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1人类视觉系统三类锥状细胞的光谱敏感曲线 蓝 100 绿 红 80 8世的 60 宋 20 0 400 450 500550 600 650 700 波长A(m)→
图8.1 人类视觉系统三类锥状细胞的光谱敏感曲线
人类视觉对颜色的主观感觉 颜色的三种主观感觉: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hue) 从一个物体反射过来的或透过物体的光波长 是由颜色种类来辨别的,如红、橙、绿。 饱和度( saturation) 即色纯度,指颜色的深浅 例如:深红和浅红 亮度( brightness 颜色的明暗程度,从黑到白,主要受光源强弱影响
人类视觉对颜色的主观感觉 • 颜色的三种主观感觉: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 色调(hue) – 从一个物体反射过来的或透过物体的光波长 – 是由颜色种类来辨别的,如红、橙、绿。 • 饱和度(saturation) – 即色纯度,指颜色的深浅 – 例如:深红和浅红。 • 亮度(brightness) – 颜色的明暗程度,从黑到白,主要受光源强弱影响
8.1.2三基色原理 由三基色混配各种颜色通常有两种方法: 相加混色法。 彩色电枧机上的颜色。 相减混色法。 ·彩色电影、幻灯片、绘画原料 ·相加混色和相减混色的主要区别: (1)相加法是由发光体发出的光相加而产生的各种颜色,而相减 法是先有白色光,然后从中减去某些成份(吸收)得到各种颜色。 (2)相加混色的三基色是红、绿、蓝,而相减混色的三基色是黄、 青、品红。相加混色的补色就是相减混色的基色。 (3)相加混色和相减混色有不同的规律
8.1.2 三基色原理 • 由三基色混配各种颜色通常有两种方法: – 相加混色法。 • 彩色电视机上的颜色。 – 相减混色法。 • 彩色电影、幻灯片、绘画原料 • 相加混色和相减混色的主要区别: – (1)相加法是由发光体发出的光相加而产生的各种颜色,而相减 法是先有白色光,然后从中减去某些成份(吸收)得到各种颜色。 – (2)相加混色的三基色是红、绿、蓝,而相减混色的三基色是黄、 青、品红。相加混色的补色就是相减混色的基色。 – (3)相加混色和相减混色有不同的规律
Grassman定律 ·指出了视觉对颜色的响应取决于红、绿、 蓝三输入量的代数和。 (1)所有颜色都可以用相互独立的三基色混合得到; (2)假如三基色的混合比相等,则色调和饱和度也相 等 (3)任意两种颜色相混合产生的新颜色与采用三基色 分别合成这两种颜色的各自成份混合起来得到的结果 相等; (4)混合色的光亮度是原来各分量光亮度的总和
Grassman定律 • 指出了视觉对颜色的响应取决于红、绿、 蓝三输入量的代数和。 – (1)所有颜色都可以用相互独立的三基色混合得到; – (2)假如三基色的混合比相等,则色调和饱和度也相 等; – (3)任意两种颜色相混合产生的新颜色与采用三基色 分别合成这两种颜色的各自成份混合起来得到的结果 相等; – (4)混合色的光亮度是原来各分量光亮度的总和
颜色向量C的计算 CIE的R、G、B颜色表示系统。 选择标准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单色光作为表色系统的 三基色 颜色向量C 红(R)、绿(G)、蓝(B)三刺激值所构成的(R, G,B)向量的和构成。 C=RR0+GGo+BBo (81) R、G、B为C的三刺激值( tristimulus values) (R,G0,B)称为原刺激值,是单位向量
颜色向量C的计算 • CIE的R、G、B颜色表示系统。 – 选择标准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单色光作为表色系统的 三基色。 • 颜色向量C – 红(R)、绿(G)、蓝(B)三刺激值所构成的(R, G,B)向量的和构成。 • C=RR0+GG0+BB0 (8.1) – R、G、B为C的三刺激值(tristimulus values) – (R0,G0,B0)称为原刺激值,是单位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