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无机物有机化有机物矿质化、元素释 放、固定、结合、散失和归还等 3)雨水涵养作用:土壤孔隙的持水和供水功能 4)生物支撑作用:植物根系的机械支撑,士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 的场所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环境条件变化的缓冲功能,污染 物的“过滤器”和“净化器 植物生长繁育理想的土壤 吃饱-养分供应充分 喝足-水分充分供应 ·住好-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站稳根系伸长、机械支撑牢固 从WT0市场规则认识学习《土壤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产者:优质优价持续高产、优质、有机农产品,获得高价位和高 收益 消费者:优质低价以最低的价格购买质量最好的农产品 获得持续高产、优质土壙培肥及持续利用,优化施肥 获得无公害有机农产品防止土壤污染
(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无机物有机化、有机物矿质化、元素释 放、固定、结合、散失和归还等 (3)雨水涵养作用:土壤孔隙的持水和供水功能 (4)生物支撑作用:植物根系的机械支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 的场所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环境条件变化的缓冲功能,污染 物的“过滤器”和“净化器” ⚫ 植物生长繁育理想的土壤 ⚫ 吃饱--养分供应充分 ⚫ 喝足--水分充分供应 ⚫ 住好--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 站稳—根系伸长、机械支撑牢固 从WTO市场规则认识学习《土壤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生产者:优质优价—持续高产、优质、有机农产品,获得高价位和高 收益 ⚫ 消费者:优质低价—以最低的价格购买质量最好的农产品 获得持续高产、优质—土壤培肥及持续利用,优化施肥 获得无公害有机农产品—防止土壤污染
从我国所面临的土壤利用问题认识学习《土壤学》的重要性秄紧迫性 ●水土流失(全国) (1)1990年全国水士流失面积占世界水士流失总面积(2500万 km2)的147% (2)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亿吨,占世界士壤总流失量(600亿 吨)的83%相当于每年毁坏180万hm2的土地,损失的土壤养分 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的养分总量,接近于全国的化肥总产量 ●水士流失(全国) (3)全国每年入海泥沙量20亿吨,占世界入海泥沙总量(240亿吨) 的8.3%,黄河、长江的年输沙量位居世界9大河流的第1和第4位 (4)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西北黄土高原流失总面积43万km2来自 黄土高原的泥沙在黄河下游形成高出地面412m、长800km的“悬 河” 5)1990年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士流失面积达6万km2,长江流的 水土流失由1950年的20%扩大到1990年的40%东北三省的水土流 失由1950年的185万km大到1990年的281万km2 ●水土流失(福建) 1.2000年全省土壤侵蚀总面积1.31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从我国所面临的土壤利用问题认识学习《土壤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水土流失(全国) (1) 199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世界水土流失总面积(2500万 km2)的14.7% (2) 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亿吨,占世界土壤总流失量(600亿 吨)的 8.3%,相当于每年毁坏 180万hm2的土地,损失的土壤养分 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的养分总量,接近于全国的化肥总产量 ⚫ 水土流失(全国) (3)全国每年入海泥沙量 20亿吨,占世界入海泥沙总量(240亿吨) 的8.3%,黄河、长江的年输沙量位居世界 9大河流的第 1和第 4位 (4)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西北黄土高原流失总面积43万km2,来自 黄土高原的泥沙在黄河下游形成高出地面4—12m、长800km的“悬 河” (5)1990年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7万km2,长江流域的 水土流失由1950年的20%扩大到1990年的40%,东北三省的水土流 失由1950年的18.5万km2扩大到1990年的28.1万km2 ⚫ 水土流失(福建) 1. 2000年全省土壤侵蚀总面积1.31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