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1主要内容: 平面体截交线,贯穿点。 2.教学目的: 掌握平面立体截切后截交线的求作方法。完成截切后平面立体的 三投影图。掌握线与平面体贯穿点的求作方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通过平面体截交线的求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和空 间造型能力。难点是如何在体中应用好交点与交线的求作方法与技 巧,协调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5.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解题时对于截面与截面间的交线易忽视,尤其是特殊位置 直线。另外对于体内和体外线的表达易出错。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课堂上多提问,让学生也主动参与“教与学”。 7.其它: 布置作业:P172~174(173二选一。P174中的6-6选作。6- 8二选一)。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一讲 1.主要内容: 平面体截交线,贯穿点。 2.教学目的: 掌握平面立体截切后截交线的求作方法。完成截切后平面立体的 三投影图。掌握线与平面体贯穿点的求作方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通过平面体截交线的求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和空 间造型能力。难点是如何在体中应用好交点与交线的求作方法与技 巧,协调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5.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解题时对于截面与截面间的交线易忽视,尤其是特殊位置 直线。另外对于体内和体外线的表达易出错。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课堂上多提问,让学生也主动参与“教与学”。 7.其它: 布置作业:P172~174(173二选一。P174中的6-6选作。6- 8二选一)。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二讲 1主要内容: 曲面体投影及表面定点。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曲面体三投影图的图示表达方法,并使学生懂得如何 在曲表面定点、画线。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需阐明曲面体投影图的表达特点,即轮廓的内涵。掌握利用 曲表面的纬圆法和素线法定点画线。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好曲面体投 影图与平面体投影图的区别,以及运用纬圆和素线法的前提。 5.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对于曲面体投影图的空间想象力欠缺,图示方法不习惯,曲 表面不同性质的线型易混淆。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多用模型加以说明,图示结合举例。 7其它: 布置作业:P175(7-4不作)。 复习所讲内容,自已动手做模型加深映象,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二讲 1.主要内容: 曲面体投影及表面定点。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曲面体三投影图的图示表达方法,并使学生懂得如何 在曲表面定点、画线。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需阐明曲面体投影图的表达特点,即轮廓的内涵。掌握利用 曲表面的纬圆法和素线法定点画线。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好曲面体投 影图与平面体投影图的区别,以及运用纬圆和素线法的前提。 5.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对于曲面体投影图的空间想象力欠缺,图示方法不习惯,曲 表面不同性质的线型易混淆。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多用模型加以说明,图示结合举例。 7.其它: 布置作业:P175(7-4不作)。 复习所讲内容,自已动手做模型加深映象,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三讲 1主要内容: 曲面体截交线,贯穿点。 2.教学目的: 阐明曲面体截切后截交线的求作方法。明确截切后体的三投影图 的图示表达。掌握直线与曲面体贯穿后贯穿点的求法。从而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图示和图解能力。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在二维平面上图解三维形体的图解能力,明确不同性 质截交线(直线、平面、曲线)的求作方法。难点是需准确识别, 截交线的类型(直线、纬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 5.易出现的问题: 纬圆法和素线法欠熟练,截面与曲面体截切位置不同,从而产生 不同性质截交线的判断能力欠准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辅助以模型,结合例题全面阐述。 7其它: 布置作业:P176~179(7-8、7-12、7-13不作,7- 9(2)、(3)二选一)。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三讲 1.主要内容: 曲面体截交线,贯穿点。 2.教学目的: 阐明曲面体截切后截交线的求作方法。明确截切后体的三投影图 的图示表达。掌握直线与曲面体贯穿后贯穿点的求法。从而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图示和图解能力。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在二维平面上图解三维形体的图解能力,明确不同性 质截交线(直线、平面、曲线)的求作方法。难点是需准确识别, 截交线的类型(直线、纬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 5.易出现的问题: 纬圆法和素线法欠熟练,截面与曲面体截切位置不同,从而产生 不同性质截交线的判断能力欠准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辅助以模型,结合例题全面阐述。 7.其它: 布置作业:P176~179(7-8、7-12、7-13不作,7- 9(2)、(3)二选一)。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四讲 1主要内容: 两平面立体相贯及穿孔。 2.教学目的: 研究两平面体的相贯形式,以及相贯后相贯线的求作方法。掌握 平面体穿孔后截交线的求作和投影图的表达。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掌握全贯和互贯后贯穿点及相贯线的分析和求作方法。完成体的 三投影图。掌握穿孔后的投影变化。难点在于由于图形复杂而造成 读图困难,相贯和穿孔的区别不够明确。 5.易出现的问题: 对于相贯线和截交线可见性的判断易出现错误,经常会出现漏点 、漏线的问题。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图示并举例,用模型加以辅助。 7其它: 布置作业:P180~P185(P181(3)、(4)二选一。P182(5) 不作。P183(7)、(8)二选一,P184、P185二选一)。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四讲 1.主要内容: 两平面立体相贯及穿孔。 2.教学目的: 研究两平面体的相贯形式,以及相贯后相贯线的求作方法。掌握 平面体穿孔后截交线的求作和投影图的表达。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掌握全贯和互贯后贯穿点及相贯线的分析和求作方法。完成体的 三投影图。掌握穿孔后的投影变化。难点在于由于图形复杂而造成 读图困难,相贯和穿孔的区别不够明确。 5.易出现的问题: 对于相贯线和截交线可见性的判断易出现错误,经常会出现漏点 、漏线的问题。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图示并举例,用模型加以辅助。 7.其它: 布置作业:P180~P185(P181(3)、(4)二选一。P182(5) 不作。P183(7)、(8)二选一,P184、P185二选一)。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五讲 1主要内容: 习题课。 2.教学目的: 通过集中的习题讲解复习和巩固近期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的解题 思路,熟练其图解方法和技巧。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讲解课内习题,再结合课外习题寻求解题思路,找出共性 ,举一反三。难点是体上面,线类型多样,特点各异,需逐一分析 ,以备下一步所需,最终确定定点和求线的方案。 5易出现的问题: 易出现空间三维与平面二维思考方式不能连贯,忽视投影规律的 重要性,度量不准确。 6.教学方式、手段: 现场作题,指导学生练习。通过多看、多做、多想达到学习的目 的。 7其它: 布置作业:同上一讲,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五讲 1.主要内容: 习题课。 2.教学目的: 通过集中的习题讲解复习和巩固近期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的解题 思路,熟练其图解方法和技巧。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讲解课内习题,再结合课外习题寻求解题思路,找出共性 ,举一反三。难点是体上面,线类型多样,特点各异,需逐一分析 ,以备下一步所需,最终确定定点和求线的方案。 5.易出现的问题: 易出现空间三维与平面二维思考方式不能连贯,忽视投影规律的 重要性,度量不准确。 6.教学方式、手段: 现场作题,指导学生练习。通过多看、多做、多想达到学习的目 的。 7.其它: 布置作业:同上一讲,布置课外习题。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