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的明珠蒙明岛的 未来 1、崇明岛的来由 2、崇明岛的地理环境 3、崇明岛的变迁 4、崇明岛的建制改革 5、崇明岛的未来 猜测一 猜测二 (国家对崇明岛的规划)
馨明岛的的8返回 唐朝初年(618 年),长江口位于现在 崇 的扬州、镇江一带,江 明 面上出现了东沙和西沙 东 两个沙洲,面积不过几 去仓 通长 十平方公里。随着移居 定 岛上人口的陆续增多, 到了10世纪的五代时期, 海 开始在西沙上设崇明镇, 这就是崇明的由来
爵明岛的理环返回 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 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 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 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 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 大饣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 东市一衣带水。全岛面积1225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 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 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 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 间。岛屿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 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 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2℃,日 脔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 新,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平均寿命76.7岁。 南汇区
岛的变返回 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 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崇明岛不断沿 江下迁。11世纪时,西沙西北又出现了一个新沙 叫姚刘沙,东北也出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 没被江水冲走。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 在经历发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 小;同时在它的东面,先后出现了平洋沙和长沙。 1583年,县城又迁至长沙,也就是现在崇明城的 前身。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 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
際明岛的建制返回 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公元618年(唐 朝武德元年),长江口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 露。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 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公元696年(唐朝万 岁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公元705年唐 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 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 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卫O公元122年(南笨嘉定+五 年)设天赐盐场,隶通州。公元127年(元朝至元十 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 武二年)由州为县,先隶扬州路,后隶苏州府,兼隶 太仓州。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解放 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 目前是上海十九个区县中唯一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