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一一灵动,山有山的性情一一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 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 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在每个孩子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 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 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 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目前 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 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得 抄袭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只占总人口的 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 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 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 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 章。可以记叙经历、见闻,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抒发感情,等等。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 不用。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 800字。⑤不得抄袭。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 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 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 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 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 抄袭 福建卷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 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 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目前,我国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 3.67 亿,在每个孩子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 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 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 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目前 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 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得 抄袭。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只占总人口的 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 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 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 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 章。可以记叙经历、见闻,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抒发感情,等等。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 不用。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 800 字。⑤不得抄袭。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 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 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 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 字。⑥不得 抄袭。 福建卷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 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 在地里挖土豆。” 这位母亲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 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 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δ000米的髙度,他体力不支 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 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 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 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 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 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 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 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 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 个家庭,大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 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 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 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 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 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 妇。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 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 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 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 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 在地里挖土豆。” 这位母亲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 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 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 字。⑥不得抄袭。 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 8000 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 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 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海拔 8000 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 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 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 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 字。⑥不得抄袭。 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 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 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 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 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 一个家庭,大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 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 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 字。⑥不得抄袭。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 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 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 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 妇。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 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 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 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 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 字。⑥不得抄袭 2005: 全国卷1: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要求:最新消息,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为”意 料之外情理之中”。一个人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你为什么能创造出世界一流 的物理学派?”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我的学生面前暴露出我愚蠢的 面。”生活中常出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情况,以这个话题写一篇自 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且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全国卷2:忘记与铭记(四川陕西)[要求: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 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 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 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 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 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山东卷双赢的智慧[要求: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 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心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用短的尺子量过 的木柱就被做短了,可木柱等材料都是进贡的木材,非常珍贵,木匠和徒弟都面 临杀头的局面。在焦急中,石匠想了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 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 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 辽宁卷今年花盛去年红[要求:议论文] 天津卷留给明天[要求:体裁不限。] 江苏卷话题作文凤头猪肚豹尾[要求:话题作文: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 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 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话题,写篇800字以内的文章,题目自 拟,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文体不限。] 北京卷以”安”为题写议论文[要求:最新消息,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说” 安”》,以《说”安”》为题写一篇作文,”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宁”“安 逸”“安于”……自行选取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上海卷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要求: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 镜一一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 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 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 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 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 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 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广东卷以纪念为题作文[要求:议论文] 浙江卷一叶一枝一世界话题作文[要求: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云”春 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 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 字。⑥不得抄袭。 2005: 全国卷 1: 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要求:最新消息,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为”意 料之外情理之中”。一个人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你为什么能创造出世界一流 的物理学派?”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我的学生面前暴露出我愚蠢的一 面。”生活中常出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情况,以这个话题写一篇自 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且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全国卷 2: 忘记与铭记(四川陕西)[要求: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 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 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 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 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自 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山东卷 双赢的智慧 [要求: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 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心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用短的尺子量过 的木柱就被做短了,可木柱等材料都是进贡的木材,非常珍贵,木匠和徒弟都面 临杀头的局面。在焦急中,石匠想了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 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 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 文] 辽宁卷 今年花盛去年红[要求:议论文] 天津卷 留给明天[要求:体裁不限。] 江苏卷 话题作文凤头猪肚豹尾[要求:话题作文: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 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 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话题,写篇 800 字以内的文章,题目自 拟,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文体不限。] 北京卷 以”安”为题写议论文[要求:最新消息,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说” 安”》,以《说”安”》为题写一篇作文,”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宁”“安 逸”“安于”……自行选取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 字。] 上海卷 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要求: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 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 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 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 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 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 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 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广东卷 以纪念为题作文[要求:议论文] 浙江卷 一叶一枝一世界话题作文 [要求: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云”春 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
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 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题材诗歌除外] 福建卷两个圆圈[要求: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 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的话 题作文。900字以上 湖南卷跑的体验[要求: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叙述文] 重庆卷筷子[要求:以”筷子”为题,写一篇说明文(10分)以”自嘲”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50分)] 湖北卷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要求: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 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改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 外,故有高致。选自王国维一———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体裁不限。不少 于800字。] 四川卷忘记和铭记[要求: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 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 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 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 望刻痕帮助我铭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 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 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江西卷脸[要求:话题作文。] 2006 全国卷(Ⅰ河北、广西等):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 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等地区):目前中国的人读书的人月来月少。99年60%, 01年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 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 3.7%,03年18.3%。全年了解材料原则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 题,字数800字。 全国卷(Ⅲ贵州、云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书”。给材料作文:阅读 材料,以”书”为主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北京卷:北京的符号。除诗歌外的任意体裁均可。 上海卷:《我想握着你的手》。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 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天津卷:新华字典里有一个新词,叫”愿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800 字的议论文。 重庆卷 小作文: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 大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 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辽宁卷:肩膀 江苏卷: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 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 文章
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 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题材诗歌除外] 福建卷 两个圆圈 [要求: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 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的话 题作文。900 字以上] 湖南卷 跑的体验[要求: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叙述文] 重庆卷 筷子[要求:以”筷子”为题,写一篇说明文(10 分) 以”自嘲”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50 分)] 湖北卷 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要求: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 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改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 外,故有高致。选自王国维————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体裁不限。不少 于 800 字。] 四川卷 忘记和铭记 [要求: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 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 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 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 望刻痕帮助我铭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 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 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江西卷 脸 [要求:话题作文。] 2006: 全国卷(Ⅰ河北、广西等):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 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等地区):目前中国的人读书的人月来月少。99 年 60%, 01 年 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 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 年是 3.7%,03 年 18.3%。全年了解材料原则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 题,字数 800 字。 全国卷(Ⅲ贵州、云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书”。给材料作文:阅读 材料,以”书”为主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北京卷:北京的符号。除诗歌外的任意体裁均可。 上海卷:《我想握着你的手》。要求:不少于 800 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 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天津卷:新华字典里有一个新词,叫”愿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 800 字的议论文。 重庆卷: 小作文: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 字。 大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 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 600 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辽宁卷:肩膀 江苏卷: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 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