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786 座位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初级经济学 试题 2016年1月 题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 添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A.销售收益增加 B.销售收益不变 C.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A.满足程度 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边际效用 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 入.两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B.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人的比率 C.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要素投人的边际产品的比率 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人的比率 1969
试卷代号 :2786 座位号rn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5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初级经济学试题 2016 E J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计 30 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 添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 A. 销售收益增加 B.销售收益不变 c.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八.满足程度 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 边际效用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3.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 λ. 两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B.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c.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的比率 D. 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1969
4.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 得到的最高收入,是指() A.会计成本 B.隐成本 C.机会成本 D.显成本 .全部成本等于() A.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B.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C.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6.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没有关系 7.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向右下方倾斜的 B.向右上方倾斜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 减少 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9.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大于0 10.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门与全部人口之比 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1970
4. 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 得到的最高收入,是指) A. 会计成本 B. 隐成本 c.机会成本 D. 显成本 5. 全部成本等于) A.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B.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c.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6.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A. 大于 c.等于 7.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 向右下方倾斜的 c.垂直的 8.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A.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 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B. 小于 D. 没有关系 B. 向右上方倾斜的 D. 水平的 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 减少 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9.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八.等于 c.大于 10. 失业率是指( 八.失业人门与全部人口之比 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B. 等于 D.小于 大于 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1970
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小于1 C.大于1 D.等于1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 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 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诚少 13.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14.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A.卖出国债 B.提高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诚少货币供应 15,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提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这种理 论被称为()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产业内贸易理论 C.人力资本论 D.资源禀赋理论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 16.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17.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8.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点的集合。() 19.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平均成本。() 20.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21.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2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个常数。() 23.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 2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 25.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 收入成倍的减少。 1971
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A.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 小于 大于 D. 等于 12.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 ) A.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B.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 D. 价格水平越低消费减少 13.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 ) A. 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经济中的资源己得到了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 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14. 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卖出国债 c.降低再贴现率 B.提高准备金率 D. 减少话币供应 15.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提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 这种理 论被称为) A.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人力资本论 B.产业内贸易理论 D. 资、源禀赋理论 二、判断题(每题 分,计 10 分) 16. 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17.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 方倾斜 ( ) 18. 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点的集合。( 19.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平均成本。( 20.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戚本。) 1.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η) 2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七 ,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个常数。( 23.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 24.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 1ο( 25. 乘数理论是…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 收入成倍的减少。 1971
得分 评卷人 三、配伍题(每题2分,计20分) 26.边际效用:() 27.商品边际替代率:() 28.边际技术替代率:( 29.边际收益:() 30.垄断竞争:( 31.洛仑兹曲线:() 32.失业:( ) 33.投资乘数:() 34.总供给:() 35.汇率:( ) A.是指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包括 固定制和浮动制两大类。 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MR=△TR/△Q D.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 种要素的投人数量。可用公式表示:MRTSLK=一△K/△L E.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F.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 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G,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 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M.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N.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 的市场结构。 O.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1972
三、配伍题(每题 分,计 20 分) 26. 边际效用: ( ) 27. 商品边际替代率: ( 28. 边际技术替代率: ( 29. 边际收益: ( 30. 垄断竞争: ( 1.洛仑兹曲线: ( 32. 失业: ( 33. 投资乘数: ( 34. 总供给: ( 35. 汇率: ( 八.是指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包括 固定制和浮动制两大类。 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MR=~TR/~Q D.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 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可用公式表示: MRTSLK = - ~K/ ~L E.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F. 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 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G. 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 费时, [可需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M. 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N.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 的市场结构 O. 是指全社会在→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干 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1972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20分) 36.画图说明需求曲线的形状与特征。(10分) 37.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及应用。(10分)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20分) 38.何谓外部性?外部型的种类及影响,举例说明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1973
四、简答题 (20 分) 36. 画图说明需求曲线的形状与特征。(1 分) 37. 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及应用。(1 分) |得分|评卷人| | 五、论述题 (20 分) 38. 何谓外部性?外部型的种类及影响,举例说明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