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常见果蔬贮藏技术 111· 品种。 (1)贮藏特性不同葡萄品种的耐藏性是不同的,一般耐藏性依次为龙眼、 秋黑>红地球、巨峰>玫瑰香、红富士、红宝石>马奶、无核白、里扎马特、木 纳格;着色品种耐藏于无色品种;晚熟品种耐藏于早熟品种,糖酸含量高的品种 耐藏于糖酸含量低的品种。葡萄属于非跃变型果实,无后熟变化,应该在充分成 熟时采收。 (2)贮藏条件葡萄的冰点一般在一3℃左右,因果实含糖量不同而有所不 同,一般含糖量越高,冰点越低。因此,葡萄的贮藏温度以一1~0℃为宜,在极 轻微结冰之后,葡萄仍能恢复新鲜状态。葡萄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适宜的相对 湿度为90%95%,相对湿度偏低时,会引起果梗脱水,造成干枝脱粒。降低 环境中O2浓度,提高CO2浓度,对葡萄贮藏会产生极积效应。一般认为O22%~ 4%,C023%~5%的组合适合大多数葡萄品种,但在气调贮藏实践中要根据试 验来确定。 (3)贮藏技术 ①贮藏工艺(图48) 葡萄 浇水 消失采收 采收 5翠鲜保鲜 挑选乘德及果粒 散湿、防腐、保鲜 预冷 2 入库码垛 冷戴 出库 销售 图4-8葡萄贮藏工艺
112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 ②操作要点 a.采收及采后处理采收标准为:果实充分成熟,果皮厚、韧性强、着色 好、蜡质多;果穗新鲜健壮、无病虫害、无生理病害、无机械伤、洁净、无附着 外来水分;果粒在穗梗上应紧凑,并具有均匀的适当间隙;主梗应已木质化或半 木质化,呈褐色或鲜绿色,不失水。采收时间:应选择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的上 午或傍晚采收,阴雨、大雾天皆不宜采收;采收前对果穗喷布液体葡萄保鲜剂, 干后采收。或者采收后的葡萄直接用液体葡萄保鲜剂浸果,会得到更好的贮藏效 果。采收前1d应对果穗喷一次采前防腐保鲜剂CT,号,这种药剂为食品添加剂 型,具有消灭田间病菌,抑制酶活性、呼吸作用等功能,在北方已广泛应用,在 南方更有其必要。采收方法:采时用剪刀剪取后,对果穗进行修剪,并剔除病 粒、虫粒、破粒、穗尖未成熟小粒等;采收后就地分级、包装,挑选穗大、紧密 适度、颗粒大小均匀、成熟度一致的果穗,然后将果穗平放在衬有3~4层纸的 箱或筐中。收果过程中做到轻拿轻放。容器要浅而小,以能放5一10kg为度 果穗装满后盖纸,预冷。或轻轻地摆放在内衬PVC或PE葡萄专用保鲜袋的箱 内,在果穗间放人葡萄专用保鲜剂每500g果1包(2片),用前在塑料包上扎2 个眼,扎紧袋口,装箱;装箱后12h之内运到冷库预冷,时间10~12h,预冷时 保鲜袋开口,预冷后密封 b.实用贮藏技术 窑藏此法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晚熟品种贮藏,新疆和田应用最多。葡萄 入窑前先需预冷处理,即将采下的葡萄装筐(箱)后迅速置于背阴处临时存放, 散发田间热,随着气温下降而冷却果温,直到露地出现轻霜后入窑。窑内两边各 搭设离地60一70cm垫架,葡萄筐置于垫架上,堆叠成单排或双排,高达34 层,每层间隔板条,每窑中间设通道便检查通风。 也有在窑内搭设立架,葡萄果穗悬挂其上贮藏。具体做法是窑内两边各设 排水泥柱或木柱,柱与柱间宽100cm,架上扎4~6层横杆,横杆可用竹竿或铁 丝横拉而成。横杆之间层距30~40cm。挂藏果穗连藤蔓一起采下,藤蔓保留 10一15cm长度,然后挂在横杆上,果穗之间保持5~10cm距离,以利通风。平 时管理需注意覆盖增温防冻和窑内洒水增湿。 微型节能冷库贮藏为了防止葡萄入贮后的再次污染,必须在葡萄人贮前对 库房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库温应在果实入贮前2降至一2℃。 用于葡萄贮藏的保鲜包装箱应以装量kg以下,放一层果为宜。目前生产 上采用的规格有37cm×27cm×17cm、36cm×26cm×16cm等,其材质有木箱 纸箱和塑料箱,保温性能好的聚苯板泡沫箱在运输中更受欢迎。保鲜袋:最好选 用葡萄专用的PVC或PE袋。这种袋具有结露轻甚至不结露,葡萄品质变化小, 果梗保绿性能好等优点。但PVC袋开袋困难,因此应提前1个月左右购买。在
第4章常见果蔬贮藏技术 ·113· 葡萄装袋前要对袋进行试漏实验,具体的方法是打开袋口向里吹气,然后看或听 一下是否有漏气现象,漏气的袋子要用透明胶带黏上,否则在贮藏过程中不但不 能发挥气调保鲜的作用,而且会导致果实腐烂加重。保鲜剂,目前的葡萄保鲜剂 有两种,粉剂和片剂,粉剂释放速度快适合于运输和短期葡萄贮藏,片剂释放速 度慢是葡萄长期贮藏最适宜的保鲜剂(如CT2葡萄保鲜剂)。 快速预冷与贮藏葡萄运至冷库后打开袋口在一2~一1℃条件下进行预冷, 使葡萄的品温尽快下降,当品温下降到0℃时,将保鲜剂放入袋内,然后扎紧袋 口在(一0.5土0.5)℃条件下进行长期贮藏。 贮藏期管理 在贮藏过程中应保持库温(一0.5土0.5)℃,并维持稳定,库 温波动太大易造成袋内结露而引起果实的腐烂和药害的发生。另外库内的温度要 均衡一致。为了减小库内各部分的温差,应注意:堆码方式:应以“品”字型为 佳,这样有利于气体循环;垛与垛之间以及垛与墙壁之间、垛与地面之间、垛与 顶棚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或通道,而且垛与垛之间的通道方向要与冷气循环方 向相平行。码垛不易过大,以5000kg左右一垛为宜。靠近风机、送风管的葡萄 应加以棉被覆盖,防止葡萄受冻。库内的温度计以精确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为 佳。葡萄采后在低温条件下虽然呼吸代谢较弱,但贮藏过程中库房通风也是非常 必要的。通风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应选择库内外温差较小时通风,防止库温波 动太大,当外界空气湿度大如下雨或雾天不宜通风。在贮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葡 萄的贮裁情况,但是最好不要开袋检查,如发现葡萄果梗已开始干枯,变褐、腐 烂或有较重的药害发生时,要及时销售 (4)贮藏期病害控制 ①青霉病病原菌在葡萄上形成圆形凹斑,果面皱缩,果实软化,腐烂组 织有一种发霉的味道。初期霉菌菌丝为白色霜状物,而后由于形成子实体或孢子 而呈青色霉状物。通常经采收或运输中果皮的伤口或开裂处侵人,也从果梗侵 人,并可见青色霉状物,深入果实中引起腐烂。青霉菌在0℃以下低温发展缓 慢。运输或贮藏期用SO2可杀死和抑制霉菌发展。精细采收与贮运,防止伤果也 是防止青霉菌危害不可忽视的措施。 ②灰霉病它是一种严重的贮藏病害。灰霉病侵染点有明显裂纹,用很小 压力果应即脱离染病部位,腐烂仅限于表皮和亚表皮细胞层被离析,它是早期侵 染灰霉病的特征。随后,真菌通过开裂处形成灰色分生孢子梗和孢子,在冷藏条 件下菌丝体呈白色,在0℃条件下仍可生长。果实采后马上预冷及贮藏过程中, 维持稳定而低的温度辅以葡萄保鲜剂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 ③黑根霉病病原菌不能在一0.5~0℃条件下生长。它是高温运输,存放 或土窖贮藏时将出现的病害。它产生黑色的子实体,故称“黑霉”。子实体出现 之前,症状类似青霉菌引起的青腐。降低贮藏温度,防止果实碰伤和SO2防腐均
·114·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 有防治效果。 ④霜霉病它是葡萄园主要叶面病害,采收期中度或重度危害叶片时,果 穗梗上潜伏大量病菌,在低温条件下贮藏也能发病。主要症状是小果梗发黑,初 期为油浸状,逐步失水,使整个果梗干缩。采前果穗喷甲霜灵或波尔多液,可明 显抑制贮藏期间的危害。贮藏期间用SO2防腐杀菌似乎效果不显著,于采前用甲 霜灵1000倍细致喷果穗。 2.猕猴桃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藤本果树,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湖南、湖北、四 川、广西等16个省区。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可达 100420mg/100g,具有独特的风味,被誉为“果中珍品”、“长生果”。 (1)贮藏特性猕猴桃品种很多,耐贮性一般以早熟品种较差,晚熟品种较 耐贮藏。猕猴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具有生理后熟期,适时采收,是保证其贮 藏保鲜的关键环节,通常在果实硬熟期,淀粉含量从最高值开始下降,全糖增加 的时期为采收适时。用肉眼观察时,看到果皮褐色加深,叶片有些枯萎时正是适 时。从生长期上,贮藏的猕猴桃通常在10月上、中旬为采收适期,应注意最迟 不能超过“霜降”。 用于贮藏的果实,要实行无伤采收,盛果容器要垫衬软物,以免挤碰伤果 实,采收时要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雨天及雨后或露水未干的早晨都不宜采收。 (2)贮藏条件适宜的低温是猕猴桃贮藏保鲜的关键,通常适宜贮藏的温度 在0℃左右。低于一2℃下贮藏,果实即受冻害。猕猴桃果实中水分蒸发损失多 时,果皮萎鴦,软化加快,因此,应维持贮藏环境中较高的相对湿度,以 90%~95%为宜,在低温库中贮藏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近似100%。气调贮藏 可有效的延长猕猴桃的贮藏寿命,一般以0℃左右,O22%,CO25%为宜。 (3)贮藏技术 贮藏工艺(图4-9)。 ①简易贮藏利用地下室、通风库、土窑洞等进行贮藏。选用0.04 0.06mm厚的薄膜大袋,每袋装果15kg,袋内放入乙烯吸收剂(目前常用 KMO4)使用时,选择质轻、多微孔的材料,如蛭石、泡沫砖、珍珠岩、砖块 等,粉碎成l~2cm直径的小块作为载体,放入饱和的KMnO,溶液中浸l0min, 浸透后沥干制成载体装人密封的塑料袋中备用。使用时将装高锰酸钾载体的薄膜 小袋上打许多小孔,并将小袋放在装果袋(或帐)的上部(因乙烯较空气轻), 然后密封果袋(或帐)。一般每40kg果实乙烯吸收剂的用量为饱吸KMO,溶液 的蛭石80g),扎紧袋口,然后,将袋子放人木箱内,堆高5~6层,采用“品” 字形堆放。贮藏期间,早晚和夜间进行通风,白天关闭门窗,使库内维持较稳定
第4章 常见果蔬贮藏技术 ·115· 猕猴梗 h在■ 采收 花村聚乙烯薄 5%CaC1,处理 0℃ 预冷 10-20h 0℃ 90%95% 乙烯≤0.lmgL 83%6个月 门冷嫩+气调 控制病害 冷害 出库 销售 图4-9猕猴桃贮藏工艺 的低温。在温度为0℃,相对湿度在90%~95%的库内利用这种方法结合气调 般耐藏猕猴桃品种可贮存6~8个月。 ②低温贮藏猕猴桃冷藏,应在采收后2内进人冷库,最好随采随放,入 冷库越快对抑制后熟有利。将猕猴桃装塑料箱或木箱,呈“品”字形堆放,库温 保持0~1℃,相对湿度90%一95%,库内不能同时混贮苹果、梨等易释放乙烯 的水果,可贮藏4~6月。另外,对低温贮藏后出库的果实,要有计划的出库, 做好逐步升温工作,待与外界温度相差5~6℃后出库,以免果实品质恶化。 ③气调贮藏气调贮藏的基本条件是:温度0~3℃,O22%,C025%。在 没有气调设备的冷库中,可以用0.05mm厚的聚乙烯薄膜大帐进行。将分级预 冷后的果实装人果箱,每箱装10~15kg,然后在箱外套一个0.06~0.08mm厚 的塑料袋。袋上面备有通气孔(上套橡皮管),然后扎紧袋口或用止水夹夹住通 气孔,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系统。每个果箱分别放在冷库内的箱架上。冷库的温度 控制在0~一2℃。所有操作必须在冷库中进行,如果有降氧机和氯气时用快速降 氧法。先用抽气泵抽出袋内的空气,再充氮气,反复2~3次后,袋内的氧气减 少到所需指标。在没有氨气的情况下,可用自然降氧法,即果实密封在袋里,密 封时尽量排掉袋内的空气,不需要充氮,而是靠果实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提高 CO2的含量,从而抑制乙烯的产生。不管是快速降氧还是自然降氧,每天都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