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沥青材料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 性状 外观特征 平均 碳氢比 含量 物化特征 /原子比 /% 组分 分子量 0.5 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油 油分 淡黄透明液体 200~700 45 ~0.7 ~60 分多,流动性大,而黏 性小,温度敏感性大 使沥青具有塑性和粘性。 树脂 红褐色粘稠 0.7 15 含量增加,粘聚性和塑 半固体 800~3000 ~0.8 ~30 性增大,温度敏感性增 大 赋予沥青粘度和温度稳 沥青 深褐色固体 定性。含量高,粘性增 1000 0.8 质 微粒 ~5000 ≈1.0 5~30 大,温度稳定性好(敏 感性小),但塑性降低, 脆性增大。 土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6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 性状 组分 外观特征 平均 分子量 碳氢比 /原子比 含量 /% 物化特征 油分 淡黄透明液体 200~700 0.5 ~0.7 45 ~60 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油 分多,流动性大,而黏 性小,温度敏感性大 树脂 红褐色粘稠 半固体 800~3000 0.7 ~0.8 15 ~30 使沥青具有塑性和粘性。 含量增加,粘聚性和塑 性增大,温度敏感性增 大。 沥青 质 深褐色固体 微粒 1000 ~5000 0.8 ~1.O 5~30 赋予沥青粘度和温度稳 定性。含量高,粘性增 大,温度稳定性好(敏 感性小),但塑性降低, 脆性增大
第11章 沥青材料 (2)四组分分析法 (五组分) 石油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 胶质和沥青质。石油沥青按四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如下表: 性状 组分 外观特征 平均相对密度 平均分子量 主要化学结构 饱和分 无色液体 0.89 625 烷烃、环烷烃 芳香分 黄色至红色液体 0.99 730 芳香烃、含S衍生物 极 性 胶质 棕色粘稠液体 1.09 970 多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沥青质 深棕色至黑色固态 1.15 3400 缩合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蜡:它会降低沥青的粘结力和塑性,并对温度特别敏感。 士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7 (2)四组分分析法 石油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 胶质和沥青质。石油沥青按四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如下表: 性状 组分 外观特征 平均相对密度 平均分子量 主要化学结构 饱和分 无色液体 0.89 625 烷烃、环烷烃 芳香分 黄色至红色液体 O.99 730 芳香烃、含S衍生物 胶质 棕色粘稠液体 1.09 970 多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沥青质 深棕色至黑色固态 1.15 3400 缩合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蜡:它会降低沥青的粘结力和塑性,并对温度特别敏感。 (五组分) 极 性
第11章 沥青材料 按沥青质含量 2.胶体结构(1)溶胶型结构 少 (2)溶-凝胶型结构 适中 (3)凝胶型结构 多 a) b) 沥青胶体结构示意图 a)溶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 c)凝胶型结构 土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8 2.胶体结构(1)溶胶型结构 (2)溶-凝胶型结构 (3)凝胶型结构 a) b) c) 沥青胶体结构示意图 a)溶胶型结构; b) 溶-凝胶型结构; c)凝胶型结构 按沥青质含量 少 适中 多
第11章 沥青材料 工程实例分析 华北某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沥青的沥青质含量高达33%,并 有相当数量芳香度高的胶质形成的胶团。使用两年后,路面 出现较多裂缝,且冬天裂缝产生越发明显。请分析原因。 该工程所用沥青属凝胶型结构,其沥青质含量高,沥 青质未能被胶质很好地胶溶分散,则胶团就会连结,形 成三维网状结构。此类沥青的特点是弹性和粘性较好, 温度敏感性小,但流动性,塑性较差,开裂后自行愈合 的能力较差,低温变形能力差。故特别易于冬天形成较 多裂缝。 士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9 华北某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沥青的沥青质含量高达33%,并 有相当数量芳香度高的胶质形成的胶团。使用两年后,路面 出现较多裂缝,且冬天裂缝产生越发明显。请分析原因。 该工程所用沥青属凝胶型结构,其沥青质含量高,沥 青质未能被胶质很好地胶溶分散,则胶团就会连结,形 成三维网状结构。此类沥青的特点是弹性和粘性较好, 温度敏感性小,但流动性,塑性较差,开裂后自行愈合 的能力较差,低温变形能力差。故特别易于冬天形成较 多裂缝
第11章 沥青材料 三、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物理常数 √5.耐久性 √2.粘滞性 6.安全性 √3.延性 V4.温度敏感性 7.其他性质 土木工程系
土 木 工 程 系 第11章 沥青材料 10 三、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物理常数 2.粘滞性 3.延性 4.温度敏感性 5.耐久性 6.安全性 7.其他性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