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山⌒第二课时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文诵读 2、品味语言、感悟愚公形象极其意义 ·3、理解结尾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 1、学习学习文言文诵读 2、品味语言、感悟愚公形象极其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结尾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课时:二课时
• 教学目标: • 1、学习文言文诵读. • 2、品味语言、感悟愚公形象极其意义 • 3、理解结尾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 学习重点: • 1、学习学习文言文诵读. • 2、品味语言、感悟愚公形象极其意义 • 学习难点: • 理解结尾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 课时:二课时
词语复习巩固 方七百里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方其远出海门吾义固不系人 年且九十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且焉置土石 今亡亦死 曾不若孀妻弱子河阳之北 曾益其所不能 阴阳割昏晓
词语复习巩固 • 方七百里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方其远出海门 吾义固不杀人 • 年且九十 河曲智叟亡以应 • 且焉置土石 今亡亦死 • 曾不若孀妻弱子 河阳之北 • 曾益其所不能 阴阳割昏晓
听录音,回顾课文,请思考以下问题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近 2、移山有什么困难? 困难:山高、工具简陋、劳力少、路途远 3、结果怎样?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甸 朔东。一厝雍南
听录音,回顾课文,请思考以下问题: •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 2、移山有什么困难? • 3、结果怎样?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 困难:山高、工具简陋、劳力少、路途远
没动动脑 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性格特征的? 语言描写 2、家里人与周围人对此事的反映怎样? 家里人:子孙“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日:…焉置土石 周围人:京城孀妻遗男:“跳往助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动动脑 • 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性格特征的? • 2、家里人与周围人对此事的反映怎样? 语言描写 家里人:子孙“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曰:……且焉置土石” 周围人:京城孀妻遗男:“跳往助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