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财政机制。 具体渠道有:国家预算(主要)劳务费 用;价格杠杆;银行信贷。 结果:形成派生收入,并最终归结为:积 累基金与消费基金 ■政府进行第二次分配,是以追求公平为原 的
◼ 手段:财政机制。 ◼ 具体渠道有:国家预算(主要);劳务费 用;价格杠杆;银行信贷。 ◼ 结果:形成派生收入,并最终归结为:积 累基金与消费基金。 ◼ 政府进行第二次分配,是以追求公平为原 则的
)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厉以宁):捐献一 社会进行第三次分配,是以公民自愿为原 则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
(三)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 ◼ 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厉以宁):捐献 等。 ◼ 社会进行第三次分配,是以公民自愿为原 则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
七、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及份额 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受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故其国民收入的分 配反映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分配的份额上, N的大部分被资产阶级获得,小部分归无产阶级 在社会主义社会,NI的绝大部分归劳动者共同占 有,国民收入的分配从属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
七、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及份额 ◼ 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 在资本主义社会,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受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故其国民收入的分 配反映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分配的份额上, NI的大部分被资产阶级获得,小部分归无产阶级。 ◼ 在社会主义社会,NI的绝大部分归劳动者共同占 有,国民收入的分配从属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
八、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 效率优先(市场机制配置),兼顾公平 国家宏观调控)。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八、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 ◼ .效率优先(市场机制配置),兼顾公平 (国家宏观调控)。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九、中国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一)高度重视研究和调整国民财富的初次分配 即从源头上贯彻五个统筹方针,认真研究和把握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它是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 比例关系的关键。 1.改革之初,经济学界多数人认为,投资率以 32%左右为宜。但实际上,除少数年份我外,中 国的资本形成率都在34%以上。20世纪90年代则 在37%以上。进入21世纪后还在上升,均在40% 以上
九、中国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 (一)高度重视研究和调整国民财富的初次分配: ◼ 即从源头上贯彻五个统筹方针,认真研究和把握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它是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 比例关系的关键。 ◼ 1.改革之初,经济学界多数人认为,投资率以 32%左右为宜。但实际上,除少数年份我外,中 国的资本形成率都在34%以上。20世纪90年代则 在37%以上。进入21世纪后还在上升,均在4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