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正是为认识久已湮失的殷商古史开拓了道路。1925年,王国维先 生在清华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首云“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 题”,接着批评了信古、疑古两种倾向的缺点,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 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 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 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所说“地下之 材料”,首先便是甲骨文。以二重证据法为指导的《古史新证》,综合了 王国维自己研究甲骨文的卓越成果,为以甲骨文研究历史树立了范例。 《甲骨征史》这部书就是沿着《古史新证》开辟的方向作出的新的发 展。书中各篇广泛涉及由甲骨文探索历史遇到的种种重要问题,如商 王世系、祭祀、历法、农业、职官、方国以及社会阶层等,都是以“地下之 材料”甲骨文与“纸上之材料”历史文献,彼此印证,得出富于创新性的 论点。这样的研究途径,正是甲骨学正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甲骨学以往被认为是中国古文字学的一个分支,但经过百年来的 生长壮大,这一学科业已蔚为大国。只要翻阅前两年编成出版的《百年 甲骨学论著目》,即可认识到甲骨学的内涵外延,不是专家无法尽其底 蕴。记得张政烺先生讲过,研究甲骨只有胡厚宣先生是专家,因为胡先 生以一生心力投入甲骨研究,真正称得起专门名家。刘桓硕士专心研 究甲骨学,也已有很长时间了,他的论作告诉我们,尽管客观条件有一 定限制,在不屈不挠的工作之下,还是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在质与量两 方面都非常显著的成绩。 捧读《甲骨征史》,我认为应当感谢作者为完成这部书所费的辛勤, 也要感谢出版社各位先生为出版这部不易印制的书所做的努力。 李学勤 2002年8月19日晨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 -2
目录 卜锌所见来自各方国的被奴役者 1. 甲骨金文中所见的鬼方犬戎与研犹 28 殷代德方说 3. 般周时期的北土与北方 件 关于般历岁首之月的烤证 87 说般代来耕过程的几个问向题 15 卜辞社根说 l37. 锌勿牛说 162. 说大示与“笔示” 188. 试释祭与“某材其牢” 209 释甲骨文衍字兼说大保篮铭的考释 228. 1—
般代史官及其相关向题 251、 试说“多生”“百生”与婚媾 275. 说高祖嘎—一菲探商族源问题 287. 甲骨文昌字一解 304. 说卧辞旧字的几个词语 312. 解读利篮铭文 339. 说武丁时的一次南征 360. 附录 释失 380. 释虽 386. 释联伐关伐” 390. 读卜辞札记 392. 释黍 398. 释辉 404. 一2-
释空竿” 410 拜宁补释 414、 后记 417、 -3
卜辞所见耒自各方国的被奴役者 在般墟卜辞中,常见标以方国部族之名的被奴 役者,处于般代社会的最底层。这类人数甚多境遇甚 差、备受虐待的被奴役者,以往曾有学者称之为种族奴 隶是般人通过或李和掳棕得率的.尽管古书上透 露,夏族和商族奴役本族人的途径早就辟出,但这类 来自本族的被奴役者毕竟为数寥寥,占非商族的被 奴役者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本文拟就辞中所见 的来自各方国的被奴役者做一些研究,以期于认识 般代社会制度的某一方面及明确奴隶的范畴有所 神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