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要求 饕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指标点12能够针对化工过程具体的对等 H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 果程目标1、5 1.工程知识 的边界条件求解 n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对2问题分析 H 指标点2.1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棵程目标2、5 毕业要求托 和判断化工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关健环节 标点的支撑毕业要求 指标点3.1掌握化学工程设计和化工产品棵程目标3、5 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设计/开发 G.设计开发 H 解决方案 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 的各种因素 毕业要求 指标点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棵程目标4、5 H 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化工 4研究 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E ☑课堂讲授 口讨论座谈 口问题导向学习 口分组合作学习 教学方式 平时考核:课堂活动、课后作业、期中一页纸开卷考试 评价方式期末考核:期末纸笔考试 教学内容 章节内容 (重难占、课程思政融入占) 学时教学方式 评价方式 课程 目标 课章讲授 G 绪论(观看视领:化工对人类社会 绪论 课程目标达成 的贡献,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 用启发式 平时 1、5 途轻 冰 第1章1概述 .课堂讲授 体流动 12流体静力学 (PPT+板书)平时、期1、2、 14 1.3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为什 2.使用启发式中、期末3、4、 和案例教学模
15 D 课程目标对 毕业要求指 标点的支撑 毕业要求 支撑 强度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 H 指标点 1.2 能够针对化工过程具体的对象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 的边界条件求解 课程目标 1、5 毕业要求 2.问题分析 H 指标点 2.1 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 和判断化工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关键环节 课程目标2、5 毕业要求 3.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H 指标点 3.1 掌握化学工程设计和化工产品 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设计/开发 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 的各种因素 课程目标3、5 毕业要求 4.研究 H 指标点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 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化工 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4、5 E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 □√ 探究式学习 □√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F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课堂活动、课后作业、期中一页纸开卷考试 期末考核:期末纸笔考试 G 课程目标达成 途径 章节内容 教学内容 (重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学时 教学方式 评价方式 课程 目标 绪论 绪论(观看视频:化工对人类社会 的贡献,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 1.课堂讲授 (PPT+板书) 2.使用启发式 和案例教学模 式 平时 1、5 第 1 章流 体流动 1.1 概述 1.2 流体静力学 1.3 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为什么 14 1.课堂讲授 (PPT+板书) 2.使用启发式 和案例教学模 平时、期 中、期末 1、2、 3、4、5
火车站站台需要设置安全线?培养 安全严基的眼业素养) 14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15阻力损 1.6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 17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b1据术 第2章流体22离心 1课堂讲授 (PPT+板书 输送机被3往复泵 ,使用启发 平时、期1、2、 2.4其他化工用泵 和案例教学 中、期末3、4、 2.5气体输送机械 41据术 第4章流体4.2颗粒床层的特性 1课堂讲授 (PPT+做书 通过颗粒43流体通过周定床的压降 平时、期1、2、 层的流动4.4过滤过程 4.5过滤设备和操作强化 武 第5率51概述 1课堂讲授 粒的沉52颗粒的沉降运动 (ppT4板书) 平时、期1、2、 和流态化 和案例教学模中、期末B、4、 卫.使用启发式 53沉降分离设备 6.1概述 6.2热传导(观看视频:科学家傅里 叶传记,培养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 1,课堂讲授 6.3对流给热 第6章传热4沸胯给热与冷凝给热 (PPT+椒 3 平时、期1、2、 6.4沸腾给热与冷凝给热 6.5热辐射 6.6传热过程计算 67换执器 (PPT4板书)平时 其他 期中考试、期末总复习 页纸开卷期中 诺试 课程评价方式与达成权重 该课程目标()共设有4个,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权重为P1。课程目标评价方式( H 包含课堂活动、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4个评价方式。每个评价方式成绩占 评价方式与达 比(权重)为K。各课程目标、评价方式成绩占比,以及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权重 成度评价 如表H1所示。其中,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权重P,=”1k(1,2,34)。 表H-1各评价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权重 课程支撑课程目标达成权重F 各评价方式的成绩占比(权重)K, 目标1指标点 (.历=1) 课堂活动K课后作业K:期中考试K:期末考试K 16
16 火车站站台需要设置安全线?培养 安全严谨的职业素养)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1.5 阻力损失 1.6 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 1.7 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式 第2章流体 输送机械 2.1 概述 2.2 离心泵 2.3 往复泵 2.4 其他化工用泵 2.5 气体输送机械 9 1.课堂讲授 (PPT+板书) 2.使用启发式 和案例教学模 式 平时、期 中、期末 1、2、 3、4、 第4章流体 通过颗粒 层的流动 4.1 概述 4.2 颗粒床层的特性 4.3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4.4 过滤过程 4.5 过滤设备和操作强化 4 1.课堂讲授 (PPT+板书) 2.使用启发式 和案例教学模 式 平时、期 中、期末 1、2、 3、4、 第 5 章颗 粒 的 沉 降 和流态化 5.1 概述 5.2 颗粒的沉降运动 5.3 沉降分离设备 3 1.课堂讲授 (PPT+板书) 2.使用启发式 和案例教学模 式 平时、期 中、期末 1、2、 3、4、 第6章传热 6.1 概述 6.2 热传导(观看视频:科学家傅里 叶传记,培养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 6.3 对流给热 6.4 沸腾给热与冷凝给热 6.4 沸腾给热与冷凝给热 6.5 热辐射 6.6 传热过程计算 6.7 换热器 13 1.课堂讲授 (PPT+板书) 2.使用启发式 和案例教学模 式 平时、期 中、期末 1、2、 3、4、5 其他 期中考试、期末总复习 4 1. 课堂讲授 (PPT+板书) 2.一页纸开卷 考试 平时、 期中 H 评价方式与达 成度评价 1. 课程评价方式与达成权重 该课程目标(i)共设有 4 个,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权重为 Pi。课程目标评价方式(j) 包含课堂活动、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4 个评价方式。每个评价方式成绩占 比(权重)为 Ki,j。各课程目标、评价方式成绩占比,以及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权重 如表 H-1 所示。 其中,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Pi = (i=1,2,3,4)。 表 H-1 各评价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权重 课程 目标 i 支撑 指标点 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Pi ( 1) 各评价方式的成绩占比(权重)Ki,j 课堂活动 Ki,1 课后作业 Ki,2 期中考试 Ki,3 期末考试 Ki,4
11.2 k,-02 0.05 0.00 0.02 0.13 22.1 0.2 0.05 0.00 0.02 0.13 3 31 0.35 0.05 0.10 0.03 0.17 44.1 025 0.05 0.00 0.03 0.17 考核环节对课程目标成绩权重(断》 020 0.10 0.10 0.60 2.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成绩百分制按照计分,学生课程综合成绩=∑(每个评价方式 实际成绩平均值×)。Mk0=1,23,4)。其中,课堂活动、课后作业、期中考 试等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评价。 课程目标(i)达成度- (化X评价方式实 道)风1=123种计算数据如表 H.2. 表H2每项评价方式的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课程目标1课程日标达成权重户 各评价方式的成绩占比(权重) 课堂活动K:课后作业K2期中考试K:期末考试K 02 0.00 013 2 02 0.05 0.00 0.02 0.13 035 005 010 003 017 4 025 0.05 000 0.03 017 3评分标准 课堂活动、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各评价方式的评分标准分别如H-3、 H-4、H-5、H-6所示。 表H3课堂活动评分标准 评分 评价标 90-100 灵活正确应用三传”理论知识分析、 判断、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 般性问题:课堂活动积分达到总积分的80%以上 正确应用“三传”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一般 70-89 性问题:课堂活动积分达到总积分的70%以上 60-69 基本正确应用“三传”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 般性问题:课堂活动积分达到总积分的60%以上 0-59 不能正确应用“三传”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 一般性问题:课堂活动积分为总积分的60%以下 表H4课后作业评分标准 评分 评价标准 90-100 按时提交,全部完成:思路清晰,计算正确:书写工整、规范:能 合理、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化工单元操作进行计算
17 1 1.2 0.2 0.05 0.00 0.02 0.13 2 2.1 0.2 0.05 0.00 0.02 0.13 3 3.1 0.35 0.05 0.10 0.03 0.17 4 4.1 0.25 0.05 0.00 0.03 0.17 考核环节对课程目标成绩权重(Mj) 0.20 0.10 0.10 0.60 2.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成绩百分制按照计分,学生课程综合成绩=∑(每个评价方式 实际成绩平均值×Mj)。Mj= 。其中,课堂活动、课后作业、期中考 试等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评价。 课程目标(i)达成度= 计算数据如表 H-2。 表H-2 每项评价方式的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课程目标 i 课程目标达成权重 Pi 各评价方式的成绩占比(权重)Ki,j 课堂活动 Ki,1 课后作业 Ki,2 期中考试 Ki,3 期末考试 Ki,4 1 0.2 0.05 0.00 0.02 0.13 2 0.2 0.05 0.00 0.02 0.13 3 0.35 0.05 0.10 0.03 0.17 4 0.25 0.05 0.00 0.03 0.17 3.评分标准 课堂活动、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各评价方式的评分标准分别如H-3、 H-4、H-5、H-6所示。 表 H-3 课堂活动评分标准 评分 评价标准 90-100 灵活正确应用“三传”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 一般性问题;课堂活动积分达到总积分的 80%以上 70-89 正确应用“三传”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一般 性问题;课堂活动积分达到总积分的 70%以上 60-69 基本正确应用“三传”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 一般性问题;课堂活动积分达到总积分的 60%以上 0-59 不能正确应用“三传”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 一般性问题;课堂活动积分为总积分的 60%以下 表 H-4 课后作业评分标准 评分 评价标准 90-100 按时提交,全部完成;思路清晰,计算正确;书写工整、规范;能 合理、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化工单元操作进行计算
按时提交,全部完成:思路清晰,计算过程正确,结果有误:书写 70-89 工整、规范:能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化工单元操作进行 计算 补交,全部完成:思路基本清晰,计算过程正确,结果有误:书写 60-69 潦草、不规范:能基本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化工单元操 作进行计算 0-59 部分完成,思路不清晰,计算过程和结果不正确:书写不工整、不 规范:不能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化工单元操作进行计算 表H5期中考试评分标准 评分 评价标准 90-100 热量衡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熟练应用工程研究方法, 针对实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在一页纸开拳情况下,应用吸收和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轻 70-89 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 王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对实际化工 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在一页纸开卷情况下,基本能应用吸收和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分 析、解决生产村积中单元操作的其本间题,基本正确云用物划衡笔 60-79 和热量衡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基本能应用工程研究方 法,针对实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 研究。 在一页纸开卷情况下,不会应用吸收和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 解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不会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 0-59 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不会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对实 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表H6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评分 评价标准 在闭卷情况下,灵活应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 90-100 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趣:合理、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 量衡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熟练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 对实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在闭卷情况下,应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生 70-89 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单 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对实际化工过程, 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在闭卷情况下,基本能应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 60-79 解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基本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 量衡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基本能应用工程研究方法, 18
18 70-89 按时提交,全部完成;思路清晰,计算过程正确,结果有误;书写 工整、规范;能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化工单元操作进行 计算 60-69 补交,全部完成;思路基本清晰,计算过程正确,结果有误;书写 潦草、不规范;能基本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化工单元操 作进行计算 0-59 部分完成,思路不清晰,计算过程和结果不正确;书写不工整、不 规范;不能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化工单元操作进行计算 表 H-5 期中考试评分标准 评分 评价标准 90-100 在一页纸开卷情况下,灵活应用吸收和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 解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合理、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 热量衡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熟练应用工程研究方法, 针对实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70-89 在一页纸开卷情况下,应用吸收和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 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对实际化工 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60-79 在一页纸开卷情况下,基本能应用吸收和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分 析、解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基本正确运用物料衡算 和热量衡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基本能应用工程研究方 法,针对实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 研究。 0-59 在一页纸开卷情况下,不会应用吸收和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 解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不会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 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不会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对实 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表 H-6 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评分 评价标准 90-100 在闭卷情况下,灵活应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 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合理、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 量衡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熟练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 对实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70-89 在闭卷情况下,应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生 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对单 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对实际化工过程, 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60-79 在闭卷情况下,基本能应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 解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基本正确运用物料衡算和热 量衡算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基本能应用工程研究方法
针对实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 究。 在闭卷情况下,不会应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 0-59 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不会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不会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对实际 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学习资料 《化工原理》, 建议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管国锋,赵汝博.《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及学习资料3.夏消,贾绍义.《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条件 多煤体教室+学习通教学平台 需求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一」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 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罗南香 2024年2月25日 专家组审定意见:同意 乐立汉任士制 专异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4年02月27日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同意 有岘捷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4年02月28日
19 针对实际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 究。 0-59 在闭卷情况下,不会应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 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问题;不会运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对单元操作计算、设计和选型;不会应用工程研究方法,针对实际 化工过程,建立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开展工程研究。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建议教材:陈敏恒主编.《化工原理》上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学习资料:1. 戴猷元、余立新.《化工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管国锋,赵汝博.《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 夏清,贾绍义.《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J 教学条件 需求 多媒体教室+学习通教学平台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 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审批 意见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4 年 2 月 25 日 专家组审定意见:同意: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4 年 02 月 27 日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同意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4 年 02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