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本学期授课次序576课堂57-58实习59-60)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岩浆活动方式及产物;初步掌握喷出岩和侵入岩产状的基 本特征;初步掌握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分类及常见岩浆岩的识别。初步了解内生矿 床的类型及特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岩浆活动方式及产物;岩浆岩体的产状特征;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教次序 内 容 计划时间 第十五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第一节喷出作用 、火山构造 、火山喷出物 序五 、火山喷发类型 章 四、现代火山的分布 设|岩 第二节侵入作用 浆 、深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 作 浅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 第三节岩浆岩的成分 岩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第四节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岩浆岩的结构 岩浆岩的构造 第五节岩浆岩的分类 第六节常见岩浆岩 第七节岩浆作用与内生矿床 实习七、常见岩浆岩 作业及思考题 1什么是岩浆作用?有哪几种活动方式?各形成什么岩类? 2火山喷出物及其特征? 3.常见岩浆岩的结构、构造有哪些? 4岩浆岩的分类。 5绘制一幅地质剖面图,表示岩浆岩体的主要产状,并加以注记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本学期授课次序 57-60(课堂 57-58 实习 59-60) 授课班级 课 题 名 称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岩浆活动方式及产物;初步掌握喷出岩和侵入岩产状的基 本特征;初步掌握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分类及常见岩浆岩的识别。初步了解内生矿 床的类型及特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岩浆活动方式及产物;岩浆岩体的产状特征;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次序 内 容 计划时间 第 十 五 章 岩 浆 作 用 与 岩 浆 岩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第一节 喷出作用 一、火山构造 二、火山喷出物 三、火山喷发类型 四、现代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 侵入作用 一、深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 二、浅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 第三节 岩浆岩的成分 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第四节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一、岩浆岩的结构 二、岩浆岩的构造 第五节 岩浆岩的分类 第六节 常见岩浆岩 第七节 岩浆作用与内生矿床 实习七、常见岩浆岩 作业及思考题: 1.什么是岩浆作用?有哪几种活动方式?各形成什么岩类? 2.火山喷出物及其特征? 3.常见岩浆岩的结构、构造有哪些? 4.岩浆岩的分类。 5.绘制一幅地质剖面图,表示岩浆岩体的主要产状,并加以注记
第十五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形成、活动以及冷凝的全部过程。 岩浆作用的方式有两种:1、喷出作用(火山作用)2、侵入作用。 第一节喷出作用 、火山活动(附照片) 1火山的结构猛烈喷发(主要为酸性熔浆喷发) 2火山喷发现象 宁静喷发(主要为基性熔浆喷发) 二、火山喷出物(附照片) 气态喷出物:主要是水蒸气占(60~90%) 2.液态喷出物:主要是熔浆,其次为热水溶液。 3.固态喷出物:主要是猛烈喷发的产物。常形成火山弹、火山集 块、火山砾、火山灰(凝灰岩) 三、火山喷发类型(附照片) 1裂隙式火山 2中心式火山 另外根据现代火山喷发活动的情况分为: 1活火山2死火山3.休眠火山 四、古火山地质特征 1.古火山机构:火山口、火山颈、寄生火山岩简、破火山口等。 但一般较难保存,主要根据见到的火山碎属岩和火山岩进行判断。 2喷发旋回:猛烈喷发、宁静喷发、间歇阶段为一个喷发旋回, 常多次反复
第十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形成、活动以及冷凝的全部过程。 岩浆作用的方式有两种:1、喷出作用(火山作用)2、侵入作用。 第一节 喷出作用 一、火山活动(附照片) 1.火山的结构 猛烈喷发(主要为酸性熔浆喷发) 2.火山喷发现象 宁静喷发(主要为基性熔浆喷发) 二、火山喷出物(附照片) 1.气态喷出物:主要是水蒸气占(60~90%) 2.液态喷出物:主要是熔浆,其次为热水溶液。 3.固态喷出物:主要是猛烈喷发的产物。常形成火山弹、火山集 块、火山砾、火山灰(凝灰岩) 三、火山喷发类型(附照片) 1.裂隙式火山 2.中心式火山 另外根据现代火山喷发活动的情况分为: 1.活火山 2.死火山 3.休眠火山 四、古火山地质特征 1.古火山机构:火山口、火山颈、寄生火山岩简、破火山口等。 但一般较难保存,主要根据见到的火山碎属岩和火山岩进行判断。 2.喷发旋回:猛烈喷发、宁静喷发、间歇阶段为一个喷发旋回, 常多次反复
3火山岩体(喷出岩)结构(附照片) ①放射状断裂 ②环状断裂 ③柱状节理 4气孔状、杏仁状、绳状构造 5隐晶质、玻璃质结构 五、现代火山的分布(附图)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0多座活火山,2000多座死火山,主要分 布在下列地带: 1环太平洋带:即板块俯冲带 2地中海——印尼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即板块闭合带。 3洋中脊和东非大裂谷及红海沿岸:即板块增生带。 第二节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一一深部岩浆向上运动,侵入到周围岩石而来到达 地表便冷凝,结晶形成岩石的作用,分深成侵入(深度>5km的岩 浆侵入活动,形成深成岩)和浅成侵入(深度<5km的岩浆侵入活 动,形成浅成岩)。 、深层侵入岩体的产状和特征(附图) 1.岩基—一是巨大的不规则窟窿状侵入岩体,面积常达几百至上 万平方公里,愈往深处面积愈大。 特征:
3.火山岩体(喷出岩)结构(附照片) ①放射状断裂 ②环状断裂 ③柱状节理 4.气孔状、杏仁状、绳状构造 5.隐晶质、玻璃质结构 五、现代火山的分布(附图)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 8000 多座活火山,2000 多座死火山,主要分 布在下列地带: 1.环太平洋带:即板块俯冲带 2.地中海——印尼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即板块闭合带。 3.洋中脊和东非大裂谷及红海沿岸:即板块增生带。 第二节 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动,侵入到周围岩石而来到达 地表便冷凝,结晶形成岩石的作用,分深成侵入(深度>5km 的岩 浆侵入活动,形成深成岩)和浅成侵入(深度<5km 的岩浆侵入活 动,形成浅成岩)。 一、深层侵入岩体的产状和特征(附图) 1.岩基——是巨大的不规则窟窿状侵入岩体,面积常达几百至上 万平方公里,愈往深处面积愈大。 特征:
①面积巨大(大于100平方公里)主要为酸性岩浆岩。 ②使围岩发生变质作用。 ③有时能俘获围岩碎块形成捕掳体 2.岩株一一是较小的侵入岩(小于100平方公里)。特征 ①是岩基的分枝,在深部与岩基相连。 ②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到几平方公里 ③主要为酸性岩浆岩 浅成侵入岩体的产状及特征(附图) 岩床一一是岩浆侵入到用围岩的层面之间呈板状的浅成侵入 体。特征: ①岩床的上下两面和围岩的层面近于平行,厚度较均匀。 ②通常为基性岩浆所形成的。 2岩盘、岩盖一—岩浆上升后顺着近于水平的岩层侵入,如形态 是顶平下凹的盘状称为岩盘(岩盆);如形态是底平上凸的盖状称 为岩盖。多为中酸性侵入岩体 岩脉和岩墙—岩浆沿围岩裂隙侵入并冷凝而形成的狭长形浅成 侵入体。规模较大,较整齐,产状近直立的,趁为岩墙。各类型岩浆 都能形成。 第三节岩浆岩的成分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实际上和岩浆的成分大体一致,虽然几乎包括 了地壳中各种元素,但它们的含量相差极为悬殊,其中以0、Si、Al
①面积巨大(大于 100 平方公里)主要为酸性岩浆岩。 ②使围岩发生变质作用。 ③有时能俘获围岩碎块形成捕掳体。 2.岩株——是较小的侵入岩(小于 100 平方公里)。特征: ①是岩基的分枝,在深部与岩基相连。 ②面积小于 100 平方公里到几平方公里。 ③主要为酸性岩浆岩 二、浅成侵入岩体的产状及特征(附图) 1.岩床——是岩浆侵入到用围岩的层面之间呈板状的浅成侵入 体。特征: ①岩床的上下两面和围岩的层面近于平行,厚度较均匀。 ②通常为基性岩浆所形成的。 2.岩盘、岩盖——岩浆上升后顺着近于水平的岩层侵入,如形态 是顶平下凹的盘状称为岩盘(岩盆);如形态是底平上凸的盖状称 为岩盖。多为中酸性侵入岩体 岩脉和岩墙——岩浆沿围岩裂隙侵入并冷凝而形成的狭长形浅成 侵入体。规模较大,较整齐,产状近直立的,趁为岩墙。各类型岩浆 都能形成。 第三节 岩浆岩的成分 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实际上和岩浆的成分大体一致,虽然几乎包括 了地壳中各种元素,但它们的含量相差极为悬殊,其中以 O、Si、Al
Fe、Ca、Na、K、Mg、Ti等元素的含量最多,占组成岩浆岩元素总量 的99%以上。若以氧化物计,则以SiO2(59.14%)、A1203(15.34%)、 Fe0(3.80%)、Fe203(3.08%)、Ca0(5.08%)、Na20(3.84‰)、K0(3.13%)、 Mg0(3.49%)、H20(1.15%)、Ti02(1.05%等为主,同样也占总量的99% 以上。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其中最多的是长石、石英、 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以上石英属于氧化物)、占岩浆岩 矿物总含量的99%,所以称之为岩浆岩的重要造岩矿物。其中颜色 较浅的,称浅色矿物,因以二氧化硅和钾、钠的铝硅酸盐类为主,又 称硅铝(长英质)矿物,如石英、长石等;其中颜色较深的,称暗色 矿物,因以含铁、镁的硅酸盐类为主,又称铁镁质矿物,如黑云母、 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硅铝矿物和铁镁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比例,不仅影响岩石的 颜色,而且影响岩石的比重。一般说,岩石从超基性到酸性,铁镁矿 物逐渐减少,而硅铝矿物则逐渐增多,故岩石颜色越来越浅,比重越 来越小。 1922年美国鲍温N·L. Bowen,1887-1956)在实验室观察相当 玄武岩熔浆的冷却结晶过程并结合野外观察,得出玄武岩岩浆造岩矿 物的结晶顺序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称为鲍温反应系列。 从高温到低温岩浆结晶过程包括两个并行的演化系列:(附图)
Fe、Ca、Na、K、Mg、Ti 等元素的含量最多,占组成岩浆岩元素总量 的 99%以上。若以氧化物计,则以 SiO2(59.14%)、Al2O3(15.34%)、 FeO(3.80%)、Fe203(3.08%)、CaO(5.08%)、Na2O(3.84%)、K20(3.13%)、 Mg0(3.49%)、H2O(1.15%)、TiO2(1.05%)等为主,同样也占总量的 99% 以上。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其中最多的是长石、石英、 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以上石英属于氧化物)、占岩浆岩 矿物总含量的 99%,所以称之为岩浆岩的重要造岩矿物。其中颜色 较浅的,称浅色矿物,因以二氧化硅和钾、钠的铝硅酸盐类为主,又 称硅铝(长英质)矿物,如石英、长石等;其中颜色较深的,称暗色 矿物,因以含铁、镁的硅酸盐类为主,又称铁镁质矿物,如黑云母、 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硅铝矿物和铁镁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比例,不仅影响岩石的 颜色,而且影响岩石的比重。一般说,岩石从超基性到酸性,铁镁矿 物逐渐减少,而硅铝矿物则逐渐增多,故岩石颜色越来越浅,比重越 来越小。 1922 年美国鲍温(N·L.Bowen,1887—1956)在实验室观察相当 玄武岩熔浆的冷却结晶过程并结合野外观察,得出玄武岩岩浆造岩矿 物的结晶顺序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称为鲍温反应系列。 从高温到低温岩浆结晶过程包括两个并行的演化系列:(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