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本学期授课次序6568(课堂65-66实习6768)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地质年代 教学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地层年代确定方法;了解地壳历史大的阶段划分及其最主要特征,能 熟记地质年代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地层年代确定方法,地质年代表。 教次序 内 计划时间 第十七章地质年代 学程序 第一节地层年代的确定 相对年代的确定 、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的确定 、古地磁测年法 第十七章 第二节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岩石地层单位的概念 第三节地壳历史简述 、前震旦纪 震旦纪和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四、中生代 五、新生代 实习九、参观认识古生物(化石) 作业及思考题 1相对地质年代是依据什么划分的?什么是地层层序律和化石层序律? 2.地质年代表是怎样建立的?默写出各代、纪的名称与代码。 3地壳历史分为哪几个大的阶段?列出各阶段主要的地壳运动。 教学实施经验小记(请写后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本学期授课次序 65-68(课堂 65-66 实习 67-68) 授课班级 课 题 名 称 地质年代 教学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地层年代确定方法;了解地壳历史大的阶段划分及其最主要特征,能 熟记地质年代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地层年代确定方法,地质年代表。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次序 内 容 计划时间 第 十 七 章 .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 第一节 地层年代的确定 一、相对年代的确定 二、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的确定 三、古地磁测年法 第二节 地质年代表 一、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二、岩石地层单位的概念 第三节 地壳历史简述 一、前震旦纪 二、震旦纪和早古生代 三、晚古生代 四、中生代 五、新生代 实习九、参观认识古生物(化石) 作业及思考题: 1.相对地质年代是依据什么划分的?什么是地层层序律和化石层序律? 2.地质年代表是怎样建立的?默写出各代、纪的名称与代码。 3.地壳历史分为哪几个大的阶段?列出各阶段主要的地壳运动。 教学实施经验小记(请写后面)
第十七章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指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分为: 1、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绝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时距今多少年(由同 位素年龄确定)。 在描述地球历史或地质事件的年代时,两者都很重要 第一节地层年代的确定 研究地壳历史的依据 地壳是在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互相矛盾斗争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的。研究地壳的历史,就是研究各种地质作用的演化及其相互关系的 历史。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可以形 成不同的地质构造;产生不同的古地理(沉积环境);引起不同的内、 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可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和外生矿床。内力 地质作用可形成不同的岩浆岩、变质岩以及不同的内生矿床和变质矿 床。内外地质作用的演变还影响着生物的演化史。 所以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生物化石、地质构造是我们研究 地壳历史的依据。也是地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的岩石性质和分布特点(恢 复当时的形成环境) 二、生物化石的特征(时代和环境) 三、地质构造(产生的时间、形成时的环境) 因通过它们的研究,分析它们产生的时间、形成时的环境及其变 化规律,可以了解内外力地质作用发生的时间和发展、演化历史 例如: ①某地区有大片玄武岩分布,说明这个地区曾经发生过地壳运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指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分为: 1、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绝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时距今多少年(由同 位素年龄确定)。 在描述地球历史或地质事件的年代时 ,两者都很重要。 第一节 地层年代的确定 研究地壳历史的依据 地壳是在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互相矛盾斗争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的。研究地壳的历史,就是研究各种地质作用的演化及其相互关系的 历史。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可以形 成不同的地质构造;产生不同的古地理(沉积环境);引起不同的内、 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可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和外生矿床。内力 地质作用可形成不同的岩浆岩、变质岩以及不同的内生矿床和变质矿 床。内外地质作用的演变还影响着生物的演化史。 所以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生物化石、地质构造是我们研究 地壳历史的依据。也是地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的岩石性质和分布特点(恢 复当时的形成环境) 二、生物化石的特征(时代和环境) 三、地质构造(产生的时间、形成时的环境) 因通过它们的研究,分析它们产生的时间、形成时的环境及其变 化规律,可以了解内外力地质作用发生的时间和发展、演化历史。 例如: ①某地区有大片玄武岩分布,说明这个地区曾经发生过地壳运
动,产生了深大断裂,使来自上地壳幔的基性岩浆上升到地表,形成 玄武浆的喷溢活动; ②沉积岩分布区,可说明该地原来可能为河流、湖泊、海洋等洼 沉积区,从而说明该地区曾发生过地壳下沉或构造运动 ③若有大面积片麻岩出露,则说明这里过去曾处于地下深处,可 能经受过大规模的强烈褶皱运动、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以后又 经过上升剥蚀,才得以出露地表。 ④各种生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是在不 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其本身也在不断的演化中, 它们的演变与发展是遵循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的规律。不同 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生物,老地层中生物化石比较低级、简单;新的地 层中,生物化石比较高级、复杂。因此,每一个地质时代的生物群, 都有一定的特点。且有些生物,生存时间短,演化迅速,数量多,分 布广,这种能指示某一地层时代的化石,叫做“标准化石”。我们根 据这些保存在岩石中的“标准化石”就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 由于各种生物的生存,往往只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环境,所以在咸 水、淡水;滨海、浅海、深海;热带、寒带;高山、平原、草原等 各种不同环境中都有其各自的特殊生物。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地层所 含的化石来推测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 ⑤根据不整合、断层的切割情况,褶皱岩层的时代可推定构造运 动的发生时间 根据岩层的产状、断裂的发育程度,岩石变质程度可推断当时的 大地构造环境 如产状平缓、岩相稳定、构造运动不强烈、岩浆活动微弱、变质 作用不发育的地区是处于稳定的地台 相反,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尤其是逆掩断层)、构造变动
动,产生了深大断裂,使来自上地壳幔的基性岩浆上升到地表,形成 玄武浆的喷溢活动; ②沉积岩分布区,可说明该地原来可能为河流、湖泊、海洋等洼 沉积区,从而说明该地区曾发生过地壳下沉或构造运动; ③若有大面积片麻岩出露,则说明这里过去曾处于地下深处,可 能经受过大规模的强烈褶皱运动、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以后又 经过上升剥蚀,才得以出露地表。 ④各种生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是在不 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其本身也在不断的演化中, 它们的演变与发展是遵循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的规律。不同 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生物,老地层中生物化石比较低级、简单;新的地 层中,生物化石比较高级、复杂。因此,每一个地质时代的生物群, 都有一定的特点。且有些生物,生存时间短,演化迅速,数量多,分 布广,这种能指示某一地层时代的化石,叫做“标准化石”。我们根 据这些保存在岩石中的“标准化石”就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 由于各种生物的生存,往往只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环境,所以在咸 水 、淡水;滨海、浅海、深海;热带、寒带;高山、平原、草原等 各种不同环境中都有其各自的特殊生物。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地层所 含的化石来推测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 ⑤根据不整合、断层的切割情况,褶皱岩层的时代可推定构造运 动的发生时间。 根据岩层的产状、断裂的发育程度,岩石变质程度可推断当时的 大地构造环境。 如产状平缓、岩相稳定、构造运动不强烈、岩浆活动微弱、变质 作用不发育的地区是处于稳定的地台。 相反,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尤其是逆掩断层)、构造变动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强烈的地区是地壳活动性大的地槽区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组成地壳的岩石、化石、地质构造来分析研 究地壳的发展历史。 、相对年代的确定 (一)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律:沉积岩是按先后顺序一层层地依次沉积下来的 因此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下老上新),这是确定地 层新老顺序的一般规律,叫地层层序律。 2、化石层序律 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生物的演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岩层中所 含的化石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岩石年代越老,保存的生物化石越原始、 越简单、越低级。岩石年代越新、保存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级。 根据这个原理就导出化石层序律。 化石层序律:根据新老不同的地层中特有的化石(标准化石等), 就可以确定化石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并以化石来确定地层的相对新 老关系的方法 地层层序和化石层序是相辅相成的,利用地层层序律确定地层新 老,可以帮助确定化石的新老;反过来,根据地层中化石的新老,也 可以确定地层的新老层序。这样经过多年的对比积累就能建立起地层 顺序 第二节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建立 如果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地区,发育了自有沉积以来的全部沉积地 层,我们只要把这些地层按先后(新、老)顺序连接起来,就可以得 到地壳形成以来的全部地层层序。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地壳 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往往在某一时间内某一区域的地壳上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强烈的地区是地壳活动性大的地槽区。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组成地壳的岩石、化石、地质构造来分析研 究地壳的发展历史。 一、相对年代的确定 (一)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律:沉积岩是按先后顺序一层层地依次沉积下来的。 因此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下老上新),这是确定地 层新老顺序的一般规律,叫地层层序律。 2、化石层序律: 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生物的演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岩层中所 含的化石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岩石年代越老,保存的生物化石越原始、 越简单、越低级。岩石年代越新、保存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级。 根据这个原理就导出化石层序律。 化石层序律:根据新老不同的地层中特有的化石(标准化石等), 就可以确定化石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并以化石来确定地层的相对新 老关系的方法。 地层层序和化石层序是相辅相成的,利用地层层序律确定地层新 老,可以帮助确定化石的新老;反过来,根据地层中化石的新老,也 可以确定地层的新老层序。这样经过多年的对比积累就能建立起地层 顺序。 第二节 地质年代表 一、地质年代表建立 如果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地区,发育了自有沉积以来的全部沉积地 层,我们只要把这些地层按先后(新、老)顺序连接起来,就可以得 到地壳形成以来的全部地层层序。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地壳 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往往在某一时间内某一区域的地壳上
升,沉积作用就间断,早期形成的地层还会遭受风化剥蚀;而在别 地区的地壳则可能处于下降接受沉积,然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原来 的沉积区可能上升遭受风化剥蚀,而原来风化剥蚀地区则可下降接受 沉积。另外地壳运动的影响还可使形成的地层发生倒转,甚至缺失破 坏,致使地层零乱和残缺,因此,要想在一个地区找到完整的全部地 层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我们只有把不同地区的沉积地层,根据化石和岩性(主要是化石) 进行详细分析和对比,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先、后(新、老) 顺序连接起来,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地层系统 全球性的地层系统就是地层系统表(简称地层表) 在地层系统表的基础上结合同位素年龄、生物的演化阶段、大的 构造运动等,将地壳的全部历史划分成若干个自然阶段,这就是地质 年代,再按新老顺序排列起来,并进行地质编年就构成地质年代表。 地质工作者把地壳历史划分二个宙(隐生宙、显生宙),宙之下 划分为代(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新生代),代之下又可划分为 若干个纪,每个纪又分为两个或三个世,世以下分期,期以下分时。 与地质年代单位相对应的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阶、带、 表中列出了它们的对应关系。 地质年代单位 宙代|纪世期时 年代地层单位 宇界|系统阶|带 例如:寒武纪所形成的地层叫寒武系,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叫古生 界。 1宙一般是以生物演化来划分的。 2代一般是以生物演化和大的地壳运动划分的。 3纪、世一般是以生物演化和古地理环境变化来划分的
升,沉积作用就间断,早期形成的地层还会遭受风化剥蚀;而在别一 地区的地壳则可能处于下降接受沉积,然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原来 的沉积区可能上升遭受风化剥蚀,而原来风化剥蚀地区则可下降接受 沉积。另外地壳运动的影响还可使形成的地层发生倒转,甚至缺失破 坏,致使地层零乱和残缺,因此,要想在一个地区找到完整的全部地 层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我们只有把不同地区的沉积地层,根据化石和岩性(主要是化石) 进行详细分析和对比,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先、后(新、老) 顺序连接起来,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地层系统。 全球性的地层系统就是地层系统表(简称地层表) 在地层系统表的基础上结合同位素年龄、生物的演化阶段、大的 构造运动等,将地壳的全部历史划分成若干个自然阶段,这就是地质 年代,再按新老顺序排列起来,并进行地质编年就构成地质年代表。 地质工作者把地壳历史划分二个宙(隐生宙、显生宙),宙之下 划分为代(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新生代),代之下又可划分为 若干个纪,每个纪又分为两个或三个世,世以下分期,期以下分时。 与地质年代单位相对应的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阶、带、 时。 表中列出了它们的对应关系。 地质年代单位 宙 代 纪 世 期 时 年代地层单位 宇 界 系 统 阶 带 例如:寒武纪所形成的地层叫寒武系,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叫古生 界。 1.宙一般是以生物演化来划分的。 2.代一般是以生物演化和大的地壳运动划分的。 3.纪、世一般是以生物演化和古地理环境变化来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