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1主要内容: 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穿孔。 2.教学目的: 研究并掌握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及穿孔后投影图的图示表达 方法。掌握可见性以虚实线分明层次加强体的立体感。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平面、曲面立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求作方法。以及穿孔 后截交线的求作方法。难点是相贯线及截交线上特殊点的确定方式 以及不同类型特殊点的区别。 5.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有些相贯线和特殊点位置过于集中致使图中难于图示而造成 表达不清。另外就是易出现直曲线不分的情况。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举例加图示,并以模型辅助。 7其它: 布置作业:P186~P188(P188(5)不作),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六讲 1.主要内容: 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穿孔。 2.教学目的: 研究并掌握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及穿孔后投影图的图示表达 方法。掌握可见性以虚实线分明层次加强体的立体感。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平面、曲面立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求作方法。以及穿孔 后截交线的求作方法。难点是相贯线及截交线上特殊点的确定方式 以及不同类型特殊点的区别。 5.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有些相贯线和特殊点位置过于集中致使图中难于图示而造成 表达不清。另外就是易出现直曲线不分的情况。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举例加图示,并以模型辅助。 7.其它: 布置作业:P186~P188(P188(5)不作),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七讲 1主要内容: 两曲面立体相贯(柱与柱、柱与锥)穿孔。 2.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两曲面体相贯、穿孔后体表面的变化及投影图的画法 、 理解空间曲线的内涵。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柱与柱、柱与锥相贯或穿孔后相贯线的求作方法,分 清平面曲线与空间曲线的区别。难点是两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性质 (直线、平面曲线、空间曲线)的确定。 5.易出现的问题: 作题时空间曲线的绘图能力欠佳,特殊点的确定欠完整,曲线曲 势的控制能力是否准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用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举例图示增加其 理性认识。 7.其它: 布置作业:P189~P192(P189(1)选作。P192(7)选作)。 布置课外习题
第十七讲 1.主要内容: 两曲面立体相贯(柱与柱、柱与锥)穿孔。 2.教学目的: 学习并掌握两曲面体相贯、穿孔后体表面的变化及投影图的画法 、理解空间曲线的内涵。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柱与柱、柱与锥相贯或穿孔后相贯线的求作方法,分 清平面曲线与空间曲线的区别。难点是两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性质 (直线、平面曲线、空间曲线)的确定。 5.易出现的问题: 作题时空间曲线的绘图能力欠佳,特殊点的确定欠完整,曲线曲 势的控制能力是否准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用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举例图示增加其 理性认识。 7.其它: 布置作业:P189~P192(P189(1)选作。P192(7)选作)。 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八讲 1主要内容: 两曲面立体相贯(柱与球、锥与球)。 2.教学目的: 理解柱与球、锥与球相贯后相贯线的性质类型和形状。准确判断 两立体与相贯线的可见性。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解决相贯线上特殊点(不同类型)的求作方法,从而完成 相贯线。熟练掌握辅助平面法以及和利用好集聚性。难点是球面上 纬圆分三种类型,掌握并熟练运用有难度。 5.易出现的问题: 在三投影图中宽度的度量易出问题,空间想象力还有待提高。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举例并图示,用模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7.其它: 布置作业:P193~P195(P194(1)、(2)二选一。P196不作 )。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讲授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八讲 1.主要内容: 两曲面立体相贯(柱与球、锥与球)。 2.教学目的: 理解柱与球、锥与球相贯后相贯线的性质类型和形状。准确判断 两立体与相贯线的可见性。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解决相贯线上特殊点(不同类型)的求作方法,从而完成 相贯线。熟练掌握辅助平面法以及和利用好集聚性。难点是球面上 纬圆分三种类型,掌握并熟练运用有难度。 5.易出现的问题: 在三投影图中宽度的度量易出问题,空间想象力还有待提高。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举例并图示,用模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7.其它: 布置作业:P193~P195(P194(1)、(2)二选一。P196不作 )。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讲授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九讲 1主要内容: 两曲面立体相贯(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2.教学目的: 掌握特殊相贯产生的前提,以及其图示方法。讲解曲面体相贯部 分习题。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特殊相贯线的求作方法,理解特殊相贯线的投影特点 ,讲解习题解决学生疑问。难点是相贯线的特殊情况的作图方法是 否掌握。学生对于不同位置的曲、曲相贯是否理解。 5.易出现的问题: 易出现直曲线不分,对于相贯线位置确定不准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对于习题的讲解侧重于解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 大局观。 7其它: 布置作业:P197~P198(P198(3)选作)。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九讲 1.主要内容: 两曲面立体相贯(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2.教学目的: 掌握特殊相贯产生的前提,以及其图示方法。讲解曲面体相贯部 分习题。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特殊相贯线的求作方法,理解特殊相贯线的投影特点 ,讲解习题解决学生疑问。难点是相贯线的特殊情况的作图方法是 否掌握。学生对于不同位置的曲、曲相贯是否理解。 5.易出现的问题: 易出现直曲线不分,对于相贯线位置确定不准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对于习题的讲解侧重于解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 大局观。 7.其它: 布置作业:P197~P198(P198(3)选作)。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