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 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1、风量分配基本定律——三大定律 、网络图及网络特性 1简单网络 2)角联及复杂网络 3、网络的动态分析 4、矿井风量调节 5、计算机解算复杂网络
第五章 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 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1、风量分配基本定律----三大定律 2、网络图及网络特性 1)简单网络 2)角联及复杂网络 3、网络的动态分析 4、矿井风量调节 5、计算机解算复杂 网络
第五章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 矿井通风系统是由纵横交错的井巷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用图论的 方法对通风系统进行抽象描述,把通风系统变成一个由线、点及其 属性组成的系统,称为通风网络。 第一节风量分配基本规律 、矿井通风网络与网络图 (一)矿井通风网络 7 通风网络图: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来表示通风网络。 1.分支(边、弧):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 段,线段的方向代表井巷中的风流方向。每条分 支可有一个编号,称为分支号。 2.节点(结点、顶点):是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 3.路(通路、道路):是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支首尾相连而成的线 路。如图中,1-2-5、1-2-4-6和1-3-6等均是通路。 4.回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称为回路。 如图中,2-4-3、2-5—6-3和1-3—6-7
第五章 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 矿井通风系统是由纵横交错的井巷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用图论的 方法对通风系统进行抽象描述,把通风系统变成一个由线、点及其 属性组成的系统,称为通风网络。 第一节 风量分配基本规律 一、矿井通风网络与网络图 (一)矿井通风网络 通风网络图: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来表示通风网络。 1. 分支(边、弧):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 段,线段的方向代表井巷中的风流方向。每条分 支可有一个编号,称为分支号。 2. 节点(结点、顶点):是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 3. 路(通路、道路):是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支首尾相连而成的线 路。如图中,1-2-5、1-2-4-6和1-3-6等均是通路。 4. 回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称为回路。 如图中,2-4-3、2-5-6-3和1-3-6-7 3 4 2 1 5 1 2 3 4 5 6 7
5、树:是指任意两节点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殊 图。由于这类图的几何形状与树相似,故得名。树中的分支称为树 枝。包含通风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树称为其生成树,简称树。 (二)矿井通风网络图 特点:1)通风网络图只反映风流方向及节点与分支间的相互关系, 节点位置与分支线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 2)能清楚地反映风流的方向和分合关系,并且是进行各种通风计算 的基础,因此是矿井通风管理的一种重要图件。 网络图两种类型:一种是与通风系统图形状基本一致的网络图,如图 5-1-3所示;另一种是曲线形状的网络图,如图5-1-4所示。但一般 常用曲线网络图。绘制步骤: (1)节点编号在通风系统图上给井巷的交汇点标上特定的节点号。 (2)绘制草图在图纸上画出节点符号,并用单线条(直线或弧线) 连接有风流连通的节点。 (3)图形整理按照正确、美观的原则对网络图进行修改
5、 树:是指任意两节点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殊 图。由于这类图的几何形状与树相似,故得名。树中的分支称为树 枝。包含通风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树称为其生成树,简称树。 (二)矿井通风网络图 特点:1)通风网络图只反映风流方向及节点与分支间的相互关系, 节点位置与分支线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 2)能清楚地反映风流的方向和分合关系,并且是进行各种通风计算 的基础,因此是矿井通风管理的一种重要图件。 网络图两种类型:一种是与通风系统图形状基本一致的网络图,如图 5-1-3所示;另一种是曲线形状的网络图,如图5-1-4所示。但一般 常用曲线网络图。绘制步骤: (1) 节点编号 在通风系统图上给井巷的交汇点标上特定的节点号。 (2) 绘制草图 在图纸上画出节点符号,并用单线条(直线或弧线) 连接有风流连通的节点。 (3) 图形整理 按照正确、美观的原则对网络图进行修改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原则: (1)用风地点并排布置在网络图中部,进风节点位于其下边;回 风节点在网络图的上部,风机出口节点在最上部; (2)分支方向基本都应由下至上; (3)分支间的交叉尽可能少; (4)网络图总的形状基本为“椭圆”形。 (5)合并节点,某些距离较近、阻力很小的几个节点,可简化为 一个节点。 (6)并分支,并联分支可合并为一条分支。 二、风量平衡定律 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稳态通风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某节点的空 气质量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空气质量;或者说,流入与流出某节点 的各分支的质量流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M,=0
通风网络图的绘制原则: (1) 用风地点并排布置在网络图中部,进风节点位于其下边;回 风节点在网络图的上部,风机出口节点在最上部; (2)分支方向基本都应由下至上; (3) 分支间的交叉尽可能少; (4) 网络图总的形状基本为“椭圆”形。 (5)合并节点,某些距离较近、阻力很小的几个节点,可简化为 一个节点。 (6)并分支,并联分支可合并为一条分支。 二、风量平衡定律 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稳态通风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某节点的空 气质量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空气质量;或者说,流入与流出某节点 的各分支的质量流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Mi = 0
若不考虑风流密度的变化,则流入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支的体积 流量(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O 图a 图b (8 如图a,节点4处的风量平衡方程为 14+Q24+34-Q45-46=0 将上述节点扩展为无源回路,则上述风量平衡定律依然成立。如 图b所示,回路2-4-5-7-2的各邻接分支的风量满足如下关系: 2+C3-4-06-918=0
若不考虑风流密度的变化,则流入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支的体积 流量(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如图a,节点4处的风量平衡方程为: 将上述节点扩展为无源回路,则上述风量平衡定律依然成立。如 图b所示,回路2-4-5-7-2的各邻接分支的风量满足如下关系: Qi = 0 Q1−4 +Q2−4 +Q3−4 −Q4−5 −Q4−6 = 0 Q1−2 +Q3−4 −Q5−6 −Q7−8 = 0 1 6 5 2 4 3 图a 4 2 1 7 8 3 5 6 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