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306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政策 试题 2015年1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1834年英国的济贫法体现了对穷人的( )原则。 A.劣等处理原则 B.父爱原则 C.社会保护原则 D.人道原则 2.一个人在自我表述时反映出的需要和想要的满足,那是他的()。 A.规范性需要 B.感觉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比较性需要 3.社会保险是通过( )原理来维护职工基本生活权益的。 A.保险 B.救助 C.收人维持 D.税收减免 4.对政策文本中的歧义性语言、非大众化的专业术语以及一些模糊性语言作出具体的解 释是()。 A.语义解释 B.操作化解释 C.狭义解释 D.扩张解释 5.社会政策实施者在原政策内容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 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导致政策扩大化,这是()。 A.政策附加 B.政策敷衍 C.政策利用 D.政策抵制 1256
试卷代号 :1306 座位号仁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4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政策试题 E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0 分) 1. 1834 年英国的济贫法体现了对穷人的( )原则。 A. 劣等处理原则 B.父爱原则 c. 社会保护原则 D. 人道原则 2. 一个人在自我表述时反映出的需要和想要的满足,那是他的( )。 A. 规范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3. 社会保险是通过( B. 感觉性需要 D.比较性需要 )原理来维护职工基本生活权益的。 A. 保险 B.救助 c.收入维持 D.税收减免 2015 4. 对政策文本中的歧义性语言、非大众化的专业术语以及一些模糊性语言作出具体的解 释是( )。 A. 语义解释 B.操作化解释 c.狭义解释 D.扩张解释 5. 社会政策实施者在原政策内容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 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导致政策扩大化,这是( )。 1256 A. 政策附加 c.政策利用 B.政策敷衍 D.政策抵制
6.阿马蒂亚·森将贫困定义为,剥夺了一个人自由选择他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基本能 力。这是一种()。 A.缺乏说 B.能力说 C.文化说 D.社会排斥说 7.住房公积金制度首先在( )试点。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8.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 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9.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社会福利服务已经基本形成了( )的福利体系。 A.自由主义倾向的混合福利 B.社会民主主义的平等福利 C.保守主义的单位福利 D.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 10.提出了发展型社会政策概念。( A.蒂特马斯 B.梅志里 C.涂尔干 D.马克斯·韦伯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福利国家的思想基础包括( )。 A.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B.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C.贝弗利奇报告 D.马克思主义 12.在中国,下列哪两个社会保险类别是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不需缴费( A.工伤保险 B.生育保险 C.社会养老保险 D.社会医疗保险 13.在社会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制定实施细则的主要方式包括( A.对社会政策条文的解释 B.社会政策规划 C.政策行动的程序化 D.附加规定 14.社会保险具有( )的特点。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C.经济手段和福利手段相结合 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15,通常来说,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 A.国家税收 B.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的保险费 C.保险基金的运营收入 D.慈善捐款 1257
6. 阿马蒂亚·森将贫困定义为,剥夺了一个人自由选择他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基本能 力。这是一种( )。 A. 缺乏说 B. 能力说 c.文化说 D. 社会排斥说 7. 住房公积金制度首先在( )试点。 A. 北京 B. 上海 c.天津 D. 重庆 8.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 年不足 10 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 A. 个月 B. 12 个月 C. 18 个月 D. 24 个月 9. 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社会福利服务已经基本形成了( )的福利体系。 A. 自由主义倾向的混合福利 c.保守主义的单位福利 10. 提出了发展型社会政策概念。( ) B. 社会民主主义的平等福利 D. 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 A. 蒂特马斯 B. 梅志里 c.涂尔干 D. 马克斯·韦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6 分) 1.福利国家的思想基础包括( A.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B.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c.贝弗利奇报告 D. 马克思主义 12. 在中国,下列哪两个社会保险类别是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不需缴费( )。 A. 工伤保险 B.生育保险 c.社会养老保险 D. 社会医疗保险 13. 在社会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制定实施细则的主要方式包括( )。 A. 对社会政策条文的解释 c.政策行动的程序化 14. 社会保险具有)的特点。 B.社会政策规划 D.附加规定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c.经济手段和福利手段相结合 D.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15. 通常来说,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 A. 国家税收 B. 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的保险费 c.保险基金的运营收入 D. 慈善捐款 1257
16.社会政策评估的实验法包括( A.标准实验法 B.准实验法 C.单个案基线测量法 D.期群调查法 17.2005年,在我国开始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中,“两免”是指免 除( )。 A.书本费 B.学杂费 C.寄宿生生活费 D.教育附加费 18.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包括( )。 A.城镇职工福利服务 B.城市社区服务 C.民政福利服务 D.农村集体福利服务 得 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9.教育政策 20.社会政策评估 21.劳动就业政策 2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3.社会政策具有哪些特征? 24.社会保险包括哪些险种? 25.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6.中国扶贫开发的经验有哪些? 27.论述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特点。 1258
16. 社会政策评估的实验法包括( A.标准实验法 c.单个案基线测量法 B. 准实验法 D. 期群调查法 17. 2005 年,在我国开始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中"两免"是指免 除( )。 A. 书本费 B. 学杂费 C. 寄宿生生活费 D. 教育附加费 18.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包括( )。 A. 城镇职工福利服务 B. 城市社区服务 C. 民政福利服务 D. 农村集体福利服务 19. 教育政策 20. 社会政策评估 1.劳动就业政策 三、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20 分} 2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得分|评卷人| | 四、简答题{每题 分,共 24 分) 23. 社会政策具有哪些特征? 24. 社会保险包括哪些险种? 25. 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26. 中国扶贫开发的经验有哪些? 27. 论述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特点。 1258
试卷代号:130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政策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B 3.A 4.A 5.Λ 6.B 7.B 8.C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ABC 12.AB 13.ABCD 14.BCD 15.BC 16.ABC 17.AB 18.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9.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界定为,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保证受教育权利、促进教 育公平的行动规则及其实践活动。教育政策不仅包括静态的政策规则文本,而且包括动态的 政策过程和政策行动。 20.社会政策评估: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针对一个国家的整个社会政 策模式、某个领域、或具体项目等分析单位,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作出的详细调查、分析和 评价。 21.劳动就业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维护经济社会 的协调运行,针对就业问题,政府和社会干预劳动力供需状况,促进就业和劳动保护的原则规 范及其行动措施。 2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对生活水平低于贫困线标准的居 民给予生活照顾,以使其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3.社会政策具有哪些特征? 答:社会政策是特殊的公共政策,它实质是政府针对社会问题面采取的社会福利方面的干 预行动。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权威性。社会政策是由政府或有社会权威的机构制定和发布的,具有很强的合法 性,并被有组织地加以实施,从而它是具有权威性的。(2分) 第二,较强的价值取向。社会政策是针对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当社会间题严重 1259
试卷代号 :130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4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政策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0 分) 1. A 2. B 3. A 4. A 5. A 6. B 7. B 8. C 9. A 10.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6 分) 11. ABC 12. AB 13. ABCD 14. BCD 15. BC 16. ABC 17. AB 18. 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20 分) 19. 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界定为,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保证受教育权利、促进教 育公平的行动规则及其实践活动。教育政策不仅包括静态的政策规则文本,而且包括动态的 政策过程和政策行动。 20. 社会政策评估: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针对一个国家的整个社会政 策模式、某个领域、或具体项目等分析单位,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作出的详细调查、分析和 评价。 1.劳动就业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维护经济社会 的协调运行,针对就业问题,政府和社会干预劳动力供需状况,促进就业和劳动保护的原则规 范及其行动措施。 2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对生活水平低于贫困线标准的居 民给予生活照顾,以使其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 分,共 24 分} 23. 社会政策具有哪些特征? 答:社会政策是特殊的公共政策,它实质是政府针对社会问题而采取的社会福利方面的干 预行动。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权威性。社会政策是由政府或有社会权威的机构制定和发布的,具有很强的合法 性,并被有组织地加以实施,从而它是具有权威性的。 (2 分) 第二,较强的价值取向。社会政策是针对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当社会问题严重 1259
到足以伤害政府(政党)的执政理念和行为时,政府就通过社会政策来解决问题。(2分) 第三,追求社会公平。社会政策的任务和目的就是通过制度上的安排,向那些遭遇不公平 待遇、又处于生活困境的人提供帮助,以促进公平。(2分) 第四,一定的公共性(或排他性)。社会政策作为调节社会不平衡的工具,它是偏向困难群 体和弱势群体的。这就是说,只有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成员才能够获得政策所提供的优惠, 而不符合条件的人则不能享受这一政策带来的好处。对于一项社会政策来说,它是面向某一 群体的,这就是公共性。但是这种公共性又是有限的,所以是一定的公共性,也就是具有排他 性。(2分) 24.社会保险包括哪些险种? 答:针对公民的生、老、病、残、失业、工伤、死亡等基本风险,政府建立了社会保险体系,社 会保险主要包括五大险种(3分)。 第一,养老、遗属和残疾保险。这主要是针对退休老年职工、残疾职工、及其家属的收入保 障(1分)。 第二,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的范围现在不仅包括收入保障,后来逐步扩大到职业培训、医 疗保险费补贴、就业服务等(1分)。 第三,疾病保险。疾病保险主要是提供疾病期间的收入补贴和医疗费用,如果没有全民医 疗服务,疾病保险则包括提供病假收入、补偿医疗费用(1分)。 第四,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包括因工负伤、职业病、以及这两个原因引起的残疾和死亡的 保险。工伤保险一般实行“无过错原则”,又叫“雇主责任原则”(1分)。 第五,生育保险。这主要是针对女性职工的特殊保险种类,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包括医疗 费、带薪产假,有的还包括育儿假期(1分)。 25.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在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数量问题。保障性住房供给严重不足、房源非常紧张,一些符合条件的目标群体要 通过很长时间的等候才能得到,严重影响了住房福利的可得性(1分)。 第二,质量问题。一些保障性住房建筑商和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而降低施工质量、装修质 量、减少配套设施等,直接影响住房质量(1分)。 第三,覆盖范围问题。保障性住房一般以户籍为给付条件,覆盖范围非常狭窄,对非户籍 人口存在制度性的社会排斥(2分)。 第四,住房福利传递效果问题。在资格审核体系不完善和不严格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的 配给过程存在寻租现象,也存在利用虚假资料骗购的福利诈骗行为,导致一部分保障性住房流 人中高收入家庭,甚至成为一些人谋取暴利的工具(2分)。 1260
到足以伤害政府(政党)的执政理念和行为时,政府就通过社会政策来解决问题。 (2 分) 第三,追求社会公平。社会政策的任务和目的就是通过制度上的安排,向那些遭遇不公平 待遇、又处于生活困境的人提供帮助,以促进公平。 (2 分) 第四,一定的公共性(或排他性)。社会政策作为调节社会不平衡的工具,它是偏向困难群 体和弱势群体的。这就是说,只有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成员才能够获得政策所提供的优惠, 而不符合条件的人则不能享受这一政策带来的好处。对于一项社会政策来说,它是面向某一 群体的,这就是公共性。但是这种公共性又是有限的,所以是一定的公共性,也就是具有排他 性。 (2 分) 24. 社会保险包括哪些险种? 答:针对公民的生、老、病、残、失业、工伤、死亡等基本风险,政府建立了社会保险体系,社 会保险主要包括五大险种 (3 分)。 第一,养老、遗属和残疾保险。这主要是针对退休老年职工、残疾职工、及其家属的收入保 障。分)。 第二,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的范围现在不仅包括收入保障,后来逐步扩大到职业培训|、医 疗保险费补贴、就业服务等。分)。 第三,疾病保险。疾病保险主要是提供疾病期间的收入补贴和医疗费用,如果没有全民医 疗服务,疾病保险则包括提供病假收入、补偿医疗费用(1分)。 第四,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包括因工负伤、职业病、以及这两个原因引起的残疾和死亡的 保险。工伤保险一般实行"无过错原则",又叫"雇主责任原则"。分)。 第五,生育保险。这主要是针对女性职工的特殊保险种类,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包括医疗 费、带薪产假,有的还包括育儿假期(1分)。 25. 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在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数量问题。保障性住房供给严重不足、房源非常紧张,一些符合条件的目标群体要 通过很长时间的等候才能得到,严重影响了住房福利的可得性。分)。 第二,质量问题。一些保障性住房建筑商和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而降低施工质量、装修质 量、减少配套设施等,直接影响住房质量(1分)。 第三,覆盖范围问题。保障性住房一般以户籍为给付条件,覆盖范围非常狭窄,对非户籍 人口存在制度性的社会排斥 (2 分)。 第四,住房福利传递效果问题。在资格审核体系不完善和不严格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的 配给过程存在寻租现象,也存在利用虚假资料骗购的福利诈骗行为,导致一部分保障性住房流 入中高收入家庭,甚至成为一些人谋取暴利的工具 (2 分)。 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