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 第1、2课时|学科|语文课题 观察和描写 景物的特点/课型作文 1、懂得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 目/步提高观察能力 要/2、初步掌握运用语言描写所观察景物的一般方法。 求 重点重点: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难点难点: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 方 示例分析、讨论、质疑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准备 学情 分析 、导入激趣 二次备课 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高大的 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 教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 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 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 点”,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 步|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 般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 味等方面
No.4 第 1、2 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观察和描写 景物的特点 课 型 作文 目 的 要 求 1、懂得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 步提高观察能力。 2、初步掌握运用语言描写所观察景物的一般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难点: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 学 方 法 示例分析、讨论、质疑探究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情 分析 教 学 步 骤 一、导入激趣 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 “高大的 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 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 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 148 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 点”,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 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 般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 味等方面。 二次备课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二次备课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 教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 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 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 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 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步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 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 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 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 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 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 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 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 骤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 不住”!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 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 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 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四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 景物的不同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
教 学 步 骤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 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 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 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 空间顺序 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 由低到高等。 (b) 时间顺序 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 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 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 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 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 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 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 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 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 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 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 不住”!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 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 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 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四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 景物的不同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 二次备课
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三次备课 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秋天,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朱自清在《舂》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 而林斤澜的《春风》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壮美。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醉手 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 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 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 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 己的词汇。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 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 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老舍在《济南的冬天》 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 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 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 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朱自清在《春 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峡》表现了郦道元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 三、赏析品评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偶尔从园里 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 笼罩住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 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初升的太阳在 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 闪熠熠。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 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 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
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 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秋天,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朱自清在《春》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 而林斤澜的《春风》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壮美。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 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 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 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 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 己的词汇。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 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 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老舍在《济南的冬天》 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 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 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 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朱自清在《春》 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峡》表现了郦道元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 力。 三、赏析品评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偶尔从园里 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 笼罩住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 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初升的太阳在 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 闪熠熠。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 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 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 二次备课
蝶结。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 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 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 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 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 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缸里盛着 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嫰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 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 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这时 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 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面上,圆-圈 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 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它苍劲的躯干和顶 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 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 架爬得高高的。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 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的正中是一块小草坪。草坪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花 坛,花坛的四周摆着两排月季。月季开得真旺,淡红的花瓣 随风微微颤动,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这时,我 看见了一株黄色月季。听爸爸说过,黄色月季是非常名贵的。 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那嫩黄 色的花瓣,沐浴着阳光,闪耀着象牙般的光泽,在绿叶花丛 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头,似乎不屑光顾别人一眼。 合作探究:本文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你认为有哪些佳词妙句值得学习? 四、亮出你自己 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抓住景物特点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景物观察笔记。(注意写景的方法) 参考题目:《花圃》《月夜》《雨中》《秋晨》 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其它景物自拟题目 学生结合课前的观察,自主选择以上探讨的方法,构思 全文,五分钟后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思路,全班交流。 五、拟稿誊抄
蝶结。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 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 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 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 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 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缸里盛着一 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 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 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这时,一 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 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面上,圆一圈 一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 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它苍劲的躯干和顶 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 一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 架爬得高高的。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 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的正中是一块小草坪。草坪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花 坛,花坛的四周摆着两排月季。月季开得真旺,淡红的花瓣 随风微微颤动,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这时,我 看见了一株黄色月季。听爸爸说过,黄色月季是非常名贵的。 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那嫩黄 色的花瓣,沐浴着阳光,闪耀着象牙般的光泽,在绿叶花丛 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头,似乎不屑光顾别人一眼。 合作探究:本文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你认为有哪些佳词妙句值得学习? 四、亮出你自己 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抓住景物特点, 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景物观察笔记。(注意写景的方法) 参考题目:《花圃》《月夜》《雨中》《秋晨》 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其它景物自拟题目。 学生结合课前的观察,自主选择以上探讨的方法,构思 全文,五分钟后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思路,全班交流。 五、拟稿誊抄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用词准确,巧用修辞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教学反思
板 书 设 计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用词准确,巧用修辞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