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獵,並建亭築臺,世稱此臺為“射鹿臺”。現留遺跡。 【29】丞相府,“曹丞相府”位於許昌市區魏武帝廣場東側,占地18畝,是 目前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也是許昌市重點旅 遊專案。 【30】霸陵橋,許昌西郊的石梁河上,今日仍横臥著青石砌成的灞陵橋,橋 頭,豎有“漢關帝挑袍處”古碑,為明代總兵左良玉墨蹟。 【31】鐘繇,字元常,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書法與王羲之並 稱鐘王。許昌人氏。 【32】華佗墓位於許昌城北15公里蘇橋村南石梁河西岸,前有清乾隆十七 年(西元1752年)立石碑一通,楷書:“漢神醫華公墓”。 【33】鄢陵以花卉產業著稱,禹州擁有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窯。 【34】雙龍戲水,指雙龍湖。許昌雙龍湖公園[1]位於河南省許昌市經濟開 發區地處許昌城市西南一隅因其在清泥河運糧湖雨河交匯處, 湖 中又建有二龍戲珠的兩條青石巨龍而取名雙龍湖公園。 【35】千畝遊圜位於許昌市東城區,是清潩河雨岸綠化美化而成的。它南北 長約十公里,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七彩畫卷。 【36】貝卡,此處指瑞貝卡,河南許昌瑞貝卡集團公司,以假髮業聞名。 【37】許繼,即河南許繼資部有限公司,以生產電子設備聞名。 【38】此句最後兩句引自《許昌賦赋》
遊獵,並建亭築臺,世稱此臺為“射鹿臺”。現留遺跡。 【29】丞相府,“曹丞相府”位於許昌市區魏武帝廣場東側,占地 18 畝,是 目前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也是許昌市重點旅 遊專案。 【30】霸陵橋,許昌西郊的石梁河上,今日仍橫臥著青石砌成的灞陵橋,橋 頭,豎有“漢關帝挑袍處”古碑,為明代總兵左良玉墨蹟。 【31】鐘繇,字元常,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書法與王羲之並 稱鐘王。許昌人氏。 【32】華佗墓位於許昌城北 15 公里蘇橋村南石梁河西岸,前有清乾隆十七 年(西元 1752 年)立石碑一通,楷書:“漢神醫華公墓”。 【33】鄢陵以花卉產業著稱,禹州擁有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窯。 【34】雙龍戲水,指雙龍湖。許昌雙龍湖公園[1]位於河南省許昌市經濟開 發區,地處許昌城市西南一隅,因其在清泥河、運糧湖兩河交匯處, 湖 中又建有二龍戲珠的兩條青石巨龍而取名雙龍湖公園。 【35】千畝遊園位於許昌市東城區,是清潩河兩岸綠化美化而成的。它南北 長約十公里,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七彩畫卷。 【36】貝卡,此處指瑞貝卡,河南許昌瑞貝卡集團公司,以假髮業聞名。 【37】許繼,即河南許繼資訊有限公司,以生產電子設備聞名。 【38】此句最後兩句引自《許昌賦》
思舊居赋並序 宋天颖 時為四月,適逢夏初,徜徉水鄉田畝之間,拾垂髫之野趣,念兒時之舊居。 感之懷之,奈何無所與歸,遂做此赋,以遣不去之情。 虢國故地·桃林新府,依秦嶺之逶迤·據崤函之險隘,自古兵家必爭之寶 地,更復紫氣東來之靈秀,故名靈寶,是日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也。 有水貫城,其名為澗,乃新城舊郭之界也。水涘田舍儼然,雞犬相聞,是 人境之桃源也。依水立宅,坐北朝南,門當日出之向,階下流水湯湯,竊以為寶 地之冠也· 斯宅也,庭有七樹,青松傲然霜雪,泡桐暗香浮動,香椿亭亭直立,桑樹 静飼春蠶,樱桃灼灼其華,葡萄藤蔓蔭庭,玉蘭香遠益清。至若花草,則不勝舉 也。 院中一犬,目光炯炯,威勢凛然若將食日;簷下居燕,來去翩翩,鳴聲啁 啾如拂輕弦;花間蜂蝶,輕影綽綽·彩衣曼舞恍若飛天;草下蟲鳴,輕音嘶嘶, 終日不絕如歌如訴;屋後蛙鼓,唱和喧喧,此起彼伏若說豐年·縱萬籟之聲不絕 如縷,諸般生靈紛至遝來,然庭益顯其幽也· 春則百花齊放,夏則庭柯蔽日,秋則碩果飄香,冬則懸冰覆雪。晴則日遇 成色,雨則耳得為聲,風則花木齐舞,靜則宛若畫中。于庭中也,香徑徘徊,或 暢談于落花之下,或對弈于石桌之上。于屋内也,清雅閒適,聆盈天蟬鳴于清涼, 聞北風呼嘯而夜讀。至天臺也,空曠無蔽,日出澗水之上而夕依九柏之山,長庚 昭然悬天而星漢横空燦爛。 然如今故地高閣林立,阡陌不復,縱舊宅猶存,何覓往昔之景?雖有圜林
思舊居賦 並序 宋天颖 時為四月,適逢夏初,徜徉水鄉田畝之間,拾垂髫之野趣,念兒時之舊居。 感之懷之,奈何無所與歸,遂做此賦,以遣不去之情。 虢國故地,桃林新府,依秦嶺之逶迤,據崤函之險隘,自古兵家必爭之寶 地,更復紫氣東來之靈秀,故名靈寶,是曰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也。 有水貫城,其名為澗,乃新城舊郭之界也。水涘田舍儼然,雞犬相聞,是 人境之桃源也。依水立宅,坐北朝南,門當日出之向,階下流水湯湯,竊以為寶 地之冠也。 斯宅也,庭有七樹,青松傲然霜雪,泡桐暗香浮動,香椿亭亭直立,桑樹 静飼春蠶,櫻桃灼灼其華,葡萄藤蔓蔭庭,玉蘭香遠益清。至若花草,則不勝舉 也。 院中一犬,目光炯炯,威勢凜然若將食日;簷下居燕,來去翩翩,鳴聲啁 啾如拂輕弦;花間蜂蝶,輕影綽綽,彩衣曼舞恍若飛天;草下蟲鳴,輕音嘶嘶, 終日不絕如歌如訴;屋後蛙鼓,唱和喧喧,此起彼伏若說豐年。縱萬籟之聲不絕 如縷,諸般生靈紛至遝來,然庭益顯其幽也。 春則百花齊放,夏則庭柯蔽日,秋則碩果飄香,冬則懸冰覆雪。晴則目遇 成色,雨則耳得為聲,風則花木齐舞,靜則宛若畫中。于庭中也,香徑徘徊,或 暢談于落花之下,或對弈于石桌之上。于屋內也,清雅閒適,聆盈天蟬鳴于清涼, 聞北風呼嘯而夜讀。至天臺也,空曠無蔽,日出澗水之上而夕依九柏之山,長庚 昭然悬天而星漢橫空燦爛。 然如今故地高閣林立,阡陌不復,縱舊宅猶存,何覓往昔之景?雖有園林
之玲瓏,花木之繁茂·水光之瀲灩,山石之嶙峋,皆乃人工所成,不復自然之趣, 實乃可憶可歎也! 崖山赋 王慧慈 崖山之战是宋朝对蒙古侵略的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10万余人投海殉难, 宁死不降、何其壮哉!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宋朝走 向覆亡,也因此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周恩来总理曾说:“崖山这个 地方的历史古迹是有意义的宋朝虽然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 保持了民族气节。” 近日品阅了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战事,有感于崖山一海战,故作此赋 以记之。 谁曾见,十二章纹[1]辉煌龙啸九天,金戈铁马万里烽火燃遍?谁曾念,逐 鹿天下问中原,丹墀玉阶舞翩跹? 汉宫秋月[2]风满袖,两晋兰亭墨香引风流。诗仙醉卧济扁舟,江山赤壁壶 酒蔑王侯。昔华灯千裘,今覆水难收,兴亡都浸透·凤翔明堂,江山指间扣。壮 志难酬,江河悠悠流。 谁曾记,汉家九重宫阙·山河千迭,五[3]披星月,羽扇谈笑樯橹灭[4]?谁 曾忆,飘摇山河泣血,满江红遍,凭栏朝天阙[5],楼台笙歌犹未歇?
之玲瓏,花木之繁茂,水光之瀲灩,山石之嶙峋,皆乃人工所成,不復自然之趣, 實乃可憶可歎也! 崖山赋 王慧慈 崖山之战是宋朝对蒙古侵略的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10 万余人投海殉难, 宁死不降、何其壮哉!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宋朝走 向覆亡,也因此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周恩来总理曾说:“崖山这个 地方的历史古迹是有意义的,宋朝虽然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 保持了民族气节。” 近日品阅了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战事,有感于崖山一海战,故作此赋 以记之。 谁曾见,十二章纹[1]辉煌龙啸九天,金戈铁马万里烽火燃遍?谁曾念,逐 鹿天下问中原,丹墀玉阶舞翩跹? 汉宫秋月[2]风满袖,两晋兰亭墨香引风流。诗仙醉卧济扁舟,江山赤壁壶 酒蔑王侯。昔华灯千裘,今覆水难收,兴亡都浸透。凤翔明堂,江山指间扣。壮 志难酬,江河悠悠流。 谁曾记,汉家九重宫阙,山河千迭,五关[3]披星月,羽扇谈笑樯橹灭[4]?谁 曾忆,飘摇山河泣血,满江红遍,凭栏朝天阙[5],楼台笙歌犹未歇?
烽火不休,华灯依旧,有谁能,一叶扁舟载动山河离愁:繁华匆匆,史册长 留,有谁曾,一笔翰墨留香载千秋[6]。襄樊运筹,千古不朽,再回首,一曲壶 觞空留国恨家仇;玉笛折柳,灯火如昼,此曲罢,它处洛城繁花再难留。 一曲大漠长烟,惊起霜天断雁。荒冢又堆新坟,沙场忠骨埋贤。掐算九天星 玄,伫立千山之巅·皇城姓氏改写,谁将江山指点。一袭猎猎白衣,百年弹指一 间。繁华云烟过眼,何必忽起执念。 崖山前,江山东流,明月依旧,白云悠悠,逝水难留。有谁能,一页青史写 尽山河愁,千载兴亡都看透? 注释: [1]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宫员礼服 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 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大约形成于 周代。 [2]汉宫秋月:古筝曲,与昭君出塞有关。 [3]五矣:东岭关,洛阳关·汜水矢,荥阳唉,滑州黄河渡口(来自《三国演义》, 矣羽“过五矣斩六捋”),欲形容关中拔山带河、沃野千里。 [4]羽扇谈笑樯橹灭: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 [5]凭栏朝天阙:出自岳飞《满江红》· [6]一笔翰墨留香载千秋:出自司马迁《史记》
烽火不休,华灯依旧,有谁能,一叶扁舟载动山河离愁;繁华匆匆,史册长 留,有谁曾,一笔翰墨留香载千秋[6]。襄樊运筹,千古不朽,再回首,一曲壶 觞空留国恨家仇;玉笛折柳,灯火如昼,此曲罢,它处洛城繁花再难留。 一曲大漠长烟,惊起霜天断雁。荒冢又堆新坟,沙场忠骨埋贤。掐算九天星 玄,伫立千山之巅。皇城姓氏改写,谁将江山指点。一袭猎猎白衣,百年弹指一 间。繁华云烟过眼,何必忽起执念。 崖山前,江山东流,明月依旧,白云悠悠,逝水难留。有谁能,一页青史写 尽山河愁,千载兴亡都看透? 注释: [1]十二章纹: 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 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 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大约形成于 周代。 [2]汉宫秋月:古筝曲,与昭君出塞有关。 [3]五关:东岭关,洛阳关,汜水关,荥阳关,滑州黄河渡口(来自《三国演义》,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欲形容关中拔山带河、沃野千里。 [4]羽扇谈笑樯橹灭: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 [5]凭栏朝天阙:出自岳飞《满江红》。 [6]一笔翰墨留香载千秋:出自司马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