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所有人员都应当被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从而使他们能够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并使他们 树立参与意识,提高能动性并作出承诺。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5.5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当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并赋予权限,以使其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监视、评价 和协调,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和高效地运行并得到改进。管理者代表应当将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事 宜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并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5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 权限: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事宜的外部联络 553内部沟通 组织的管理者应当规定并实施一个有效和高效的过程,以便沟通质量方针、要求、目标及完成状况。 沟通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进行业绩改进,并有助于组织内人员直接参与质量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应当积 极鼓励组织内人员进行反馈和沟通,并将其作为一种使其人员充分参与的手段。 沟通活动可包括 在工作区域内由管理者引导的沟通 小组简要情况介绍会或其他会议,如成绩表彰会 布告栏、内部刊物和(或)杂志 声像和电子媒体,如电子邮件和网址; 组织内人员的调查表和建议书。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53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6管理评审 56.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当开展管理评审活动,使其不仅限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验证,且应 扩展为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对体系效率进行评价的过程。受到最高管理者领导作用激励的管理评审应当成 为交换新观念、对输入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和评价的平台
组织的所有人员都应当被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从而使他们能够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并使他们 树立参与意识,提高能动性并作出承诺。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5.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当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并赋予权限,以使其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监视、评价 和协调,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和高效地运行并得到改进。管理者代表应当将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事 宜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并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5.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 权限: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事宜的外部联络。 5.5.3 内部沟通 组织的管理者应当规定并实施一个有效和高效的过程,以便沟通质量方针、要求、目标及完成状况。 沟通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进行业绩改进,并有助于组织内人员直接参与质量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应当积 极鼓励组织内人员进行反馈和沟通,并将其作为一种使其人员充分参与的手段。 沟通活动可包括: ——在工作区域内由管理者引导的沟通; ——小组简要情况介绍会或其他会议,如成绩表彰会; ——布告栏、内部刊物和(或)杂志; ——声像和电子媒体,如电子邮件和网址; ——组织内人员的调查表和建议书。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当开展管理评审活动,使其不仅限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验证,且应 扩展为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对体系效率进行评价的过程。受到最高管理者领导作用激励的管理评审应当成 为交换新观念、对输入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和评价的平台
为使管理评审给组织带来增值,最高管理者应当通过系统的基于质量管理原则的评审,对产品实现 和支持过程的业绩进行控制。评审的频次应当视组织的需求而定。评审过程的输入应当导致超越质量管 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输出。评审的输出应当提供用于组织进行业绩改进策划的数据 GBI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6管理评审 5.6.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的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4) 562评审输入 为了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有效性,评审的输入应当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并应当包括: 质量目标和改进活动的状况和结果 管理评审措施项目的状况: 审核和组织自我评定的结果 相关方满意程度的反馈,甚至可能是他们提出的观点 与市场有关的因素,如技术、研究和开发以及竞争对手的业绩等 水平对比活动的结果 一供方的业绩 新的改进机会 不合格的过程和产品的控制 市场评估及战略 战略合作活动的状况 质量活动的经济效果 可能影响组织的其他因素,如财务、社会或环境条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GBI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6.2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改建的建议 563评审输出 通过扩展管理评审的范围,使之超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验证,最高管理者可将管理评审的输出作为 过程改进的输入。最高管理者也可将评审过程作为识别组织业绩改进机会的强有力工具。评审计划应当 有利于及时为组织的战略策划方案提供数据。经过选择的输出应当加以传达,以便向组织内人员表明管
为使管理评审给组织带来增值,最高管理者应当通过系统的基于质量管理原则的评审,对产品实现 和支持过程的业绩进行控制。评审的频次应当视组织的需求而定。评审过程的输入应当导致超越质量管 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输出。评审的输出应当提供用于组织进行业绩改进策划的数据。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的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 4.2.4)。 5.6.2 评审输入 为了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有效性,评审的输入应当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并应当包括: ——质量目标和改进活动的状况和结果; ——管理评审措施项目的状况; ——审核和组织自我评定的结果; ——相关方满意程度的反馈,甚至可能是他们提出的观点; ——与市场有关的因素,如技术、研究和开发以及竞争对手的业绩等; ——水平对比活动的结果; ——供方的业绩; ——新的改进机会; ——不合格的过程和产品的控制; ——市场评估及战略; ——战略合作活动的状况; ——质量活动的经济效果; ——可能影响组织的其他因素,如财务、社会或环境条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5.6.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改建的建议。 5.6.3 评审输出 通过扩展管理评审的范围,使之超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验证,最高管理者可将管理评审的输出作为 过程改进的输入。最高管理者也可将评审过程作为识别组织业绩改进机会的强有力工具。评审计划应当 有利于及时为组织的战略策划方案提供数据。经过选择的输出应当加以传达,以便向组织内人员表明管
理评审过程如何导致使组织获益的新目标 为了提高效率,其他的输出可包括: 一产品和过程的业绩目标 组织的业绩改进目标: 对组织结构和资源的适宜性的评价 营销、产品以及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战略和切入点; 一针对己识别的风险所制定的预防和减少损失的计划 有关组织未来需求的战略策划信息 评审记录应当充分,以便追溯和促进对管理评审过程自身的评价,从而确保其持续有效性和为组织 增值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63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有关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资源需求 6资源管理 6.1通用指南 6.1.1引言 最高管理者应当确保识别并获得实施组织战略和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这包括运行和改进质 量管理体系以及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所需的资源,它们可以是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 供方和合作者、自然资源以及财务资源 61.2需考虑的事项 为改进组织的业绩,管理者应当对资源作如下考虑: 一针对机会和约束条件,有效、高效并及时地提供资源 有形资源,如已改进的实现和支持设施 无形资源,如知识财产; 鼓励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和机制 组织结构,包括项目和矩阵管理的需求; 信息管理和技术 通过注重培训、教育和学习来提高组织内人员的能力 培养组织未来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和形象 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对未来的资源需求进行策划
理评审过程如何导致使组织获益的新目标。 为了提高效率,其他的输出可包括: ——产品和过程的业绩目标; ——组织的业绩改进目标; ——对组织结构和资源的适宜性的评价; ——营销、产品以及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战略和切入点; ——针对已识别的风险所制定的预防和减少损失的计划; ——有关组织未来需求的战略策划信息。 评审记录应当充分,以便追溯和促进对管理评审过程自身的评价,从而确保其持续有效性和为组织 增值。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5.6.3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有关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6 资源管理 6.1 通用指南 6.1.1 引言 最高管理者应当确保识别并获得实施组织战略和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这包括运行和改进质 量管理体系以及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所需的资源,它们可以是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 供方和合作者、自然资源以及财务资源。 6.1.2 需考虑的事项 为改进组织的业绩,管理者应当对资源作如下考虑: ——针对机会和约束条件,有效、高效并及时地提供资源; ——有形资源,如已改进的实现和支持设施; ——无形资源,如知识财产; ——鼓励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和机制; ——组织结构,包括项目和矩阵管理的需求; ——信息管理和技术; ——通过注重培训、教育和学习来提高组织内人员的能力; ——培养组织未来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和形象; ——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对未来的资源需求进行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