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 亲爱的同学:蓦然回首,你已经是八年级的学生了,这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很关键的阶段,继 密:续努力吧!老师祝福你!请认真看下注意事项,然后回答问题。 注意事项: 学校 ①这套题共分五部分。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②听力听读两遍 ③卷面、书写共4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不写错别字。 题号 四|卷面总分 (一) (二) 班级 得分 听力测试(请同学们用心倾听,完成下面的问题。)(10分) 1听了这个故事,想象一下,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姓名 线:2什么原因使得英子有几个月没有陪奶奶到老槐树下坐坐了?(2分) :3说一说灯笼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 4这篇短文在写法有什么特点?(2分) 5.说说你对英子“我梦依旧,面临未来,我依然会携梦追寻。”这段话的理解(2分)。 二、积累运用(28分) 1.例句:你接受了春的灿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受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2分) 仿写
银川市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 亲爱的同学:蓦然回首,你已经是八年级的学生了,这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很关键的阶段,继 续努力吧!老师祝福你!请认真看一下注意事项,然后回答问题。 注意事项: ①这套题共分五部分。满分 12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 ②听力听读两遍。 ③卷面、书写共 4 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不写错别字。 一、听力测试 (请同学们用心倾听,完成下面的问题。)(10分) 1.听了这个故事,想象一下,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什么原因使得英子有几个月没有陪奶奶到老槐树下坐坐了?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 3.说一说灯笼有什么象征意义?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4.这篇短文在写法有什么特点?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说说你对英子“我梦依旧,面临未来,我依然会携梦追寻。”这段话的理解﹙2 分﹚。 二、积累运用 (28分) 1.例句:你接受了春的灿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受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2 分﹚ 仿写: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卷面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县 区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密 封 线
2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热情,学校要组织你们参加“银川市 第三届初中生生物标本制作展评活动”。请你制定一份活动计划。(3分) 3.今年语文检测试卷,仍设五大板块,你要放松心情作答,认真推敲揣摩,深思明辩,充分施展 才能,试后不留遗撼。 文中有两个字书写有误,找出来,改正它。改为改为(2分) 4.填空(12分,每空1分)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江春行》)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⑤“他的心胸只有针眼儿那么小。”这句话用的是 修辞手法。 ⑥《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是 ⑦是个贪玩的小学生,他是法国小说家写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人物 》是北京大学教授、学者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 ⑧作者以“望岳”为题的诗共三首,分咏东岳、西岳、南岳,《望岳》是望东岳 5.请说说这学期学过哪些古代名人的什么作品?(两个就行)(2分) 名字 作品 名字: 作品 6.许慎把古代的造字方法归纳成六类,叫做“六书”,请你指出下面六个字分别是用哪种造字方 法而造的。(3分) 木 本 末 休 采 果2米 象形 指事 会意 7.读下面一段话,说说它反映了当地的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情况。(不超过12个字) 祖上以打猎为生,爷爷以卖木柴为生,父亲以卖劈柴为生,儿子以卖根雕为生,孙子望沙兴
2.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热情,学校要组织你们参加“银川市 第三届初中生生物标本制作展评活动”。请你制定一份活动计划。﹙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年语文检测试卷,仍设五大板块,你要放松心情作答,认真推敲揣摩,深思明辩,充分施展 才能,试后不留遗撼。 文中有两个字书写有误,找出来,改正它。_____改为______ _____改为______﹙2 分﹚ 4.填空(12分,每空1分) 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江春行》﹚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③ ,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 长征》﹚。 ④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⑤“他的心胸只有针眼儿那么小。”这句话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⑥《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_ ___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是个贪玩的小学生,他是法国小说家_______写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人物; 《 》是北京大学教授、学者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 ⑧作者_____以“望岳”为题的诗共三首,分咏东岳、西岳、南岳,《望岳》是望东岳________. 5.请说说这学期学过哪些古代名人的什么作品?(两个就行)(2分) 名字: 作品: 名字: 作品: 6.许慎把古代的造字方法归纳成六类,叫做“六书”,请你指出下面六个字分别是用哪种造字方 法而造的。(3分) 象形 和 指事 和 会意 和 7.读下面一段话,说说它反映了当地的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情况。(不超过 12 个字) 祖上以打猎为生,爷爷以卖木柴为生,父亲以卖劈柴为生,儿子以卖根雕为生,孙子望沙兴 木 果 本 末 休 采
叹。(2分) 8.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名著,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此来作书名吗?(2分) 三、阅读理解:(33分) (一)(11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 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①篁竹()②参差()③翕忽( 2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凄神寒骨: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用原文回答问题。(2分) ①点明小石潭水特征的句子是 ②小石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二)(10分)
叹。 (2 分) 8.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名著,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此来作书名吗?(2分) 三、阅读理解:(33分) (一)(11 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 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 分﹚ ①篁.竹﹙ ﹚ ②参差.﹙ ﹚ ③翕.忽﹙ ﹚ 2.解释下列加点字。﹙2 分﹚ 凄.神寒.骨: 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用原文回答问题。﹙2 分﹚ ① 点明小石潭水特征的句子是 ②小石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二)(10 分)
背影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 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tu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 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 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 县区 的y;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游: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tu0( 2这两段记叙的要素是(3分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3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插叙的语句。(1分 4怎样正确理解下面两个句子?(2分) 封:①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②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5这两段文字记叙的内容表达了 (2分) (三)(12分) 姓名 近一个多月以来,西北地区连遭严重的沙尘暴袭击。每次沙尘暴来临时,飞沙走石,天昏地 暗,能见度极低,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 :沙尘暴的频繁出现,是大自然为人类再一次敲响警钟。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人类自身无端 地、肆意地破坏了我们的大自然,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就在现在,毁林开荒、乱砍 ∶滥伐、毁坏地面植被的现象不是还时有发生么?人类这-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其苦果我们不
背 影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 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 tuǒ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 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 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 的 yū;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①tuǒ﹙ ﹚②yū﹙ ﹚ 2.这两段记叙的要素是﹙3 分﹚ 时间:_____ ____地点:_____ ____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插叙的语句。﹙1 分﹚ 4.怎样正确理解下面两个句子? ﹙2 分﹚ ①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②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段文字记叙的内容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三)(12分) 近一个多月以来,西北地区连遭严重的沙尘暴袭击。每次沙尘暴来临时,飞沙走石,天昏地 暗,能见度极低,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 沙尘暴的频繁出现,是大自然为人类再一次敲响警钟。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人类自身无端 地、肆意..地破坏了我们的大自然,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就在现在,毁林开荒、乱砍 滥伐、毁坏地面植被的现象不是还时有发生么?人类这一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其苦果我们不 县 区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密 封 线
是已经尝到了吗?气温突变、夏季酷热、冬季酷寒。夏季最高气温可达四十多度,地面温度则更 高;冬季寒流接踵而至,持续不断。再就是降雨量逐渐减少,气候干旱第三就是风沙剧烈,春 季几乎无日不风。真应了古人诗句:“无端昨夜西风急,尽卷波涛上小岗。 人类啊,赶快觉醒吧,大自然的警钟还不够震耳欲聋吗? 1.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①肆意: ②接踵而至 2每次沙尘暴来临,都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2分) 3短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2分) 4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5归纳一下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2分) 6分析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空间顺序B时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 四、作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45分) 1.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按要求作文。 有一只小毛驴长大了,妈妈让它去学本领。它先去学耕地,可是没有半天,就不愿干了,因 为它觉得太累了。于是又去学驮米,哎呀,驮米也不省劲,干脆去学拉磨吧,同样费力,不如去 拉车,可车太重…结果,什么本领也没学成。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什么?请自定立意,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 以编故事、寓言等 2.我骄傲,因为我 (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
是已经尝到了吗?气温突变、夏季酷热、冬季酷寒。夏季最高气温可达四十多度,地面温度则更 高;冬季寒流接踵而至 ....,持续不断。再就是降雨量逐渐减少,气候干旱。第三就是风沙剧烈,春 季几乎无日不风。真应了古人诗句:“无端昨夜西风急,尽卷波涛上小岗。” 人类啊,赶快觉醒吧,大自然的警钟还不够震耳欲聋吗? 1.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2 分﹚ ①肆意: ②接踵而至: 2.每次沙尘暴来临,都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短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归纳一下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分析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选出正确的一项﹙ ﹚﹙2 分﹚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 四、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 500 字) (45 分) 1.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按要求作文。 有一只小毛驴长大了,妈妈让它去学本领。它先去学耕地,可是没有半天,就不愿干了,因 为它觉得太累了。于是又去学驮米,哎呀,驮米也不省劲,干脆去学拉磨吧,同样费力,不如去 拉车,可车太重……结果,什么本领也没学成。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什么?请自定立意,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 以编故事、寓言等。 2.我骄傲,因为我_____ ﹙请补全题目再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