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资料汇总 (16)阳部同部协11次 入韵字囊裳黄荒亡[,4]行桑光王享尚壮罔往亨良望[,2]筐羊防戕 (17)歌部同部协韵5次,合韵2次 入韵字离[,2]歌[,2]嗟[,2]沱和靡罢过呃仪 (18)月部同部协韵3次,合韵1次 入韵字刖绂说厉贝沛沫电掣 (19)元部同部协韵8次 入韵字澶班[,2]涟皤翰园戋反连变面干言磐衎 (20)谈部同部协韵1次,合韵1次 入韵字坎[,4[,2] (21)侯部同部协韵5次,合韵4次 入韵字寇[,3]媾[,3]须濡鲋漏斗[,2]主斧[,2] (22)屋部同部协韵4次,合韵2次 入韵字木[,2]谷觌[,2]足觫渥桷屋渎裕 (23)东部同部协韵2次 入韵字龙用墉攻 (24)宵部同部协韵2次,合韵1次 入韵字咣[,2]笑[,2]巢号 (25)幽部同部协韵6次,合韵3次 入韵字道咎[,7]簋缶牖首[,3]丑狩孚酒 (26)觉部同部协韵7次,合韵2次 入韵字复[,4]蝮[,3]目肉毒逐[,2]牿股马夙陆[,2]育告[,2] (2)关于通韵合韵 古经的押韵,除同部相协外,还有通韵与合韵。通韵与合韵是特殊的押韵,即 相近韵部相押的情况。具体说,通韵,指有对转关系的韵部相押。古经中只有阴入对转 类,共含三组: ①之职对转 ②脂质对转 ③鱼铎对转 《大有》九三子/克《离》九四死/弃《无妄》六二畬/获 《晋》六二母/福《需》九三泥/至《巽》九二下/若 《困》九二来祀/食 合韵,指元音相同不属对转者、元音相近者或韵尾相同者之韵部相押。古经中 有
《易经》资料汇总 6 (16)阳部 同部协 11 次 入韵字 囊裳黄荒亡[,4]行桑光王享尚壮罔往亨良望[,2]筐羊防戕 (17)歌部 同部协韵 5 次,合韵 2 次 入韵字 离[,2]歌[,2]嗟[,2]沱和靡罢过 仪 (18)月部 同部协韵 3 次,合韵 1 次 入韵字 刖绂说厉贝沛沫电掣 (19)元部 同部协韵 8 次 入韵字 邅班[,2]涟皤翰园戋反连变面干言磐衎 (20)谈部 同部协韵 1 次,合韵 1 次 入韵字 坎[,4] [,2] (21)侯部 同部协韵 5 次,合韵 4 次 入韵字 寇[,3]媾[,3]须濡鲋漏斗[,2]主斧[,2] (22)屋部 同部协韵 4 次,合韵 2 次 入韵字 木[,2]谷觌[,2]足餗渥桷屋渎裕 (23)东部 同部协韵 2 次 入韵字 龙用墉攻 (24)宵部 同部协韵 2 次,合韵 1 次 入韵字 咷[,2]笑[,2]巢号 (25)幽部 同部协韵 6 次,合韵 3 次 入韵字 道咎[,7]簋缶牖首[,3]丑狩孚酒 (26)觉部 同部协韵 7 次,合韵 2 次 入韵字 复[,4]輹[,3]目肉毒逐[,2]牿股马夙陆[,2]育告[,2] (2)关于通韵 合韵 古经的押韵,除同部相协外,还有通韵与合韵。通韵与合韵是特殊的押韵,即 相近韵部相押的情况。具体说,通韵,指有对转关系的韵部相押。古经中只有阴入对转 一类,共含三组: ①之职对转 ②脂质对转 ③鱼铎对转 《大有》九三 子/克 《离》九四 死/弃 《无妄》六二畬/获 《晋》六二 母/福 《需》九三 泥/至 《巽》九二下/若 《困》九二 来祀/食 合韵,指元音相同不属对转者、元音相近者或韵尾相同者之韵部相押。古经中 有:
《易经》资料汇总 ①元音相同不网对转者②元音相近者 ③韵尾相同者 之文类(换)六四丘思/群之侯类《丰)九四斗主/称真文类《讼)卦辞人j 之微类《损》六五龟/尾 微欧类《困)上六篇/ 小过)六二臣/君 益)六二龟/尾鱼侯类《旅》九四处/斧 谈侵类《坎》六三坎自/枕 《臭】上九下/斧 物质类《大壮》上六退遂/利 歌觉类《渐)上九仪/陆 月质类《朕》六三电製/剩 鱼类(坤)六四咎/誉 觉屋类《蒙)卦养告/读 质类《坤)六二习/利 肖幽类《萃》初六号笑/咎 另外,还有屋幽类,即《晋》初六:裕/尾。这是因为先阴入对转由屋转侯部, 再侯幽旁转而元音相近合韵。锡微类,即《随》上六:系/维。这是因为先通转由锡部 入脂部,再脂微旁转而韵尾相同合韵。之侯铎类,即《丰》六二:/斗/若。这是因 为铎部先对转入鱼部,再之鱼侯三部旁转而元音相近合韵 (三)结论 我们首先把《周易》古经协韵系统与甲骨文韵部系统相比较,发现二者有明显 的区别,但也有相因相近的地方。据赵诚先生的研究,甲骨文中“阴声韵和入声韵不分”, 阳声韵和入声韵不分”,结论认为“商代无入声韵①”。再来看古经协韵系统,入声 韵职、锡、铎、屋、觉、物、质、月等8部已独立相押,说明入声韵已经从甲骨文时期 阴声韵、阳声韵中分化出来,构成新的音韵系统。这是不同的方面。但古经中,阴入对 转互协又很普遍,阴声韵入声韵又极为接近,这又是与甲骨文音系相近相因的。古经韵 系应当晚于甲骨文韵系 再以古经协韵系统与《诗经》韵系相比较。据王力先生的研究,《诗经》韵系 为29部。古经韵系较之少支、药、叶三部,另外微、文、缉、侵4部只有合韵而没有 同部相协的例子,如果再去掉它们,则只有22部。古经韵部显然比《诗经》韵部少得 多。当然这也可能是古经入韵字少,对汉字覆盖面太窄造成的。但是,就合韵的例子来 看,其中元音相近者、元音相同而不属对转者也绝不相类,韵尾相同者差别也很大。 经韵系与《诗经》韵系也显然不是一个系统。当然同《楚辞》韵系比较,差别就更明显。 古经韵系应当早于《诗经》韵系、《楚辞》韵系。 因此,我们认为,古经协韵系统所反映的当是殷末周初的语音实际。 二、古经韵读 (韵脚音值采郭锡良先生《汉字古音手册》上古拟音)
《易经》资料汇总 7 另外,还有屋幽类,即《晋》初六:裕/尾。这是因为先阴入对转由屋转侯部, 再侯幽旁转而元音相近合韵。锡微类,即《随》上六:系/维。这是因为先通转由锡部 入脂部,再脂微旁转而韵尾相同合韵。之侯铎类,即《丰》六二:蔀/斗/若。这是因 为铎部先对转入鱼部,再之鱼侯三部旁转而元音相近合韵。 (三)结论 我们首先把《周易》古经协韵系统与甲骨文韵部系统相比较,发现二者有明显 的区别,但也有相因相近的地方。据赵诚先生的研究,甲骨文中“阴声韵和入声韵不分”, “阳声韵和入声韵不分”,结论认为“商代无入声韵①”。再来看古经协韵系统,入声 韵职、锡、铎、屋、觉、物、质、月等 8 部已独立相押,说明入声韵已经从甲骨文时期 阴声韵、阳声韵中分化出来,构成新的音韵系统。这是不同的方面。但古经中,阴入对 转互协又很普遍,阴声韵入声韵又极为接近,这又是与甲骨文音系相近相因的。古经韵 系应当晚于甲骨文韵系。 再以古经协韵系统与《诗经》韵系相比较。据王力先生的研究,《诗经》韵系 为 29 部。古经韵系较之少支、药、叶三部,另外微、文、缉、侵 4 部只有合韵而没有 同部相协的例子,如果再去掉它们,则只有 22 部。古经韵部显然比《诗经》韵部少得 多。当然这也可能是古经入韵字少,对汉字覆盖面太窄造成的。但是,就合韵的例子来 看,其中元音相近者、元音相同而不属对转者也绝不相类,韵尾相同者差别也很大。古 经韵系与《诗经》韵系也显然不是一个系统。当然同《楚辞》韵系比较,差别就更明显。 古经韵系应当早于《诗经》韵系、《楚辞》韵系。 因此,我们认为,古经协韵系统所反映的当是殷末周初的语音实际。 二、古经韵读 (韵脚音值采郭锡良先生《汉字古音手册》上古拟音)
《易经》资料汇总 上经 乾初九潜龙( Liwan) 泣血涟(lian)如,(元部) 勿用( Iwon),(东部) 九二:见龙在田(dien), 初筮告(kauk) 利见大人(pen) 再三读(dbk),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渎则不uk),(觉屋合韵) 九四:或跃在渊(iwen) 九五:飞龙在天(t"ien), 利见大人("}ien)。(真部) ≡需九三:需于泥(niei), 致寇至(古iet).(脂质通 坤六二:直方, 六四:需于血(xiwe), 大不习(ziap) 出自穴(iwt),(质部) 无不利(Liet)。(缉质合 六四:括囊(n0), ,讼有孚皇(tet), 无咎(gi 惕中吉ket),(质都) 无誉(ia),(幽鱼合韵) 六五:黄裳(2ia0), 元吉 利见大人(ien),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不利涉大川(twn),(真文合 (与“囊”“裳”协,阳部 包韵) 婶六五:长子帅师(Ji) 弟子爽尸(Giei),(部) 至屯六二:屯如遭(tian)如, 贞凶 乘马班(Pean)如,(元部) 匪寇(K°o), ≡小畜初九:复自道(du) 婚(ko),(侯部) 何其咎(giau),(幽部) 女子贞不字(dzia), 十年乃字(dai),(之部) 九二:奉复( bi auk), 上六:乘马班(pean)如, 九三:輿说辐(依段玉裁校,当作“牧”)
《易经》资料汇总 8
《易经》资料汇总 夫妻反目(mauk)。(觉部) 九五:同人, 上九:既雨(3iwai), 先号(dau) 既处(七is),(負部 而后笑(siau),(宵部) 尚德载 大师克,相通。 ≡履六三:眇能视(2ei), ≡大有九三:公用亨于天子(tsia), 玻能履(iei), 小人弗克(kak)·(元职通 履虎尾(miwa),(脂微合 的) 的) 喹人,凶 至随上六;拘系(8ik)之, 乃从维( Iwai)之,(锡微 有泰九二:包荒(xua) 合韵) 用冯河不遐遗 王用亨于西山。 朋亡(miwa), 得尚于中行(a),(阳部) 手观六四:观国之光kuag), 六四:翩翩(pien), 利用宾于王(iwa0),(阳 不富以其邻lien),(真部) 不戒以孚 噬喳六三:嗽肉(∞k), 否九五:其亡( miwan), 遇毒(dauk),(觉部) 其亡(mwa), 小吝,无咎。 系于苞桑(sag)。(阳部) 九四:噬干肺(tei), 褥金矢(iei),(脂部) 上九:倾否(piw), 利艰贞,吉 先否(piw) 后喜(xia),(元部) 贲六二:贲其须(siwo) 九三:贲如漂(wo)如,(侯部) 三同人九三:伏找丁奔, 水贞吉。 升其高陵(lian) 三岁不兴(xian),(蒸部) 六四:贲其皤( biwan)如, 白马翰(an)如,(元部) 九四:乘其塘( K iwon) 弗克攻(kon),(东部) 非寇(ko)
《易经》资料汇总 9
《易经》资料汇总 昏媾(ko)。(侯部 三大过九二:枯杨生稊(di), 老夫得其女妻(ts"iei),(脂 六五:贲子丘园(丫iwan) 束帛戋戋(dzan),(元部) 无不利。 吝,终吉 九五:枯杨生华(08), 老妇得其士夫(piwa), 百剥上九;硕果不食, 无咎无誉(ia),(鱼部) 君子得奥(∧ia), 小人剥庐(la)。(鱼部) 坎有孚, 维心亨(xia), 于无妄 行有尚Cpia).(阳部) 六二:不耕获("odk) 不茁霜!ia),(铎鱼通的, 初六:习坎(Kan), 入于坎富(cm),(谈部) 则利有攸往 六三:无妄之灾(tsa), 或系之牛(gwa) 六三:来之坎坎(k'am), 行人之得 险且枕(读如“沈”,dom) 邑人之灾(tsa),(之部) 入于坎客(em),(谈侵 合韵) 勿用 ≡大畜九二:舆说较(buk) 六四:搏酒簋(kiau), 九三:良马逐(d3uk), 贰用缶(piau), 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 纳约自牖(1iau), 往 终无咎(giau)(幽部) 六四:童牛之特(kauk),(觉部) 元吉。 九五:坎不盈(iep), 六五:與豕之牙(n), 既平(bie),(耕部) 无暂 上九:何天之衢(giwa),(鱼部) 上六;系用微绳(mak), 于丛棘(kiak) 三岁不得(tak),(职部) 颐初九:舍尔灵龟(kiwa) 观我朵颐(A(之部) 离九三:H昃之离(ia), 不鼓缶而歌(ka)
《易经》资料汇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