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计算机发展概述(以阅读为主) 一、 发展阶段 二、发展趋势 1通信为中心的体系结构 2计算机智能化将进一步发展,计算机从数值计算机发 展到知识推理,进入知识处理阶段 3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不仅采用多处理机技术 实现并行计算机的功能,而且还会出现计算机的动态结构,模 块化计算机系统结构
第1节 计算机发展概述(以阅读为主) 一、发展阶段 二、发展趋势 1通信为中心的体系结构 2计算机智能化将进一步发展,计算机从数值计算机发 展到知识推理,进入知识处理阶段. 3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不仅采用多处理机技术 实现并行计算机的功能,而且还会出现计算机的动态结构,模 块化计算机系统结构
发展阶段 时代 年份 器件 结构 软件 1946-58 电子管、继电器 程序计数器PC和累加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器驱动CPU,定点运算 器 二 1958-64 晶体管、磁性存储器 浮点运算,I/0处理机, 高级语言 多路存储器存取 三 1964-71 集成电路 微程序设计,流水线, 操作系统、编译系 Cache 统及应用程序等 四 1971年迄 大规模集成电路 多处理机,向量超级 数据库管理、网络 问 ULSI/VHSIC,高密度 计算机,大规模并行 等 封装技术 计算,可扩展系统结构
发展阶段 时代 年份 器件 结构 软件 一 1946-58 电子管、继电器 程序计数器PC和累加 器驱动CPU,定点运算 器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二 1958-64 晶体管、磁性存储器 浮点运算,I/O处理机, 多路存储器存取 高级语言 三 1964-71 集成电路 微程序设计,流水线, Cache 操作系统、编译系 统及应用程序等 四 1971年迄 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 ULSI/VHSIC,高密度 封装技术 多处理机,向量超级 计算机,大规模并行 计算,可扩展系统结构 数据库管理、网络 等
第一代一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1946年54年代末期)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年到20世纪50年代 末期),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 运算速度一般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 硬件方面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没有随机 存储介质。 软件方面没有文件管理、没有操作系统,但 有了程序设计的概念,程序指令由机器代码程 序发展到了符号程序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1946年~54年代末期)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年到20世纪50年代 末期),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 运算速度一般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 ➢ 硬件方面 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没有随机 存储介质。 ➢ 软件方面没有文件管理、没有操作系统,但 有了程序设计的概念,程序指令由机器代码程 序发展到了符号程序
早期计算机的 输入设备十分 落后,根本没 有现在的键盘 和鼠标,那时 候计算机还是 一个大家伙, 最早的计算机 有两层楼那么 高。 人们将1946年ENIAC在滨西法尼亚大学的诞生作为计算机时 代的开始,而Presper Eekert和John Mauchly两位科学家是这一项 目实际上的负责人和设计者。ENIAC采用电子管设计,其体积 庞大占地170m2,耗电140KW,重30吨,每秒才能进行5000次加 (减)法
人们将1946年ENIAC在滨西法尼亚大学的诞生作为计算机时 代的开始,而Presper Eekert和John Mauchly两位科学家是这一项 目实际上的负责人和设计者。ENIAC采用电子管设计,其体积 庞大占地170m2,耗电140KW,重30吨,每秒才能进行5000次加 (减)法
第二代一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期)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 20世纪60年代末期)。 >硬件方面其主要特征是采用晶体管元件,开始 使用磁芯和磁鼓作存储器,由于体积缩小,功 耗降低,从而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可靠性,一般 每秒为数十万次,最高可达300万次,而价格却 在不断下降。 > 软件方面产生了ALGOL60、PL/1等高级程序 设计语言和批处理操作系统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期)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 20世纪60年代末期)。 ➢ 硬件方面其主要特征是采用晶体管元件,开始 使用磁芯和磁鼓作存储器,由于体积缩小,功 耗降低,从而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可靠性,一般 每秒为数十万次,最高可达300万次,而价格却 在不断下降。 ➢ 软件方面产生了ALGOL60、PL/1等高级程序 设计语言和批处理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