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级的划分是根据粒度大小和测试目的确定的,我国工矿企业将 矿尘粒级划分为4级:小于2um、2~5um、5~10um和大于 10um。 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矿尘总量 中微细颗粒多,所占比例大时,称为高分散度矿尘;反之,如果 矿尘中粗大颗粒多,所占比例大,就称作低分散度矿尘。矿尘的 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
粒级的划分是根据粒度大小和测试目的确定的,我国工矿企业将 矿尘粒级划分为4级:小于2μm、2~5μm、5~10μm和大于 10μm 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矿尘总量 中微细颗粒多,所占比例大时,称为高分散度矿尘;反之,如果 矿尘中粗大颗粒多,所占比例大,就称作低分散度矿尘。矿尘的 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
4、矿尘的湿润性 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 亲水性矿尘:容易被水湿润 疏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 5、矿尘的荷电性 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粒带有电荷, 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 6、矿尘的光学特性 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性能
4、矿尘的湿润性 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 亲水性矿尘:容易被水湿润 疏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 5、矿尘的荷电性 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粒带有电荷, 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 6、矿尘的光学特性 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性能
第二节矿山尘肺病 、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 尘肺病:以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 征的肺股市部疾病。 、尘肺类的分类 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1)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 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 (2)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 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 矿工 (3)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 多为长期单一的在媒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第二节 矿山尘肺病 一、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 尘肺病:以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 征的肺股市部疾病。 1、尘肺类的分类 (1) 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 (2) 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 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 (3) 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 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性碰撞作用 使大于10μ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 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 使5~10μ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 随痰排出体外。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 使部分2~5μ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 级排出体外。 (4)粒度为2μm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内后,一部分可随呼 气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內的粉 尘仅占总吸入量的1%~2%以下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性碰撞作用 使大于10μ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 使5~10μ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 随痰排出体外。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 使部分2~5μ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 (4)粒度为2μm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内后,一部分可随呼 气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内的粉 尘仅占总吸入量的1%~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