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数量 我国大部分绿洲地区的人口承载量过大,人口 增长过快,加大了对绿洲地区耕地和环境的压力。 下面以新疆绿洲为例加以说明。 新疆国土面积广阔,达到166.49万平方公里, 但仅有约5%的绿洲面积适宜人类居住。 6
6 (一)人口数量 我国大部分绿洲地区的人口承载量过大,人口 增长过快,加大了对绿洲地区耕地和环境的压力。 下面以新疆绿洲为例加以说明。 新疆国土面积广阔,达到166.49万平方公里, 但仅有约5%的绿洲面积适宜人类居住
截至2007年末,新疆总人口为2095.19万(2009年 末达2158.63万),其中95%生活在绿洲地区,大约有 1990万人口居住在面积仅为8万平方公里的绿洲上,人 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249人。 是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2倍多; 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公布: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7人
7 截至2007年末,新疆总人口为2095.19万(2009年 末达2158.63万),其中95%生活在绿洲地区,大约有 1990万人口居住在面积仅为8万平方公里的绿洲上,人 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249人。 是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2倍多; 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公布: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7人
人口增加原因:自然增长,人口迁徙等。 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我国中原和其他地 区的汉族及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曾不间断地大批向 西部迁徙,特别是屯垦戍边移民。 作用:对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巨 大的促进作用。 8
8 人口增加原因:自然增长,人口迁徙等。 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我国中原和其他地 区的汉族及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曾不间断地大批向 西部迁徙,特别是屯垦戍边移民。 作用:对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巨 大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成为中国人口迁入量最大 的省区之一。 1949-1991年,出现了两次人口迁入高潮,第 一次为1949-1961年,第二次为1964-1980年。 人口主要来源:四川、河南、甘肃、江苏、陕 西、山东、安徽、浙江等省; 迁入人口类型:主体有解放军就地转业安置人 员、支边青壮年、自流支边迁移人员以及随迁人口 等
9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成为中国人口迁入量最大 的省区之—。 1949-1991年,出现了两次人口迁入高潮,第 一次为1949-1961年,第二次为1964-1980年。 人口主要来源:四川、河南、甘肃、江苏、陕 西、山东、安徽、浙江等省; 迁入人口类型:主体有解放军就地转业安置人 员、支边青壮年、自流支边迁移人员以及随迁人口 等
大量迁入人口,不但对新疆人口总量增加和 人口类型转变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发展新疆工 农业生产、繁荣经济、充实边疆、巩固边防、促 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10 大量迁入人口,不但对新疆人口总量增加和 人口类型转变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发展新疆工 农业生产、繁荣经济、充实边疆、巩固边防、促 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