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①图案中“99”是主题造型,表明_ 左上 方的祥云表示为公元纪年“19”的缩写。(1分) ②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颜色,绿色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颜色,红绿两种颜色 象征着(左边“9”为红色,右边“9”为绿色) (1分) ③你知道“一国两制”的内容吗?(2分) ④你知道上面的燕子有什么意义吗?(2分) (4)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请你课外调查、收集一些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图片,交流 并讨论,写一篇80字以上的关于香港或澳门的小论文,或有关港澳近况的新闻报道。以下 是一些参考题目:(8分) (1)香港(澳门)回归之我见 (2)今日香港(澳门) (3)五十年后的香港(澳门) (4)香港(澳门),你好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活页测试卷 学校: 年级:班级:姓名 自测卷(100分钟内完成满分100分) 总分 、学海拾贝(6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2分) A、殉(Xun)职懒惰(duo)圩(yu)堤拈(nian)轻怕重 B、契(qi)约倘(tang)若热忱(chen)以讹(e)传讹 C、阀(f6)门狭隘(y1)罹(l)难悲天悯(min)人 D、斟酌(zhuo)鄙薄(bao)悍(han)然弄巧成拙(zhuo) 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无误的一项 )(2分 A、精益求精(越)精神抖擞(振作)猝然长逝(忽然)心甘情愿(愿意) B、眼花缭乱(乱)约定俗成(成为)不足道(不值得)进退维谷(山谷) C、不假思索(凭借,通过)如释重负(放下)奋不顾身(注意)大相径庭(小路) D、莫名其妙(姓名)亲躬(弯腰)不能自已(停止,控制住)见异思迁(迁移 3、找出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21 ①图案中“99”是主题造型,表明 ;左上 方的祥云表示为公元纪年“19”的缩写。(1分) ②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颜色,绿色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颜色,红绿两种颜色 象征着(左边“9”为红色,右边“9”为绿色) 。(1 分) ③你知道“一国两制”的内容吗?(2分) ④你知道上面的燕子有什么意义吗?(2 分) (4)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请你课外调查、收集一些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图片,交流 并讨论,写一篇 80 字以上的关于香港或澳门的小论文,或有关港澳近况的新闻报道。以下 是一些参考题目:(8 分) (1)香港(澳门)回归之我见 (2)今日香港(澳门) (3)五十年后的香港(澳门) (4)香港(澳门),你好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活页测试卷 学校: 年级: 班级: 姓名: 自测卷(100 分钟内完成 满分 100 分) 一、学海拾贝(6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 )(2 分) A、殉.(xún)职 懒惰.(duò) 圩.(yú)堤 拈.(niān)轻怕重 B、契.(qì)约 倘.(tǎng)若 热忱.(chén) 以讹.(é)传讹 C、阀.(fá)门 狭隘.(yì) 罹.(lí)难 悲天悯.(mǐn)人 D、斟酌.(zhuó) 鄙薄.(báo) 悍.(hàn)然 弄巧成拙.(zhuó) 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无误的一项:( )(2 分) A、精益.求精(越) 精神抖擞..(振作) 猝然..长逝(忽然) 心甘.情愿(愿意) B、眼花缭.乱(乱) 约定俗成.(成为) 不足.道(不值得) 进退维谷.(山谷) C、不假.思索(凭借,通过) 如释.重负(放下) 奋不顾.身(注意) 大相径.庭(小路) D、莫名.其妙(姓名) 亲躬.(弯腰) 不能自已.(停止,控制住) 见异思迁.(迁移) 3、找出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A、麻木不仁 劳永逸才华出众心有灵犀 B、循规蹈矩事得其反疲惫不堪有条不纹 C、任重道远题纲挈领哗然取庞问心无愧 D、获益非浅面目全非不加粉饰振振有词 生活与实践(7分) 4、以下是一则通知,标序号的文字在格式或语言运用上不妥当,请你为其改正。(3分) 通知 全校同学 ①定于10月26日在阶梯教室举行科技讲座,②请务必出席 ③2005年10月20日 答:① 5、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 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彭元帅微微一笑说:“不,我……”,他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微 加以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地突出了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你知道他 是怎么说的吗?请把彭元帅说的话写下来。(2分) 6、某列车长曾为冬天乘客不肯随手关门大伤脑筋,于是在每节车厢里贴了一张告示:“为了 大家的舒适,请随手关门。”告示贴出后,情况有所改变,但收效不大。列车长灵机一动, 将告示中的对象作了改变。改后的告示为:“ 此情况大有改变。你知道列车长的告示是怎样改写的吗?请在横线上写出。(2分) 三、读书滋味(47分) (一)(18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 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 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 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 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 人说到自求恩没有个不佩服没有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 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 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 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22 A、麻木不仁 一劳永逸 才华出众 心有灵犀 B、循规蹈矩 事得其反 疲惫不堪 有条不纹 C、任重道远 题纲挈领 哗然取庞 问心无愧 D、获益非浅 面目全非 不加粉饰 振振有词 二、生活与实践(7 分) 4、以下是一则通知,标序号的文字在格式或语言运用上不妥当,请你为其改正。(3分) 通知 全校同学: ①定于 10 月 26 日在阶梯教室举行科技讲座,②请务必出席。 ③2005 年 10 月 20 日 答:① ② ③ 5、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 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彭元帅微微一笑说:“不,我……”,他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微 加以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地突出了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你知道他 是怎么说的吗?请把彭元帅说的话写下来。(2 分) 6、某列车长曾为冬天乘客不肯随手关门大伤脑筋,于是在每节车厢里贴了一张告示:“为了 大家的舒适,请随手关门。”告示贴出后,情况有所改变,但收效不大。列车长灵机一动, 将告示中的对象作了改变。改后的告示为:“ ”从 此情况大有改变。你知道列车长的告示是怎样改写的吗?请在横线上写出。(2 分) 三、读书滋味(47 分) (一)(18 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 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 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 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 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 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⑴。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 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 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 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 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个高尚的人,个纯粹的人~个有道德的 人,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 7、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一个句子(不能用课文上的句子)(2分)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8、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9、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0、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填写下面的表格,并说说这样写 的好处。(4分 白求恩 不少的人 对工作 不负责任,搖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 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性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对技术精益求精 好处 11、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1)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 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画横线句子(2)这句话采取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2、“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2分) 13、结合选文谈谈在今天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 于人民的人?(2分) (二)非典时期的非常感动(11分)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23 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 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 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⑵ 7、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一个句子(不能用课文上的句子)(2 分)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8、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 分) 9、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 分) 10、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填写下面的表格,并说说这样写 的好处。(4 分) 好处: 11、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 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⑴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 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画横线句子⑵这句话采取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2、“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2 分) 13、结合选文谈谈在今天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 于人民的人?(2 分) (二)非典时期的非常感动(11 分)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①非典肆虐,世人震恐,但我看到的一些镜头给我的震撼力,远远超过了非典。 ②全世界的生物学家和传染病学家,在研究非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忘掉 诺贝尔,不计专利,知识共享。他们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条件,及时公开自己研究的新成果 以供同行利用开发,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对非典冠状病毒的了解速度之快,也是历史上从 未有过的。科学家们自觉地结成了国际联盟,合力征讨非典。这种博大的胸怀、同仇敌忾的 精神,不令人感动吗? ③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的政治文明,在新一届领导人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在和非典 的严峻斗争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信息公开的巨大力度,看到了政府的健康、自信和力量,这 个变化在中国是具有震撼力的。虽然和非典的斗争是阶段性的,但这种政治进步的意义则是 深远的,我们不该为此而感动吗? ④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满 虔敬,想起了主动请缨为消灭非典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叶欣、邓练贤、梁世奎;想起他们 这里危险,让我来『“我是医生,我不怕『等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语;想起了主动要求以 身试毒的74岁的老军医姜素樁……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 中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光辉壮丽的人生赞歌。他们是 和平时期的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特别是在今天,当那些权势的附庸、拜金的奴才仍在 物欲的泥淖中蠢蠢蠕动,奷商们借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假制劣、哄抬物价、残害国人之 时,抗非英雄的高风亮节,不更令人感动吗? 14、第②段中“忘掉诺贝尔”的含义是 (2分) 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2分) 答 16、写出本文所使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 (2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文章分别从 中国的政治进步、 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3分) 18、请你给战斗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写上你最想说的话。(20字左右)(2分)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24 ①非典肆虐,世人震恐,但我看到的一些镜头给我的震撼力,远远超过了非典。 ②全世界的生物学家和传染病学家,在研究非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忘掉 诺贝尔,不计专利,知识共享。他们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条件,及时公开自己研究的新成果, 以供同行利用开发,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对非典冠状病毒的了解速度之快,也是历史上从 未有过的。科学家们自觉地结成了国际联盟,合力征讨非典。这种..博大的胸怀、同仇敌忾的 精神,不令人感动吗? ③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的政治文明,在新一届领导人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在和非典 的严峻斗争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信息公开的巨大力度,看到了政府的健康、自信和力量,这 个变化在中国是具有震撼力的。虽然和非典的斗争是阶段性的,但这种政治进步的意义则是 深远的,我们不该为此而感动吗? ④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满 虔敬,想起了主动请缨为消灭非典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叶欣、邓练贤、梁世奎;想起他们 “这里危险,让我来!”“我是医生,我不怕!”等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语;想起了主动要求以 身试毒的74岁的老军医姜素椿……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 中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光辉壮丽的人生赞歌。他们是 和平时期的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特别是在今天,当那些权势的附庸、拜金的奴才仍在 物欲的泥淖中蠢蠢蠕动,奸商们借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假制劣、哄抬物价、残害国人之 时,抗非英雄的高风亮节,不更令人感动吗? 14、第②段中“忘掉诺贝尔”的含义是 (2 分) 15、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2分) 答: 16、写出本文所使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 、 。(2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文章分别从 、中国的政治进步、 三 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3 分) 18、请你给战斗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写上你最想说的话。(20字左右)(2分)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答 (三)读书与思考(18分)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 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 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 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 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 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 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 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 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 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 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 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 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 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 “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 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 能吸收营养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活页卷 25 答: (三)读书与思考(18 分)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 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 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 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 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 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 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 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 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 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 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 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 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 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 “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 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 能吸收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