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实证分析的结论: 基本定论是: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即使对经济发 展有某些刺激作用,也是短时期的,并以积累更大矛盾 为代价。据对全世界170个国家的统计,长期处于双高型 (高通货膨胀率、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国家几乎没有, 即使有,暂时出现的正效应也是以有效需求的不足为前 提条件的。而且,短期双高之后,有的国家则长期陷入 滞胀状态而不能自拔
⚫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实证分析的结论: 基本定论是: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即使对经济发 展有某些刺激作用,也是短时期的,并以积累更大矛盾 为代价。据对全世界170个国家的统计,长期处于双高型 (高通货膨胀率、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国家几乎没有, 即使有,暂时出现的正效应也是以有效需求的不足为前 提条件的。而且,短期双高之后,有的国家则长期陷入 滞胀状态而不能自拔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关系(单位:%)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87 工业生产平消费物价平工业生产平消费物价平工业生产平消费物价平工业生产平消费物价平 均年增长率均年增长率均年增长率均年增长率均年增长率均年增长率均年增长率均年增长率 美国 4.0 21 5.0 2.7 33 7.8 2.7 3.4 日本 16.2 4.0 13.7 5.7 4.7 9.0 3.4 0.9 联邦德国 9.8 1.9 5.2 2.6 2.0 5.1 0.6 2.9 法国 6.4 5.5 4.9 4.0 2.8 9.6 0.6 7.3 英国 2.9 4.2 2.8 3.9 1.0 10.2 1.9 5.9 意大利 8.8 2.7 7.2 3.9 11 14.1 0.5 10.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关系(单位:%)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979一1988年) 单位:% 项目 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 关系 年度 (%) (%) 1979 2.0 7.0 低高型: 1980 6.0 6.4 通货膨胀率年均为2.73%; 1981 2.4 4.9 经济增长率年均为7.95%。 1982 1.9 8.3 1983 1.3 9.1 1984 2.8 12.0 1985 8.8 12.3 双高型: 1986 6.0 7.4 通货膨胀率年均为10.15%; 1987 7.3 9.3 经济增长率年均为10.10%。 1988 18.5 11.4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979—1988年) 单位:%
2.强制储蓄效应 ●定义:所谓强制储蓄是指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 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 货膨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增加全社会的储蓄 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又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
⚫定义:所谓强制储蓄是指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 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 货膨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增加全社会的储蓄 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又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2.强制储蓄效应
©有害论:强制储蓄可以扩大政府投资,但由于物价 水平的上涨和实际利率的下降,其结果会使民间消 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减少,导致民间资本积累速度下 降,并使企业历年所累积的折旧不能满足设备更新 需要,从而减少民间资本存量。民间资本和投资的 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强制储蓄的 部分。因此,强制储蓄的结果不会带来社会总投资 的扩大。 0
⚫有害论:强制储蓄可以扩大政府投资,但由于物价 水平的上涨和实际利率的下降,其结果会使民间消 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减少,导致民间资本积累速度下 降,并使企业历年所累积的折旧不能满足设备更新 需要,从而减少民间资本存量。民间资本和投资的 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强制储蓄的 部分。因此,强制储蓄的结果不会带来社会总投资 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