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13日上午,在惠宾楼4层会议室,郝芳副校长主持召开了海洋学科建设座谈会,王 焰新校长、傅安洲副书记、科技处、发展中心、学科办、发展研究中心、地学院、资源 学院、环境学院、工程学院、地空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政法学 院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王焰新校长要求相关部门成立专 班,起草操作性较强的海洋学科发展报告。 中旬,研工部修订和完善了《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研究生评优奖励办法》、《中国地质大 学大学研究生各类专项奖学金情况介绍》和《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中旬,开始编制全校硕士、博士招生目录word版,以及基础数据库。 15日,经过对国内相关211高等学校艺术硕士及法律硕士管理规定的调研,学位办 制定《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中地大(汉)研字2011]28 号)、《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硕士(M)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中地大(汉) 研字[2011]29号)、《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予及论文答辩的有关规 定》(中地大(汉)研字2011]30号)、《中国地质大学艺术硕士(MFA)毕业考核及学 位授予的规定》(中地大(汉)研字[2011]31号)。 15日,培养处发布《关于补充申报西南北欧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的通知》,对 2012一2013学年与西南北欧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申报情况,国家留学基金委拟对有 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进行补充选拔的有关情况进行通知。 15一18日,专业学位办完成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现场确认及 报名工作。 下旬,网上采集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 20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由殷坤龙常务副 院长主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唐辉明、京汉两地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参加了此 次会议。会议就关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与调整的相 关问题、“211”三期验收有关问题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实现把我校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多学科协 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25日,专业学位办下发《关于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检查的通知》, 要求所有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学院按文件要求进行自查并上交自查 报告。 30
2011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30 13 日上午,在惠宾楼 4 层会议室,郝芳副校长主持召开了海洋学科建设座谈会,王 焰新校长、傅安洲副书记、科技处、发展中心、学科办、发展研究中心、地学院、资源 学院、环境学院、工程学院、地空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政法学 院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王焰新校长要求相关部门成立专 班,起草操作性较强的海洋学科发展报告。 中旬,研工部修订和完善了《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研究生评优奖励办法》、《中国地质大 学大学研究生各类专项奖学金情况介绍》和《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 中旬,开始编制全校硕士、博士招生目录 word 版,以及基础数据库。 15 日,经过对国内相关 211 高等学校艺术硕士及法律硕士管理规定的调研,学位办 制定《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中地大(汉)研字[2011] 28 号)、《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中地大(汉) 研字[2011] 29 号)、《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予及论文答辩的有关规 定》(中地大(汉)研字[2011] 30 号)、《中国地质大学艺术硕士(MFA)毕业考核及学 位授予的规定》(中地大(汉)研字[2011]31 号)。 15 日,培养处发布《关于补充申报西南北欧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的通知》,对 2012—2013 学年与西南北欧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申报情况,国家留学基金委拟对有 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进行补充选拔的有关情况进行通知。 15—18 日,专业学位办完成 2011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现场确认及 报名工作。 下旬,网上采集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 20 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11 年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由殷坤龙常务副 院长主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唐辉明、京汉两地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参加了此 次会议。会议就关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与调整的相 关问题、“211”三期验收有关问题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实现把我校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多学科协 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25 日,专业学位办下发《关于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检查的通知》, 要求所有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学院按文件要求进行自查并上交自查 报告
第二部分201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八月 8月,招生办继续完善“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门户网站。 上旬,招生办印制2012年硕士招生目录及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编制完成。 中上旬,为认真总结“西部计划”实施以来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西部计划”各项 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研究生 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切实将“西部计划”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 织了四支回访调研队伍,对陕西、新疆、贵州、四川等四省(自治区)的“西部计划”部 分定向单位及在四省(自治区)79名“西部计划”毕业研究生进行了回访调研。 中旬,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上报教育部。 23日,培养处发布《关于遴选2011年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候选人的通 知》,通知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关于做好2011年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实施工 作的函》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博士生导师选派、申请条件、申请及选拔程序、 派出及管理办法、回国后的管理等有关事宜进行通知。 23一24日,我校2011年暑期学生工作研讨会在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校 长王焰新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授和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储祖旺教授应邀出 席会议,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全体老师,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及全校专职辅导员共计 108人参加了会议.校长王焰新教授做重要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授对2010一2011 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结题报告做点评。 26日,培养处对2011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测试考场进行了安排,并在网 上发布通知。 26日,培养处发布《关于2011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的通知》。2011 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采用分层教学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生入学后由研 究生院、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英语水平测试,根据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将硕士研究生分 为:基本要求(B级)和较高要求(A级)两个层次的教学班组织英语教学。 26一29日,2011级研究生入学迎新工作。 28日,研究生院收到《关于下达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 点对应调整结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11]51号文),我校安全技术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调整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士点。 31
第二部分 2011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31 八 月 8 月,招生办继续完善“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门户网站。 上旬,招生办印制 2012 年硕士招生目录及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编制完成。 中上旬,为认真总结“西部计划”实施以来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西部计划”各项 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研究生 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切实将“西部计划”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 织了四支回访调研队伍,对陕西、新疆、贵州、四川等四省(自治区)的“西部计划”部 分定向单位及在四省(自治区)79 名“西部计划”毕业研究生进行了回访调研。 中旬,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上报教育部。 23 日,培养处发布《关于遴选“2011 年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候选人的通 知》,通知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关于做好 2011 年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实施工 作的函》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博士生导师选派、申请条件、申请及选拔程序、 派出及管理办法、回国后的管理等有关事宜进行通知。 23—24 日,我校 2011 年暑期学生工作研讨会在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校 长王焰新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授和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储祖旺教授应邀出 席会议,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全体老师,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及全校专职辅导员共计 108人参加了会议。校长王焰新教授做重要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授对2010—2011 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结题报告做点评。 26 日,培养处对 2011 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测试考场进行了安排,并在网 上发布通知。 26 日,培养处发布《关于 2011 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的通知》。2011 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采用分层教学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生入学后由研 究生院、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英语水平测试,根据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将硕士研究生分 为:基本要求(B 级)和较高要求(A 级)两个层次的教学班组织英语教学。 26—29 日,2011 级研究生入学迎新工作。 28 日,研究生院收到《关于下达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 点对应调整结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11]51 号文),我校安全技术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调整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 5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29日,培养处发布《关于2011年下半年软考报名的通知》。 30日,研究生院收到国务院学位办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 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有关规定的通知》(学位办[2011]57号文件)。 九月 1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弘毅堂隆重举行。校领 导王焰新、丁振国、邢相勤、傅安洲、成金华、唐辉明、郝芳,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 教授,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期刊社社长王亨君教授出 席了开学典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领导、导师代表、高年级研究生代表及2011 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校党委副书记丁振国教授主持开学典礼。 上旬,招生办协助迎新,编写下半年工作计划。 5日,培养处发布《2011年下半年CET报名的通知》,对2011年下半年全国大学 英语四、六级考试具体报名事宜进行通知。此次共1419名研究生报考英语四六级考试。 5日,培养处发布《关于NCRE温馨提示》。 5日,《地学类硕士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召开第 三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导师队伍建设工作组、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组、创新培 养方案建设工作组、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工作组分别汇报前期工作进展及工作计划,与会 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并讨论下一阶段工作方案。 9日,培养处网上公告2011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测试结果。 9日,培养处发布《关于201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的温馨提示》。 10日,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检查的通知》 (学位办[2011]43号)和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 业学位工作检查的通知》(鄂学位办[2011]11号)等文件要求,专业学位办完成《在职 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自查总结报告》,并将报告上报湖北省学位办。 13日,培养处发布《2011级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的通知》,通知根据《硕博连 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中地大研字[2006]34号文件),对2011级硕士研究生申请 硕博连读工作的具体安排进行说明。 15日,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召开了近期全院工作布置会,会议由常务副院长殷坤龙主 持,会议主要讨论了岗位责任书的签订工作、并对举办矿产资源理论与方法”博士论坛、 32
2011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32 29 日,培养处发布《关于 2011 年下半年软考报名的通知》。 30 日,研究生院收到国务院学位办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 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有关规定的通知》(学位办[2011]57 号文件)。 九 月 1 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 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弘毅堂隆重举行。校领 导王焰新、丁振国、邢相勤、傅安洲、成金华、唐辉明、郝芳,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 教授,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期刊社社长王亨君教授出 席了开学典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领导、导师代表、高年级研究生代表及 2011 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校党委副书记丁振国教授主持开学典礼。 上旬,招生办协助迎新,编写下半年工作计划。 5 日,培养处发布《2011 年下半年 CET 报名的通知》,对 2011 年下半年全国大学 英语四、六级考试具体报名事宜进行通知。此次共 1419 名研究生报考英语四六级考试。 5 日,培养处发布《关于 NCRE 温馨提示》。 5 日,《地学类硕士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召开第 三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导师队伍建设工作组、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组、创新培 养方案建设工作组、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工作组分别汇报前期工作进展及工作计划,与会 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并讨论下一阶段工作方案。 9 日,培养处网上公告 2011 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测试结果。 9 日,培养处发布《关于 2011 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的温馨提示》。 10 日,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检查的通知》 (学位办[2011]43 号)和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 业学位工作检查的通知》(鄂学位办[2011]11 号)等文件要求,专业学位办完成《在职 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自查总结报告》,并将报告上报湖北省学位办。 13 日,培养处发布《2011 级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的通知》,通知根据《硕博连 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中地大研字[2006]34 号文件),对 2011 级硕士研究生申请 硕博连读工作的具体安排进行说明。 15 日,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召开了近期全院工作布置会,会议由常务副院长殷坤龙主 持,会议主要讨论了岗位责任书的签订工作、并对举办“矿产资源理论与方法”博士论坛
第二部分201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召开第十次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及举办2011年研究生教育管 理干部工作交流研讨会等相关准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17日,为了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受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局邀请,经研究生自愿报名,就业办组织50名2012届毕业研究生赴浙江省宁波市 参加了“宁波市第十三届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洽谈会”。 20一21日,2011年全国博士生论坛一矿产资源理论与方法在我校举行。校领导 郝翔、唐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 实验室主任蒋少涌,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姚华舟,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 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16名博士生,以及我校相关单位、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本届 论坛开幕式。副校长唐辉明主持论坛开幕式。 22日,培养处发布《2011年春季学期未提交成绩课程公示》,对截止2011年9月 21日,2011年春季学期课程没有提交成绩单的课程进行公示,督促上课教师尽快完成 课程成绩的提交工作。 22日,《地学类硕士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召开 第四次工作会议。各工作小组汇报第三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及新设想,与会人员进行 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23日,培养处发布《关于第三届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信息说明会的通知》, 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将在我校举办的第三届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信息说 明会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 23日,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2011年工作会议在中南财 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就业指导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协作组秘书长来自武汉 大学研究生院的张益民主任主持,他就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关于2011年研究生就业工 作重点作了部署,紧紧围绕研究生就业工作这个中心,集中精力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 他指出应加强与各个地区人事局的交流与合作。 23日下午4点30分,第八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赛点 开赛仪式在我校数理学院楼前举行。此次竞赛由东北大学承办,于2011年9月24日上 午8点开始至9月28日中午12点结束。我校共组织了13支代表队、39名队员参加此 次竞赛。 24日,2011届校研究生会遴选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 则,按照资格审查、笔试测试和初期考察、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专门组织的竞聘答辩会, 33
第二部分 2011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33 召开第十次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及举办 2011 年研究生教育管 理干部工作交流研讨会等相关准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17 日,为了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受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局邀请,经研究生自愿报名,就业办组织 50 名 2012 届毕业研究生赴浙江省宁波市 参加了“宁波市第十三届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洽谈会”。 20—21 日,2011 年全国博士生论坛——矿产资源理论与方法在我校举行。校领导 郝翔、唐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 实验室主任蒋少涌,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姚华舟,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 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16 名博士生,以及我校相关单位、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本届 论坛开幕式。副校长唐辉明主持论坛开幕式。 22 日,培养处发布《2011 年春季学期未提交成绩课程公示》,对截止 2011 年 9 月 21 日,2011 年春季学期课程没有提交成绩单的课程进行公示,督促上课教师尽快完成 课程成绩的提交工作。 22 日,《地学类硕士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召开 第四次工作会议。各工作小组汇报第三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及新设想,与会人员进行 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23 日,培养处发布《关于第三届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信息说明会的通知》, 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将在我校举办的第三届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信息说 明会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 23 日,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 2011 年工作会议在中南财 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就业指导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协作组秘书长来自武汉 大学研究生院的张益民主任主持,他就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关于 2011 年研究生就业工 作重点作了部署,紧紧围绕研究生就业工作这个中心,集中精力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 他指出应加强与各个地区人事局的交流与合作。 23 日下午 4 点 30 分,第八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赛点 开赛仪式在我校数理学院楼前举行。此次竞赛由东北大学承办,于 2011 年 9 月 24 日上 午 8 点开始至 9 月 28 日中午 12 点结束。我校共组织了 13 支代表队、39 名队员参加此 次竞赛。 24 日,2011 届校研究生会遴选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 则,按照资格审查、笔试测试和初期考察、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专门组织的竞聘答辩会
201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最终确定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此次共有77名同学成功 加入了新一届研究生会。 25日,专业学位办撰写《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需求说明书》,并商谈网站开发具 体事宜。 27日,培养处发布《2011年下半年四六级报名需交照片名单》和《2011年下半年 英语四六级考试费用批扣一览表》通知。 27日下午,在学术交流中心3号会议室,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赖旭龙副校长 主持召开材料与化学学院实验室建设立项及设备申购论证会,学科建设委员会的部分委 员组成专家组参加了会议,会上学科办陶应发主任对材料与化学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的 背景做了简要说明,材化学院鲍征宇院长做了实验室建设立项论证报告,与会专家在充 分讨论的基础上同意学校加强材料与化学学院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决定,并对加强学科平 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议。立项论证完毕后,专家们又对实验室急需申购的相 关设备进行了论证。 28日,专业学位办组织2010级和2009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证的补办工作。 28日,在三峡中心会议室,学科办会同设备处组织专家论证“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 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与风险管理研究子项目”申购的“模型台 架及模型槽加载系统等5台套设备,价值157万元。 29日,培养处发布《2011级硕士申请硕博连读汇总材料公示榜》的通知。 下旬,开通报考2012年硕士生咨询窗口。通过电话、网页,email等方式回答考生 的咨询。 9一10月,集中受理博士学位论文外审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外审事宜。本学 期共有49名博士生的150多份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匿名评审,58名硕士生的116份学 位论文进行了匿名评审。 十月 上旬,组织推免生的接收审核工作。今年共接收推免生589人。其中接收校外推免 生40人,校内推免生549人。首次启动了推免生校际交流计划,与中国石油大学(华 东)、中国矿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互 推推免生40人。 34
2011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34 最终确定 2011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此次共有 77 名同学成功 加入了新一届研究生会。 25 日,专业学位办撰写《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需求说明书》,并商谈网站开发具 体事宜。 27 日,培养处发布《2011 年下半年四六级报名需交照片名单》和《2011 年下半年 英语四六级考试费用批扣一览表》通知。 27 日下午,在学术交流中心 3 号会议室,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赖旭龙副校长 主持召开材料与化学学院实验室建设立项及设备申购论证会,学科建设委员会的部分委 员组成专家组参加了会议,会上学科办陶应发主任对材料与化学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的 背景做了简要说明,材化学院鲍征宇院长做了实验室建设立项论证报告,与会专家在充 分讨论的基础上同意学校加强材料与化学学院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决定,并对加强学科平 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议。立项论证完毕后,专家们又对实验室急需申购的相 关设备进行了论证。 28 日,专业学位办组织 2010 级和 2009 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证的补办工作。 28 日,在三峡中心会议室,学科办会同设备处组织专家论证“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 害研究”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与风险管理研究子项目”申购的“模型台 架及模型槽加载系统”等 5 台套设备,价值 157 万元。 29 日,培养处发布《2011 级硕士申请硕博连读汇总材料公示榜》的通知。 下旬,开通报考 2012 年硕士生咨询窗口。通过电话、网页,email 等方式回答考生 的咨询。 9—10 月,集中受理博士学位论文外审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匿名送外审事宜。本学 期共有 49 名博士生的 150 多份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匿名评审,58 名硕士生的 116 份学 位论文进行了匿名评审。 十 月 上旬,组织推免生的接收审核工作。今年共接收推免生 589 人。其中接收校外推免 生 40 人,校内推免生 549 人。首次启动了推免生校际交流计划,与中国石油大学(华 东)、中国矿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互 推推免生 4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