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组成,范特霍夫公式的有关计算。3.利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平衡常数的计算。【复习与思考】1.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因素有哪些?2.平衡移动了,平衡常数是否一定改变?【学习资源】1.黄永清,邵谦.物理化学学习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刘俊吉,冯霞,朱荣娇等.物理化学.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五章相平衡【学习目标】1.知道相平衡的基本概念,相律。2.会分析水的相图,阐述三相点和冰点的区别。3.会分析完全互溶双组分系统相图、部分互溶双液系相图和不互溶双液系相图。4.能够根据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绘制相图。5.能够运用相平衡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课程内容】1.相律:相、组分、组分数、自由度的概念2.相律的应用范例3.单组分系统的相平衡: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水的相图4.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完全互溶双液系,部分互溶双液系,完全不互溶双液系5.两组分系统的固-液平衡相图:具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系统,有化合物生成的固-液系统,有固熔体生成的固-液系统,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绘制相图【重点、难点】1.重点: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2.难点:相图的动态分析和绘制。【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建立起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框架。2.案例教学法通过工业和生活中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知识8
8 1. 掌握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 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组成,范特霍夫公式的有关计算。 3. 利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平衡常数的计算。 【复习与思考】 1. 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因素有哪些? 2. 平衡移动了,平衡常数是否一定改变? 【学习资源】 1. 黄永清, 邵谦.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2. 刘俊吉, 冯霞, 朱荣娇等.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 MOOC. 第五章 相平衡 【学习目标】 1. 知道相平衡的基本概念,相律。 2. 会分析水的相图,阐述三相点和冰点的区别。 3. 会分析完全互溶双组分系统相图、部分互溶双液系相图和不互溶双液系 相图。 4. 能够根据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绘制相图。 5. 能够运用相平衡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课程内容】 1. 相律:相、组分、组分数、自由度的概念 2. 相律的应用范例 3. 单组分系统的相平衡: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水的相图 4. 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完全互溶双液系,部分互溶双液系,完全 不互溶双液系 5. 两组分系统的固-液平衡相图:具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系统,有化合物 生成的固-液系统,有固熔体生成的固-液系统,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绘制相图 【重点、难点】 1. 重点: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2. 难点:相图的动态分析和绘制。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建立起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框架。 2. 案例教学法 通过工业和生活中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知识
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3.混合式教学法通过慕课、微课、雨课堂等“互联网+”新形态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学习要求】1.组分数、自由度和相数的计算。2.完全互溶双液系相图,简单二组分低共熔物相图的分析。3.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复习与思考】1.水的三相点和冰点是否相同?纯水在三相点处的自由度为零,在冰点时自由度是否也为零,为什么?2.若已知内酮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数据,是否得知内酮的正常沸点?【学习资源】1.黄永清,邵谦.物理化学学习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刘俊吉,冯霞,朱荣娇等.物理化学.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六章电化学【学习目标】1.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2.对于所给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电动势能根据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3.掌握可逆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及电动势测定的应用。4.能够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课程内容】1.电解质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2.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池热力学3.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4.原电池设计与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5.电解和极化6.电化学的应用【重点、难点】1.重点: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移动定9
9 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3. 混合式教学法 通过慕课、微课、雨课堂等“互联网+”新形态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工 程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学习要求】 1. 组分数、自由度和相数的计算。 2. 完全互溶双液系相图,简单二组分低共熔物相图的分析。 3. 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复习与思考】 1. 水的三相点和冰点是否相同?纯水在三相点处的自由度为零,在冰点时 自由度是否也为零,为什么? 2. 若已知丙酮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数据,是否得知丙酮的正常 沸点? 【学习资源】 1. 黄永清, 邵谦.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2. 刘俊吉, 冯霞, 朱荣娇等.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 MOOC. 第六章 电化学 【学习目标】 1. 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 对于所给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电动势, 能根据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 3. 掌握可逆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及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4. 能够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课程内容】 1. 电解质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2.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池热力学 3.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4. 原电池设计与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5. 电解和极化 6. 电化学的应用 【重点、难点】 1. 重点: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移动定
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能斯特公式的有关计算:电动势测定的应用。2.难点:迁移数的计算及其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利用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和液接电势的计算。【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建立起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框架。2.案例教学法通过工业和生活中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3.混合式教学法通过慕课、微课、雨课堂等“互联网+”新形态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学习要求】1.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2.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3.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4.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能斯特公式的有关计算。5.电动势测定的应用。【复习与思考】1.何为电极电势?何为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的数值怎样确定?2.讨论盐桥的作用和选用盐桥时应注意的问题。【学习资源】1.黄永清,邵谦.物理化学学习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刘俊吉,冯霞,朱荣娇等.物理化学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学习目标】1.知道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及基元反应、反应级数等基本概念。2.能够根据简单级数反应的基本方程进行相关计算。3.能够阐述三个典型的复杂反应各自的特点。4.能够分析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会应用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等近似处理方法。【课程内容】10
10 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标准电极电 势的应用,能斯特公式的有关计算;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2. 难点:迁移数的计算及其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利用 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和液接电势的计算。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建立起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框架。 2. 案例教学法 通过工业和生活中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知识 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3. 混合式教学法 通过慕课、微课、雨课堂等“互联网+”新形态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工 程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学习要求】 1. 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3.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4. 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能斯特公式的有关计算。 5.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复习与思考】 1. 何为电极电势?何为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的数值怎样确定? 2. 讨论盐桥的作用和选用盐桥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资源】 1. 黄永清, 邵谦.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2. 刘俊吉, 冯霞, 朱荣娇等.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 MOOC.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 【学习目标】 1. 知道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及基元反应、反应级数等基本概念。 2. 能够根据简单级数反应的基本方程进行相关计算。 3. 能够阐述三个典型的复杂反应各自的特点。 4. 能够分析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 会应用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等近似处理方法。 【课程内容】
1.基本概念2.简单级数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4.典型复合反应:对峙反应,连串反应,平行反应,链反应5.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方法6.几类特殊反应的动力学:溶液中反应,光化学反应,催化作用【重点、难点】1.重点:基本概念(基元反应:复合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公式(积分式),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2.难点:阿仑尼乌斯的有关计算;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建立起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框架。2.案例教学法通过工业和生活中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3.混合式教学法通过慕课、微课、雨课堂等“互联网+”新形态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学习要求】1.课前通过观看慕课平台资源完成课程内容的预习,预习过程中,标记出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上重点听讲。2.课堂上积极参与其中,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3.课后及时补充课堂笔记,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做习题、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加深理解课上所学内容。【复习与思考】1.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反应的一定是基元反应吗?2.零级反应是否是基元反应?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是否一定是基元反应?【学习资源】1.黄永清,邵谦,物理化学学习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刘俊吉,冯霞,朱荣娇等.物理化学.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11
11 1. 基本概念 2. 简单级数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 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 4. 典型复合反应:对峙反应,连串反应,平行反应,链反应 5. 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方法 6. 几类特殊反应的动力学:溶液中反应,光化学反应,催化作用 【重点、难点】 1. 重点:基本概念(基元反应;复合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速率常数),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公式(积分式),简单级数反应的 特征。 2. 难点:阿仑尼乌斯的有关计算;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建立起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框架。 2. 案例教学法 通过工业和生活中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知识 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3. 混合式教学法 通过慕课、微课、雨课堂等“互联网+”新形态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工 程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学习要求】 1. 课前通过观看慕课平台资源完成课程内容的预习,预习过程中,标记出 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上重点听讲。 2. 课堂上积极参与其中,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 疑问,对重难点知识做好笔记,理解透彻。 3. 课后及时补充课堂笔记,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做习题、 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加深理解课上所学内容。 【复习与思考】 1. 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反应的一定是基元反应吗? 2. 零级反应是否是基元反应?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是否一定是基元反应? 【学习资源】 1. 黄永清, 邵谦.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2. 刘俊吉, 冯霞, 朱荣娇等.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 MOOC
五、实践教学安排通过研究报告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经由研究报告的锻炼,可以加强学生对该课程所涉及的基本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1.任课教师根据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给出不同的研究报告题目。2.学生查阅研究报告题目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及上课学到的关于研究报告题目的内容,撰写完整的研究报告。3.老师根据学生研究报告的内容,结构,语言,排版等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六、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性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研究报告。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30%课程目标1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试职业能力:10%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研究报告、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0%课程目标2职业能力与素养:10%期末考试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0%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研究报告、课程目标3职业能力与素养:10%期末考试七、成绩评定(一)评定方式1.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2.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评定由课堂表现(30%)、平时作业(30%)和研究报告(40%)构成。12
12 五、实践教学安排 通过研究报告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经由 研究报告的锻炼,可以加强学生对该课程所涉及的基本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理 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1. 任课教师根据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给出不同的研究报告题目。 2. 学生查阅研究报告题目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及上课学到的关于研究报告 题目的内容,撰写完整的研究报告。 3. 老师根据学生研究报告的内容,结构,语言,排版等打分,作为平时成 绩的一部分。 六、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 过程性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研究报告。 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 (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30% 职业能力:10% 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2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0% 职业能力与素养:10% 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研究报告、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3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0% 职业能力与素养:10% 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研究报告、 期末考试 七、成绩评定 (一)评定方式 1. 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2. 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评定由课堂表现(30%)、平时作业(30%)和研究报告(40%) 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