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朴而丽华贵:生命力旺盛、易种易活成材快:甘当绿叶;乐于奉献。 47.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 内容上:引出话题,揭示泡桐的特点,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领全文: 48.与《白杨礼赞》相比,茅盾笔下的白杨和本文中的泡桐各象征了什么精神?(4分) 白杨:有极强的生命力,象征了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泡桐:坚强、奋发、奉献、成长,象征绿叶精神和奉献精神。 49.模仿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另选一种树或一种花,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写一小段表 现事物特点的话。(30字左右)(3分) (1)我看见过美丽的迎春花,观赏过火红的香山红叶,却从没看见过玫瑰这样的花。玫瑰 真红啊,红的好像战士的鲜血:玫瑰真美啊,美得让人陶醉:玫瑰真香啊,香的招引来了几 只蜜蜂:我静静地看着,看着那仙女般的,娇嫩的玫瑰,让正在观赏的我陶醉在那里 (2)花真美啊,就像婀娜多姿的在跳舞的女孩;花真香啊,就像香气袭人的蜂蜜:花真濯 清涟而不妖啊,就像亭亭玉立的女孩一样。 (3)花真美啊,美得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花真香啊,香得仿佛让你走进了香水世界; 花真多啊,多得如天上的繁星 4)那荷花,清纯不染;那桃花,姹紫嫣红;那牡丹,雍容华丽;那玉兰,淡淡幽香;那 樱花,幽幽如歌 (5)杜鹃花真白啊,白的犹如天上朵朵白云:白的犹如水中片片浪花:白的犹如地上皑皑 白雪 (6)兰花清香而淡雅,平凡中又透着朴素。它没有荷花的清高,它没有玫瑰的热烈,它亦 没有梅花的坚强,只是那素雅的花瓣,却让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7)荷花是高洁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是优雅的,亭亭如水中的仙女 荷花是温柔的,淡淡容颜,赏心悦目。 50.作者在文中有“人生就如泡桐树”的感慨。请结合文章的最后两段,分析人的一生与 泡桐树的相似之处。(3分) 少年时,像泡桐树一样枝繁叶茂,茁壮成长:从色彩强烈的青春年少渐渐步人淡 泊无华的中年老年,就像泡桐花从最初的深紫,慢慢地变成淡紫,当它即将飘落的时候, 已经接近白色了;年老时,就像泡桐花落,但并不感伤,而是把这飘飞的花儿当作一道人 生的美丽风景,这是泡桐献给大地母亲的最后的亲吻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1一55题。(10分) 深情海棠 王晓明 宋代诗人苏东坡歌咏海棠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把“花中神仙 的娇柔之态活脱脱地勾画岀来,流露岀一片爱花之情。然而,这爱却远不及周恩来与邓颖超 对海棠的眷眷深情。 位于北京中南海的西花厅,是周恩来夫妇的住处。庭院里种有许多海棠树。这些海棠树
纯朴而丽华贵;生命力旺盛、易种易活成材快;甘当绿叶;乐于奉献。 47.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 分) 内容上:引出话题,揭示泡桐的特点,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领全文: 48.与《白杨礼赞》相比,茅盾笔下的白杨和本文中的泡桐各象征了什么精神?(4 分) 白杨:有极强的生命力,象征了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泡桐:坚强、奋发、奉献、成长,象征绿叶精神和奉献精神。 49.模仿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另选一种树或一种花,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写一小段表 现事物特点的话。(30 字左右)(3 分) (1)我看见过美丽的迎春花,观赏过火红的香山红叶,却从没看见过玫瑰这样的花。玫瑰 真红啊,红的好像战士的鲜血;玫瑰真美啊,美得让人陶醉;玫瑰真香啊,香的招引来了几 只蜜蜂;我静静地看着,看着那仙女般的,娇嫩的玫瑰,让正在观赏的我陶醉在那里。 (2)花真美啊,就像婀娜多姿的在跳舞的女孩;花真香啊,就像香气袭人的蜂蜜;花真濯 清涟而不妖啊,就像亭亭玉立的女孩一样。 (3) 花真美啊,美得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花真香啊,香得仿佛让你走进了香水世界; 花真多啊,多得如天上的繁星! (4) 那荷花,清纯不染;那桃花,姹紫嫣红;那牡丹,雍容华丽;那玉兰,淡淡幽香;那 樱花,幽幽如歌。 (5)杜鹃花真白啊,白的犹如天上朵朵白云:白的犹如水中片片浪花:白的犹如地上皑皑 白雪。 (6)兰花清香而淡雅,平凡中又透着朴素。它没有荷花的清高,它没有玫瑰的热烈,它亦 没有梅花的坚强,只是那素雅的花瓣,却让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7)荷花是高洁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是优雅的,亭亭如水中的仙女; 荷花是温柔的,淡淡容颜,赏心悦目。 50.作者在文中有“人生就如泡桐树”的感慨。请结合文章的最后两段,分析人的一生与 泡桐树的相似之处。(3 分) 少年时,像泡桐树一样枝繁叶茂,茁壮成长;从色彩强烈的青春年少渐渐步人淡 泊无华的中年老年,就像泡桐花从最初的深紫,慢慢地变成淡紫,当它即将飘落的时候, 已经接近白色了;年老时,就像泡桐花落,但并不感伤,而是把这飘飞的花儿当作一道人 生的美丽风景,这是泡桐献给大地母亲的最后的亲吻。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51 一 55 题。(10 分) 深情海棠 王晓明 宋代诗人苏东坡歌咏海棠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把“花中神仙” 的娇柔之态活脱脱地勾画出来,流露出一片爱花之情。然而,这爱却远不及周恩来与邓颖超 对海棠的眷眷深情。 位于北京中南海的西花厅,是周恩来夫妇的住处。庭院里种有许多海棠树。这些海棠树
每年都是花丰叶茂,姿影绰约。虽然娇媚温柔却不妖冶,有超群绝类之势。我想,当年周恩 来选中这里,定是被这海棠深深地吸引了。每当海棠花开时,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要抽空和 邓颖超一起漫步欣赏那如霞似锦的鲜花。毎毎工作到深夜,累了,周恩来也爱在海棠树下散 步。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使夜间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于是,一切烦扰和疲劳都被暂时忘却 有时,周恩来走到海棠树下,赞叹地说:“海棠是一种非常清香的花,人人喜爱。”夜空 中,花枝在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感谢周恩来的夸奖 海棠花是楚楚动人的,而由此引出的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故事,恐怕比它还要动人。 还记得美国著名作家斯诺的夫人曾谈起,当年,邓颖超送给她一束新鲜的海棠花,并告诉她 这是周恩来生前最喜爱的花。斯诺夫人高兴极了,给花拍了照,然后压在书中保存了起来。 1954年春,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而这时,周恩来正在瑞土参加日内瓦会议,不能亲临 赏花。于是,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压在书中托人带给周恩来。真是“羁客有家 归不得,对花无语两含情。看至这蕴含着祖国亲人深凊厚谊的海棠花,周恩来十分感动百忙 之中,他压了一朵芍药花托人带回中南海。回国时,他又把玥枝海棠带了回来。邓颖超随即用 张纸故衬,把海棠和芍药放在一个镜框里挂了起来。人们见了,都以为是幡静物油画呢 北京——日内瓦,海棠——芍药花。直到现在,这两枝完好垗保蒨着。看到它,会引起人 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啊!深情的海棠! 51为什么说苏东坡的爱花之情“远不及周恩来与邓颖超对海棠的眷眷深情”?(3分) 答:周恩来与邓颖超对海棠的眷眷深情。不仅表现在对海棠花的喜爱,也寄托了他们两 人之间动人心弦的挚爱深情,更表达了两位革命领袖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 理想而奋斗的革命志向。 52周恩来为什么爱在海棠树下散步?(用第二段的原话回答)(1分) 答:“花丰叶茂,姿影绰约。虽然娇媚温柔却不妖冶,有超群绝类之势”,“那沁人心脾 的花香,使夜间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 53第三段中“花枝在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感谢周恩来的夸奖”一句使用的是拟人的 修辞方法。(1分) 54为什么见了放在一个镜框里的海棠花和芍药花,会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1分) 答:因为它很像一幅“对花无语两含情”的静物油画,其中蕴含着亲人的深情厚谊。 55请你介绍海棠花,并画上海棠花的图画。(4分) 海棠花(学名: Malus spectabilis)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 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平原和山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为落叶小乔 木。树皮灰褐色,光滑。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略为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平 钝齿,表面深绿色而有光泽,背面灰绿色并有短柔毛,叶柄细长,基部有两个披针形托叶。 花5-7朵簇生,伞形总状花序,未开时红色,开后渐变为粉红色,多为半重瓣,少有单瓣花 梨果球形,黄绿色。素有“国艳”之誉
每年都是花丰叶茂,姿影绰约。虽然娇媚温柔却不妖冶,有超群绝类之势。我想,当年周恩 来选中这里,定是被这海棠深深地吸引了。每当海棠花开时,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要抽空和 邓颖超一起漫步欣赏那如霞似锦的鲜花。每每工作到深夜,累了,周恩来也爱在海棠树下散 步。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使夜间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于是,一切烦扰和疲劳都被暂时忘却。 有时,周恩来走到海棠树下,赞叹地说:“海棠是一种非常清香的花,人人喜爱。”夜空 中,花枝在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感谢周恩来的夸奖。 海棠花是楚楚动人的,而由此引出的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故事,恐怕比它还要动人。 还记得美国著名作家斯诺的夫人曾谈起,当年,邓颖超送给她一束新鲜的海棠花,并告诉她 这是周恩来生前最喜爱的花。斯诺夫人高兴极了,给花拍了照,然后压在书中保存了起来。 1954 年春,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而这时,周恩来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不能亲临 赏花。于是,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压在书中托人带给周恩来。真是“羁客有家 归不得,对花无语两含情”。看到这蕴含着祖国亲人深情厚谊的海棠花,周恩来十分感动。百忙 之中,他压了一朵芍药花托人带回中南海。回国时,他又把那枝海棠带了回来。邓颖超随即用 一张纸做衬,把海棠和芍药放在一个镜框里挂了起来。人们见了,都以为是一幅静物油画呢! 北京——日内瓦,海棠——芍药花。直到现在,这两枝花还完好地保存着。看到它,会引起人 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啊!深情的海棠! 51.为什么说苏东坡的爱花之情“远不及周恩来与邓颖超对海棠的眷眷深情”?(3 分) 答:周恩来与邓颖超对海棠的眷眷深情。不仅表现在对海棠花的喜爱,也寄托了他们两 人之间动人心弦的挚爱深情,更表达了两位革命领袖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 理想而奋斗的革命志向。 52.周恩来为什么爱在海棠树下散步?(用第二段的原话回答)(1 分) 答:“花丰叶茂,姿影绰约。虽然娇媚温柔却不妖冶,有超群绝类之势”,“那沁人心脾 的花香,使夜间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 53.第三段中“花枝在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感谢周恩来的夸奖”一句使用的是拟人的 修辞方法。(1 分) 54.为什么见了放在一个镜框里的海棠花和芍药花,会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1 分) 答:因为它很像一幅“对花无语两含情”的静物油画,其中蕴含着亲人的深情厚谊。 55.请你介绍海棠花,并画上海棠花的图画。(4 分) 海棠花(学名:Malus spectabilis)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 海拔 50 米至 2,000 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平原和山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为落叶小乔 木。树皮灰褐色,光滑。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略为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平 钝齿,表面深绿色而有光泽,背面灰绿色并有短柔毛,叶柄细长,基部有两个披针形托叶。 花 5-7 朵簇生,伞形总状花序,未开时红色,开后渐变为粉红色,多为半重瓣,少有单瓣花。 梨果球形,黄绿色。素有“国艳”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