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李面建统上业长版松 6.2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6.2.1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1.沿线流量 是指沿线分配给用户的流量。 管网配水情况比较复杂,高峰流量各异。计 算时加以简化。比流量法,假定小用水户的流量 沿线均匀分布。 (1)长度比流量 假定水量沿管网长度均匀流出。管线单位长 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记作qcb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6.2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6.2.1 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1.沿线流量 是指沿线分配给用户的流量。 管网配水情况比较复杂,高峰流量各异。计 算时加以简化。比流量法,假定小用水户的流量 沿线均匀分布。 (1)长度比流量 假定水量沿管网长度均匀流出。管线单位长 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记作qcb
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半国建统业长旅社 6.2.1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6s 7 1/s.m 式中 9,一一管网总最高时设计流量,1/5: ∑9-- 管网中大用水户集中流量的总和,1/s: 双侧配水:取管道实长 ∑I一一配水干管计算总长度,m单侧配水:取管道实长的一半 不配水:计算长度为零 则每一计算管段沿线流量记作qy为: 9y=9cb·1i (11s) 式中1,一一该管段的计算长度, m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6.2.1 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则每一计算管段沿线流量记作qy为:
到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李面建统上业长版松 6.2.1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2)面积比流量 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整个供水面积上。管线 单位面积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面积比流量,记作qmb。 9h-∑91 Imb 11s-m2 ∑和 式∑一一需沿线配水的供水面积总和,m2。 则每一计算管段沿线流量记作qy为: 9y=9mb·A1 (11s) 式中A,一一该管段负担的供水面积,m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6.2.1 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2)面积比流量 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整个供水面积上。管线 单位面积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面积比流量,记作qmb。 则每一计算管段沿线流量记作qy为:
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半国建统业热旅热 6.2.1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每一管段所负担的供水面积可按分角线法和对角 线法划分。 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6.2.1 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每一管段所负担的供水面积可按分角线法和对角 线法划分
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事国建统上业底版社 6.2.1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注意: 1)面积比流量考虑了沿线供水面积(人数)多 少对管线配水的影响,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配水 情况,但计算较麻烦。当供水区域的干管分布比 较均匀时,二者相差很小。这时,用长度比流量 较好。 2)当供水区域内各区卫生设备或人口密度相差 较大时,各区的比流量应分别计算。 3)同一管网,比流量的大小随用水量变化而变 化。各种工况下需分别计算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6.2.1 节点流量分配计算 注意: 1)面积比流量考虑了沿线供水面积(人数)多 少对管线配水的影响,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配水 情况,但计算较麻烦。当供水区域的干管分布比 较均匀时,二者相差很小。这时,用长度比流量 较好。 2)当供水区域内各区卫生设备或人口密度相差 较大时,各区的比流量应分别计算。 3)同一管网,比流量的大小随用水量变化而变 化。各种工况下需分别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