定理表明,在相当一般条件下,当随机变量的 个数增加时,其和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第七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基本内容: 7.1 简单随机样本 7.2 抽样分布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 矩的计算。 2、了解 2 χ 分布、t 分布和 F 分布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分布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 算。 3、了解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3.教学重点:常用的统计量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简单随机样本的特点,抽样分布的有关证明 4.教学建议:常用 3 大分布及相关性质,在数理统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正态总体的样本均 值和样本方差的分布定理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理论。 第八章参数估计 31
1,基本内容: 81点估计 8.2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83区间估计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点估计的概念 2、掌握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 3、了解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 5、会求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6、会求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置信区间, 3.教学重点: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教学难点:估计量的有效性、一致性评选标准 4教学建议: 在实际问题中,当所研究的总体分布类型已知,但分布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参数时 如何根据样本来估计未知参数,这就是参数估计问题.与其他总体相比,正态总体参数的置 信区间是最完善的,应用也最广泛。在构造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的过程中,【分布、X分 布、F分布以及标准正态分布NO,)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正态分布具有对称性,利用双侧 分位数来计算未知参数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其区间长度在所有这类区间中是最短 第九章假设检验 1,基本内容: 9.1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9.2单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9.3两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94总体分布X检验法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 两类错误。 32
1.基本内容: 8.1 点估计 8.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8.3 区间估计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点估计的概念 2、掌握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 3、了解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 5、会求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6、会求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置信区间。 3.教学重点: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教学难点:估计量的有效性、一致性评选标准 4.教学建议: 在实际问题中, 当所研究的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但分布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参数时, 如何根据样本来估计未知参数,这就是参数估计问题. 与其他总体相比, 正态总体参数的置 信区间是最完善的,应用也最广泛。在构造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的过程中,t 分布、 2 χ 分 布、F 分布以及标准正态分布 N(0,1) 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于正态分布具有对称性, 利用双侧 分位数来计算未知参数的置信度为1−α 的置信区间, 其区间长度在所有这类区间中是最短 的. 第九章假设检验 1.基本内容: 9.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9.2 单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9.3 两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9.4 总体分布 2 χ 检验法.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 两类错误。 32
2、了解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3、了解假设的X检验法 3.教学重点: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教学难点:总体分布的X检验法 4教学建议 我们要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总以及运用适当的统计量,对提出的假设作出接受或拒绝 的决策,假设检验是作出这一决策的过程。参数假设检验针对总体分布函数中的未知参数提 出的假设进行检验,非参数假设检验针对总体分布函数形式或类型的假设进行检验。 所有单参数假设检验的内容也适用于多参数与非参数假设检验问题,对多参数假设检 验问题,要寻求一个包含所有待检验参数的检验统计量,使之服从一个已知的确定分布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总学 其中 教学内容 时讲课 备注 号 习题课 其他 1 第一查 64 2 第一音 64 2 第三章 88 4 第四章 44 0 5 第五章 66 6 第六章 7 第七章 4 4 0 8 前八意 4 4 0 0 第九章 6 10T 总复习 2 2 五、敦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每章安排一次习题课,第四章、第五章安 排一次习题课,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安排一次习恩课,共5次,每次2学时 七、考核方式: 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考试大纲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33
2、了解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3、了解假设的 2 χ 检验法. 3.教学重点: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教学难点:总体分布的 2 χ 检验法. 4.教学建议: 我们要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运用适当的统计量, 对提出的假设作出接受或拒绝 的决策, 假设检验是作出这一决策的过程. 参数假设检验针对总体分布函数中的未知参数提 出的假设进行检验, 非参数假设检验针对总体分布函数形式或类型的假设进行检验。 所有单参数假设检验的内容也适用于多参数与非参数假设检验问题, 对多参数假设检 验问题, 要寻求一个包含所有待检验参数的检验统计量, 使之服从一个已知的确定分布。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中 备注 讲课 习题课 其他 1 第一章 6 4 2 2 第二章 6 4 2 3 第三章 8 8 2 4 第四章 4 4 0 5 第五章 6 6 2 6 第六章 2 2 0 7 第七章 4 4 0 8 第八章 4 4 0 9 第九章 6 6 2 10 总复习 2 2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每章安排一次习题课,第四章、第五章安 排一次习题课,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安排一次习题课,共 5 次,每次 2 学时。 七、考核方式: 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考试大纲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3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旦大学出版社,廖茂新,廖基定主编,2011年8月 2、主要参考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等编高等教有出版社,1989年8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学习指导·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系编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由哈尔滨理工大学赵辉副教授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2000 年1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哈尔滨工业大学曹彬等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九、数改说明及其他: 执笔人:刘邵容系室审核人:谭琼华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旦大学出版社,廖茂新,廖基定主编,2011 年 8 月。 2、主要参考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 8 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学习指导•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系编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由哈尔滨理工大学赵辉副教授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2000 年 1 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哈尔滨工业大学曹彬等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 无 执笔人:刘邵容系室审核人:谭琼华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