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麦克林托克在专题讨论会上递交 了自己的论文,向科学界报告了她的新理 论 ■当时的遗传学家对此却无法理解,麦克林 托克受到了空前的冷遇
◼ 1951年,麦克林托克在专题讨论会上递交 了自己的论文,向科学界报告了她的新理 论。 ◼ 当时的遗传学家对此却无法理解,麦克林 托克受到了空前的冷遇
■六七十年代,分子遗传学家找到了愈来愈 多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并且发现这些因 子不仅存在于细菌中,同时也存在于较高 等的动物中。 ■到80年代初,麦克林托克提出的理论终于 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 六七十年代,分子遗传学家找到了愈来愈 多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并且发现这些因 子不仅存在于细菌中,同时也存在于较高 等的动物中。 ◼ 到80年代初,麦克林托克提出的理论终于 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人类核DNA约40%来自于转座子,绝大部 分不能进行移动。 ■转座对于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有重要影 响
◼ 人类核DNA约40%来自于转座子,绝大部 分不能进行移动。 ◼ 转座对于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有重要影 响
基因的分子结构 割裂基因( split gene):在真核生物细胞 基因中,编码序列常常被非编码序列隔断, 呈现分裂状。 一个基因通常包括:转录调控区、转录区、 终止子
基因的分子结构 ◼ 割裂基因(split gene):在真核生物细胞 基因中,编码序列常常被非编码序列隔断, 呈现分裂状。 ◼ 一个基因通常包括:转录调控区、转录区、 终止子
■在结构基因的上游存在着决定转录起始的 启动子,它是可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 的特异性DNA序列。 “下序列 “上游序列” (编码序列) 转录起始点 止密码子 启动子 内含子 (间隔序列) 多聚A信号 肇区 5非翻译 3非翻译区
◼ 在结构基因的上游存在着决定转录起始的 启动子,它是可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 的特异性DN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