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 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 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 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 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准备幻灯片学生预习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 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 《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 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 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 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 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 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 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 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 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 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 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 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述内容】 光荣革命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 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 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 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 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准备幻灯片 学生预习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 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 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 《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 年 3 月,议会颁布 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 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 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 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 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 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导入新课】 18 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 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 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 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 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 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述内容】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先讲清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年英王约 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 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 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 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 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 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 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 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再讲清楚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 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 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 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 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 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结合课本的【历史纵横】进一步说明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 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 “君权神授”,他们厉行君主专制,实行宗教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 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 2.“光荣革命 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以由教师向学生讲述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 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 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1653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 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 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一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 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 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 成 、《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 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
2 1.议会制由来 先讲清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 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 年英王约 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 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 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亨利三世(1216—1272 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 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 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 爱德华一世(1272-1307 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 1295 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 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 1295 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 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再讲清楚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1297 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 14 世纪,又 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 1343 年起分成两 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 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 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 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结合课本的【历史纵横】进一步说明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 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17 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 “君权神授”,他们厉行君主专制,实行宗教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 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 2.“光荣革命” 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以由教师向学生讲述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 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 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1640 年 11 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 1649 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 1653 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 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 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 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 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 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 成。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 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 1689 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
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实施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议会都获得了哪些权利?《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 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 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 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 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 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 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 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 明确“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指出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 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 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 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 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然后讲清楚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 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 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 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 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 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 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 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 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 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新课] 、光荣革命 (一)学生自学思考,总体把握: (1)英国早期的议会是怎样形成的? (2)议会对王权起到什么作用?由此可知,英国议会自产生之日起,与国王之间就存在什么 矛盾 3)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要革命?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重要 的成果是什么? (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议会的形成 (1)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议会制度形 成,但还是封建性的。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 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 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但这一时期的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 机构
3 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实施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议会都获得了哪些权利?《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 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 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 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 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 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 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 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 明确“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指出内阁制是 17 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 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 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 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 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 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然后讲清楚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 18 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 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 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 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 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 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 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 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 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 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新课] 一、光荣革命 (一)学生自学思考,总体把握: (1)英国早期的议会是怎样形成的? (2)议会对王权起到什么作用?由此可知,英国议会自产生之日起,与国王之间就存在什么 矛盾? (3)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要革命?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重要 的成果是什么? (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议会的形成 (1)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 13 世纪中期,议会制度形 成,但还是封建性的。14 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 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 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但这一时期的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 机构
(2)引导学生从第106页【历史纵横】中得出:议会是在王权的衰落中产生的,对王权起着 限制作用。所以从一开始,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就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斗争主要体现在大贵 族与国王的矛盾上。 2.“光荣革命 (1)教师讲述: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英国 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实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具体回答有关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问题,用幻灯片打出问题: ①议会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②国王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③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焦点是什 么?④通过“光荣革命”上台的威廉和玛丽与革命期间的查理一世相比,其权力是变大还是 变小了?为什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 议会与王权之间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终于引发了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660年斯图 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爆发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威廉和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 英国,称为“光荣革命”。它最重要的成果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 幻灯片打出《权利法案》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他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权利法案》内容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 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 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立法权、税收权、司法权、军权、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4 (2)引导学生从第 106 页【历史纵横】中得出:议会是在王权的衰落中产生的,对王权起着 限制作用。所以从一开始,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就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斗争主要体现在大贵 族与国王的矛盾上。 2.“光荣革命” (1)教师讲述: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英国 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实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具体回答有关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问题,用幻灯片打出问题: ①议会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②国王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③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焦点是什 么?④通过“光荣革命”上台的威廉和玛丽与革命期间的查理一世相比,其权力是变大还是 变小了?为什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 议会与王权之间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终于引发了 1640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660 年斯图 亚特王朝复辟。1688 年爆发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威廉和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 英国,称为“光荣革命”。它最重要的成果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1.《权利法案》(1689 年议会颁布) 幻灯片打出《权利法案》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他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权利法案》内容: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 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 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立法权、税收权、司法权、军权、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教师向学生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从萌芽到巩固的过程,然后由教师适当引 导,学生概括:①13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的萌芽;②1688年“光荣革命”事实上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 教师补充:④1701年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提高了议会在国家政权 中的地位,巩固了君主立宪制:⑤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工商业资产阶级地位不断增强, 是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时期;⑥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保守、定型。 (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内容,特别是《权利法案》的内容归纳,然后补充整理: A.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产物 B.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C.议会掌权(19世纪中期以来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引导、归纳: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避免暴力和内战,维护社会的稳定;结東了封建专制制度,使 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联系现实)当今世界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西班牙、荷兰、 瑞典、丹麦、比利时、卢森堡、泰国、柬埔寨等。) 3.责任制内阁 ①根据课本第108页【历史纵横】由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责任制内阁的由来,以增强趣 味性 ②创设情镜:根据第108页的相关内容讨论:布莱尔要想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教师整理学生的结论(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 半以上的席位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是席位。布莱尔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要由国 王任命) 从而理解责任制内阁: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 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内 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知识结构] 议会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光荣革命(1688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权利法案》(内容、作用) 建立 《权利法案》和内阁责任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特点 作用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相关知识链接、拓展延伸的知识点或与本课相关的背景资料】 1.什么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5 2.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教师向学生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从萌芽到巩固的过程,然后由教师适当引 导,学生概括:①13 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的萌芽;②1688 年“光荣革命”事实上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③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 教师补充:④1701 年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提高了议会在国家政权 中的地位,巩固了君主立宪制;⑤1832 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工商业资产阶级地位不断增强, 是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时期;⑥19 世纪中期以来逐渐保守、定型。 (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内容,特别是《权利法案》的内容归纳,然后补充整理: A.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产物。 B.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C.议会掌权(19 世纪中期以来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引导、归纳: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避免暴力和内战,维护社会的稳定;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 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联系现实)当今世界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西班牙、荷兰、 瑞典、丹麦、比利时、卢森堡、泰国、柬埔寨等。) 3.责任制内阁 ①根据课本第 108 页【历史纵横】由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责任制内阁的由来,以增强趣 味性。 ②创设情镜:根据第 108 页的相关内容讨论:布莱尔要想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教师整理学生的结论(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 半以上的席位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是席位。布莱尔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要由国 王任命) 从而理解责任制内阁: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 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内 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知识结构] 议会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光荣革命(1688 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权利法案》(内容、作用) 建立 《权利法案》和内阁责任制的形成 君主立宪制 特点 作用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相关知识链接、拓展延伸的知识点或与本课相关的背景资料】 1.什么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