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高归飞E- mail: cssggf(@l26com 2008年苏州中考语文一一名著与专题〔常熟市××中学高归飞整理 名著与专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七年级上册P69~P87)、《西游记》(七年级下册P44-16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上册P155~160、《水浒传》(八年级下册P157~187)、《专题: 荷》(七年级下册P212~26)、《专题广告多棱镜》(九年级上册P246~254) 《汤姆索亚历险记》 课本回顾 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他们为了摆脱繁重 的课业和呆板的课堂,用冒险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冒险改变自己的环境。在探险的过程中充 分的表现了主人公的聪明、勇敢、正直、真诚、乐观、具有一般孩子没有的想像力和叛逆精 神的形象特征。 2、《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马克·吐温的姊妹篇。马克· 吐温出身寒微心系下层民众,受到敬重,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请说说你喜欢的故 事情节,并说说理由 如:他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坚定勇敢友爱的精神。当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 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时,没有绝望、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对脱离困境 充满了信心,并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蓓姬,一个孩子做到这一点,实在让人钦佩。 又如:他去墓地探险,勇敢、正直、聪明。他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了出来,指 证凶手卓依。 3、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淸晨 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酣畅心境 4、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描写了汤姆和蓓姬在洞中经历了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 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 5、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取自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的行话,意思是“十二英尺深”指水的深 度足以使航船通行无阻。1865年,他因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举成名 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学幽默大师。 中考精练(答案:Pl5) 1.(07江苏泰州改编)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 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3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 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 备选标题:①了不起的粉刷工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③快乐的海盗营地 08年苏州中考语文—一名著与专题(共17页)第1页
编者:高归飞 E-mail:cssggf@126.com 08 年苏州中考语文——名著与专题(共 17 页) 第 1 页 2008 年苏州中考语文——名著与专题(常熟市××中学 高归飞 整理) 名著与专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七年级上册 P69~P87)、《西游记》(七年级下册 P144~16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上册 P155~166)、《水浒传》(八年级下册 P157~187)、《专题: 荷》(七年级下册 P212~226)、《专题:广告多棱镜》(九年级上册 P246~254) 《汤姆·索亚历险记》 课本回顾 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 19 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他们为了摆脱繁重 的课业和呆板的课堂,用冒险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冒险改变自己的环境。在探险的过程中充 分的表现了主人公的聪明、勇敢、正直、真诚、乐观、具有一般孩子没有的想像力和叛逆精 神的形象特征。 2、《哈克贝利• 芬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马克•吐温的姊妹篇。马克• 吐温出身寒微心系下层民众,受到敬重,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请说说你喜欢的故 事情节,并说说理由。 如:他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坚定勇敢友爱的精神。当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 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时,没有绝望、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对脱离困境 充满了信心,并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蓓姬,一个孩子做到这一点,实在让人钦佩。 又如:他去墓地探险,勇敢、正直、聪明。他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了出来,指 证凶手卓依。 3、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 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酣畅心境。 4、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描写了汤姆和蓓姬在洞中经历了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 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 5、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取自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的行话,意思是“十二英尺深”指水的深 度足以使航船通行无阻。1865 年,他因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举成名, 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学幽默大师。 中考精练(答案:P15) 1.(07 江苏泰州 改编)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 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3 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 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 备选标题: ①了不起的粉刷工 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 ③快乐的海盗营地
编者:高归飞E- mail: cssggf(@l26com 标题【 】(填写序号) 【我的思考】 2.(06扬州)《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 怎样的儿童心理?请简要回答。 答 3.(06河南省改编)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 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水浒》和《格林童话》。 材料二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因 人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33% B.没时间 49% C.不喜欢 材料三除推荐名著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阅读人数高居第一、二位的,分 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在外国 作品中,《汤姆索亚历险记》《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是最受欢迎的三部。同学们说,广 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 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4分) 答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3分)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08年苏州中考语文—一名著与专题(共17页)第2页
编者:高归飞 E-mail:cssggf@126.com 08 年苏州中考语文——名著与专题(共 17 页) 第 2 页 标题【 】(填写序号) 【我的思考】 2.(06 扬州)《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 怎样的儿童心理?请简要回答。 答: 3. (06 河南省 改编)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 们对城乡 213 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14 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水浒》和《格林童话》。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 因 人 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70 33% B.没时间 105 49% C.不喜欢 38 18% 材料三 除推荐名著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阅读人数高居第一、二位的,分 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在外国 作品中,《汤姆·索亚历险记》《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是最受欢迎的三部。同学们说,广 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⑴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 .... 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4 分) 答: ⑵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 B、C 中任选一项 ....)。(3 分) 例:选 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 70 人,占被调查人数的 33%
编者:高归飞E- mail: cssggf(@l26com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 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说明: 分析 (3)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他 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可适当运用材料三的内容。 (3分) 答 4.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在姨妈眼中,他是一个淘气、捣蛋的孩子。在学 校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对他离家出走历险,从你的角度上讲,你赞同吗?请多 角度地列举理由。(50字左右。) 5、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理由。(50字左右。) 答 《西游记》 文学知识(了解 【背景资料】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 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 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 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 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 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 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 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 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 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 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 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 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作者介绍】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 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 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 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 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 08年苏州中考语文—一名著与专题(共17页)第3页
编者:高归飞 E-mail:cssggf@126.com 08 年苏州中考语文——名著与专题(共 17 页) 第 3 页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 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选 说明: 分析: ⑶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他 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可适当运用材料三的内容。 (3 分) 答: 4.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在姨妈眼中,他是一个淘气、捣蛋的孩子。在学 校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对他离家出走历险,从你的角度上讲,你赞同吗?请多 角度地列举理由。(50 字左右。) 答: 5、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理由。(50 字左右。) 答: 《西游记》 文学知识 (了解) 【背景资料】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 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 25 岁 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 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 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 657 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 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 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 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 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 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 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 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作者介绍】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 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 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 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 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
编者:高归飞E- mail: cssggf(@l26com 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 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 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 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 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 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 而成 【作品内容】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 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 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 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 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 成了正果。 【艺术成就】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 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 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 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 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 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 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 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 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 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 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 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 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 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 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 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 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 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 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 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 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 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 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 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 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 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08年苏州中考语文—一名著与专题(共17页)第4页
编者:高归飞 E-mail:cssggf@126.com 08 年苏州中考语文——名著与专题(共 17 页) 第 4 页 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 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 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 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 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 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 而成。 【作品内容】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 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 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 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 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 成了正果。 【艺术成就】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 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 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 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 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 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 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 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 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 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 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 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 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 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 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 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 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 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 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 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 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 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 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 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 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 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编者:高归飞E- mail: cssggf(@l26com 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 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 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 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习题精练(答案:Pl5~Pl6) 1.有人看了《水浒传》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化 下联 2请参加名著阅读活动,看谁收获最大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 《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三个栏目完成一期黑 板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答 (2)“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 答 (3)“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答 3.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西游记》时,讨论的很激烈。以下是一段情景,请自己提出一个 题,试着解答,并写出总结。 有学生问:如果没有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就好了! 老师:这大概是很多人的一个困惑吧,谁能帮他解释? 生:不行,孙悟空他有时管不住自己,一会儿不知跑哪儿去了! 生:不行,这么写又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不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人物的性格也得不到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孙悟空可是三性统一的形象,他的“猴性”需要一点约束。没有唐 僧不太好吧?同时,就象西方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一样,《西游记》是一 部人类战胜困难的战斗史,也是一曲战胜自然的凯歌,这么写也在于为这一主旨服务吧? 总结: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 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心灵的滋养。今天,我们 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 08年苏州中考语文—一名著与专题(共17页)第5页
编者:高归飞 E-mail:cssggf@126.com 08 年苏州中考语文——名著与专题(共 17 页) 第 5 页 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 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 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 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习题精练(答案:P15~P16) 1. 有人看了《水浒传》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化 下联: 2.请参加名著阅读活动,看谁收获最大。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 《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三个栏目完成一期黑 板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答: (2)“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 答: (3)“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答: 3.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西游记》时,讨论的很激烈。以下是一段情景,请自己提出一个问 题,试着解答,并写出总结。 有学生问:如果没有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就好了! 老师:这大概是很多人的一个困惑吧,谁能帮他解释? 生:不行,孙悟空他有时管不住自己,一会儿不知跑哪儿去了! 生:不行,这么写又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不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人物的性格也得不到 展示。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孙悟空可是三性统一的形象,他的“猴性”需要一点约束。没有唐 僧不太好吧?同时,就象西方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一样,《西游记》是一 部人类战胜困难的战斗史,也是一曲战胜自然的凯歌,这么写也在于为这一主旨服务吧? 总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 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心灵的滋养,。今天,我们 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